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在我考研期间看的,五月微微燥热的空气把自习教室的活物挑逗得心不在焉,踏进教室的第一步我就看到了一片倒在书海里的人,白色的蒸汽和窗户外绿叶折射的阳光交融在一起,软软地包裹着我的心,于是我便无法克制地按下英语复习资料,找来了这部电影来看。
余味无穷。
大三上学期的实践周里,老师请来了一位她认识的复旦大学的同事,一个文学院的老师,也是复旦诗社的诗人。就像一只鸭子闯进了一只装满小鸡仔的鸡笼,我们好奇又胆怯地看着这个老师到底想跟我们讲什么。事实上,当时的我对“诗人”这个词所识浅薄,一个讲座并不能对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但我却在动手开始写这篇影评的时候脑子里回荡着他当时对我们、对我们学校的感受:“我不会立刻作出什么感觉的反应,却有可能过了一大段时间后慢慢感受到”,“诗人所写的不是一大段的抒情,而是记忆里的片段”。
用这个描述我看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感觉再合适不过了。
时隔一年,影片中的细节早已面目不堪,但感觉却清晰到能将画面一帧一帧地编织在一起。
正如艾利奥的父亲所言
感受和语言输出往往难以吻合,按照我朋友说过的话,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实在是太可怜了。一份真挚的感情无论是双方从感受还是表达上都能契合得如同一个人,在夏日笼罩的意大利小镇上,偏见和禁锢就像以为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寒冬,被隔离在外,不仅让身处其中的主人公们忘却潜伏的野兽,也让观众浸入最美好的讲述里——在离别突然到来时打了个狠狠的激灵,然后带着这个感受面对自己的生活愣愣地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