《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
文/漫随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想法:
回家太晚,衣服没换,今天就不去健身了吧;工作太累,看书瞌睡,还是躺平刷剧吧;目标完美,进度不动,顺其自然吧。
事实证明,计划再好,想法再妙,不去做也没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想到和做到之间的差距。
从想到做,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拖延症,俗称理想终结者。无论你是扶摇直上的大鹏,还是胸怀壮志的鸿鹄,它都会将你变成一只不过树高的燕雀。
我们之所以碌碌无为,拖延症功不可没。日复一日的消颓会磨掉我们的天赋和意志,直至变成庸人,任命运摆布。
而斯蒂芬·盖斯的《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这本书,为我们指明了出路:如何从拖延,到行动。
一起来看看吧。
1.期待产生情绪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拖延呢?
是具体期待过高,即对每件要做的事都制定了高于实际能力的目标,这会让你产生退缩和不愿尝试的心理。
是标准过高,即凡事都要求完美,不管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这会让你停留在幻想,错过很多机会。
是永不满足,只有当条件满足天时地利人和时才会行动,这会让你迟迟无法开始,甚至未经尝试就放弃。
是环境限制,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环境或情况就会担心害怕,止步不前,这让你过于关注外在,而忽视了内在的潜力。
我们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心理的预期。当事情达到或超出预期时,我们会更加积极,否则就会变得消极。而消极情绪,正是拖延的根源。
心理学家查尔斯·S.卡弗和迈克尔·F.施尔提出的“自我调节控制模式”中讲到,情绪取决于行为和结果是否达到自我设定的目标以及达到的水平。
所以,要想改变情绪,最好的做法是改变内心的期待。期待分为总体期待和具体期待,总体期待指对自己的大致预期,比如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具体期待指对每一件事的预设,包括工作、运动、人际等,比如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优秀员工。
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组合是总体期待很高,但具体期待很低。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很自信,但不必苛责事事完美。
因为具体期待过高,意味着你会面临更多的自我失败,就会不断地自我否定。长此以往,会导致自信心和总体期待降低,直至对人生失去希望。
反之,对个别事件降低期待,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提升自信心,稳定内核,以后再出现任何失误,都能处变不惊。
当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时,就不会把信心寄托在任何个体事件上,也就能毫不犹豫地开始,用行动来创造更多的自信。
其次,降低行动的标准。不管你想做什么,阅读、写作、运动还是做家务,都要降低标准。想一想,如果你能在厕所里做某件事,那么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这件事。
制服拖延症的关键在于迈出第一步。当我们降低标准时,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可控起来,也就更容易开始。一定要记住,是我们在制定标准,而不是标准在控制我们。
然后,知足常乐。当你具备做一件事的基础条件时,就可以进行尝试,然后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变好。
事实上,“永不满足”只会削弱我们的动力,而“还能更好”则鼓励我们永远向前。
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当前的条件是否满意,而不是幻想中的完美或旁人的眼光。毕竟,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和资源,而拖延只会让我们永远待在不满足的陷阱里,不断内耗。
最后,关注过程。关注环境的人在意的是问题而非解决的办法,这会导致他们被动地应付环境,而不是积极寻求改变。比如,关注环境的人,一旦开始思考“我累了”,就会反复陷入这种情绪中,过于关注疲惫这件事。
关注环境的人不仅会关注当下的环境,还会对未来的环境进行预设。如果当下的情况不好,预设会更加糟糕,产生更多的情绪压力。
但实际上,决定结果的不是环境,而是过程。无论遇到什么状况,我们要做的不是纠结当下的环境及可能的结果,而是关注过程本身。
因为不管遇到怎样恶劣的环境,我们都可以通过关注过程而摆脱它带来的影响。假设闹钟响了,提醒你早上去健身,但是你很累。
这时候,关注环境的人会想:今天好累啊,一点都不想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还是再睡几分钟吧,结果一睡就是一上午。
而关注过程的人则是:闹钟响了,起来关一下闹钟吧,然后顺便拉开窗帘,天气很好,先洗漱吧。
关注过程的人并不会一开始就思考健身的事,因为过程还没有到那一步,再难的过程,只要开始了,就会一步一步接近结果,比如,洗漱后,吃完早餐,自然就开始运动了;反之,看得太远,才会令人望而却步,比如在被窝里就开始想健身,只会觉得压力巨大。
可见,关注过程,才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行动。
2.情绪影响行动
从情绪的角度讲,动力不足也会导致拖延。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这本书讲到,激发动力的根本在于操控情绪。改变自己对行为的情绪,就会产生动力。比如,工作很无聊,但比起没钱的困窘,那还是可以坚持一下的。
情绪激发行动,行动带来情绪,二者相辅相成。杜克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行动比认知更容易导致情绪的改变。
认知策略的前提是你愿意被激励,其背后的逻辑建立在你的弱点之上,比如,我读书很慢,所以需要学习阅读的方法。
但更好的方法是从你的优势入手,如果在同一件事上,每次都能进步一小点,就可以创造出一种优势。
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出发点,因为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从而引发更多的行动,直至我们做出改变。
一味地寻找更多激发动力的方法并不可靠,也很低效。只有先做出行动,才更容易获得动力。
然而,动力能让我们产生写一本书的想法,却无法驱使我们完成写作的行动。因为动力是不稳定的,它总是在变,所以放弃也就成了必然。
我们需要时刻有情绪的激励,才能让情绪和行动互相促进,才能持之以恒。但这很难。
最好的方法是,让行动形成习惯。如果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对你很重要,不要将它特殊化,而是日常化,即养成习惯。
当行为成为习惯时,潜意识就会慢慢接受这种规律,神经通路也会更加牢固,从而减轻我们对情绪的投入。
很多人尝试新事物一至六个星期后放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那段时间正好处于行动转化为潜意识的阶段,也就是情绪和动力消退的阶段。
想要坚持下去,就得减少对动力的依赖,并且尽量将其习惯化。因为一个人靠情绪驱动行为的过程中,情绪的影响会越来越弱,直到内心再无波澜。如果此时还未形成习惯,那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所以,习惯才是稳定的动力。养成习惯,不怕拖延。
3.行动创造现实
对过去纠结不放会导致拖延。
我们常常会对两种事情纠结不放:不可修复的和可修复的。不可修复的指那些无法弥补、无法挽救的错误。这样的错误会让我们长久地陷在自责和悔恨的怪圈里,纠结于已发生的不幸,直至丧失行动的力量。
但其实,纠结不放只是一种无谓的挣扎,你的反思并不能改变过去,而是让你进一步否定自我,放弃自我。这个时候,我们只能说服自己接受现实。
接受现实,意味着要忍受全部的痛苦,所以我们必须扩大之前划定的“可以接受的错误”的边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过去,原谅自己,重新寻找出路;否则就会陷入崩溃,无法行动。
可修复的指那些换一种方式或许就能避免的错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次的失败可能意味着下一次的成功。
人类纠结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答案,但纠结不放缩小了我们选择的范围。总是纠结会导致选择困难症,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大事小事都难以抉择,难以行动。
而事实上,很多事情,如果你继续尝试、练习、改进,随着时间的积累,你就会发现没什么好纠结的,因为总会解决。
不管是不可修复的,还是可修复的,都属于沉没成本。既无法挽回,也无法改变,只能接受。不管它的影响有多可怕,我们都要打起精神,继续前进。
除此之外,对于过去产生的错误,我们要正确归因,分清意外和失败。意外指那些或许会受到你的选择与行为的影响,但绝不是你能完全掌控和左右的结果。失败则是完全可以预知的结果。
意外的结果不能称之为失败,它只是一次尝试而已。但大多数人都擅长将意外归因为自己不行,从而丧失再来一次的勇气。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的一个认知是:如果不幸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那你无权认为这标志着你个人的失败。
比如《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在出版前先后遭到12次拒绝,但它最终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J.K.罗琳本人并不是失败的,她只是进行了12次试错而已。
所以,当一件事情只在某些情况下做不好时,一定要换种方法继续尝试。因为尝试没什么成本,但成功会有很多好处。
反之,如果一件事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不好,那才是失败。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个方向不适合,那就重新规划,换个方向,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
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导致我们不但在错的赛道拼命奔跑,还总是用“应该”式的自我对话来打击自己。
我们常常在自我反省时,用“我应该”来开启对话。但其实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词,因为一旦指向过去的事,就意味着你认为你之前做错了,并为此感到遗憾、失望和自责。
这会让我们无限放大自己的失误,而忽视自己已经做得很好的地方。它会让我们对未来的事情也变得犹疑和顾虑,从而举棋不定,反复纠结。
与其这样,不如花些时间了解自己。我们做每件事情的原始动机,一定都是有益于自己的。只有充分了解之前的自己,才不会太过苛责于己。
然后,把“应该”替换成“可以”。“应该”是无法更改的错误,而“可以”是下次借鉴的选项。比如,“放假时,我应该多看书”,这会让自己感觉放假没看书是错误的、可耻的、被批判的;而“放假时,我可以多看书”则表示:下次放假我可以选择看书,也可以选择其他,这是我的自由。
所以,接受事实,活在当下,建立良性的自我对话方式,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权,我们就会打倒拖延,积极行动。
此外,对未来顾虑重重也会导致拖延。
预设是人们对某些行动产生顾虑的主要原因。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感变化,它还会影响我们的意识,从而认同它的立场。其中一种就是让我们对还没有发生的事产生预设。
预设是对可能结果的预判或想象,很多时候,它并不准确。如果在做某事前,你已经在潜意识里将它想象成难度极大、令人烦躁的任务,那么十有八九会不顺。
其实,让你产生抵触情绪的事情反而会给你很大的预设空间,因为你越是感到阻力,就意味着你的潜意识越不愿意做这件事。
预设过于理论化,唯有亲身实践才能破解。而且,一旦开始实践,你就会推翻预设,并不再预设。因为你会发现,事实并不如你想象的那般可怕。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预设记录下来,采取行动后将真实结果也记录下来,进行对比。然后就会发现,预设并不等于结果,它只是想让我们一直待在舒适圈。
预设会产生顾虑,而陷入考虑阶段无法自拔则会导致拖延。我们在做决定时,都是先思考,再行动。思考意味着取舍,选择一件事等于放弃另一件事。我们害怕自己无法做出最佳选择,所以犹豫不决。
而迟迟无法进入实施阶段,让我们陷入无数复杂的变量细节中难以脱身。只有下定决心去完成一件任务,我们才会从思考阶段转化到实施阶段,开始行动。
另外,除了理性的思考外,我还会陷入感性的幻想。我们越是担心事情的结果,就越沉迷于完美幻想,而行动,会打破幻想。有时候,我们宁可白日做梦,也不想屡战屡败。
想要破除重重顾虑,最好的办法是:快速决策。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思考选择带来的风险和后果自己能否承担;二是思考这件事的好处是否大于坏处。
如果两者都是肯定答案,那就立即行动。决策本身就是一个耗费精力的事情,加速这一过程,当机立断地作出决定,迅速进入行动模式,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
事实上,生活中大部分的决策都无关紧要,比如读书、社交、运动、做饭等,都是低风险,低成本,根本不可能做出错误选择的事情。
况且,做简单决定时,大脑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对于两分钟就能做完的事情,过分思考不但毫无意义,还会消耗能量,导致效率低下。
如戴维·艾伦在《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一书中所说:如果做一件事只需要两分钟甚至更少,那根本没有思考的必要,做就是了。包括给洗衣机下达指令、倒一杯水、回复一条消息等。
所以,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那些一旦做出错误选择就会带来真正风险的事情上,比如:择偶、买房、投资等。
快速决策不但可以节省精力,提高效率,还能提升行动力,不再拖延。长此以往,还会养成快速决策的习惯,给他人留下自信、果断、干练的印象。
哲学家约翰·希尔勒说:人们可以为某种行为找出无数个该做的理由,但可能还会选择毫无作为,这一点就说明,思考和行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步骤。
从想到做,堪比九天揽月。然而人类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我们就能遨游太空。神舟飞天,徒步月球,已不是梦。
所以,有想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件事,不管多么震撼人心的成就,其初始,都只是一个想法。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它变成行动,并持续下去。
做一个有想法的人很好,打败拖延,提升行动力,你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