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五的下午,室友在我们的小群里问有没有人想喝奶茶,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室友:大家,今天喝不喝奶茶?
我:我怕晚上总上厕所,就喝一点点吧。
室友:喝CoCo吧!
我:你想的那个“一点点”是我说的那个“一点点”吗?
室友:不是吗?那个奶茶牌子?
我:不,我指的是多少!
这段对话让我想到了近几年网洛上非常流行的“谐音梗”。“谐音梗”,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与原字读音相同或相似的字,替代原字而组成词语,或者利用原字组成拥有不同寓意的词以更幽默化地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玩法”。举个例子:物理好难,搞得人头晕眼花的,真是物理看花(雾里看花)。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运用谐音梗的例子,比如春节时人们会把福字倒过来张贴在墙上,谐音“福到了”。
谐音梗在沟通中是很好的一种调味剂。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让人尴尬的情况,这时谐音梗就能很好地缓解这种情况。比如在洗碗筷时意外打碎了一个盘子,一句“碎碎平安”就能瞬间让人的心情好起来;过年走亲访友,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夹菜时没夹稳滚到了桌上或地上,正尴尬时,亲戚的一句“好兆头啊,滚滚好运来嘛”,大家一顿乐呵,气氛就又重新活跃起来了。
谐音梗谐也寄托着美好的寓意。家里孩子要中考高考了,很多母亲会选择穿旗袍,寓意着“旗开得胜”,很多父亲会选择穿马褂,寓意着“马到成功”;新婚时,会在婚房的被子下放上花生和桂圆,寓意着“早生贵子”。
谐音梗的使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一些敏感性或刺激性的话题,使话语更含蓄,更委婉。在日常交际中有些难以启齿的话语或忍不住想发泄情绪时,采用谐音梗表达,也能起到能够避免正面直接的话语冲突的作用。比如,用“ 火冒三藏”替代“ 火冒三丈”,让人感觉态度更加温和,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吵。
当然,谐音梗不是万能的,使用要适度,不能滥用。一个梗刚刚拿出来,大家听了都觉得有趣。但是如果你反反复复地用它,大家还会喜欢吗?大家只会觉得听多了很烦而已。另外,谐音梗也不能不分场合地使用。在轻松的时刻,使用几个谐音梗,能起到活跃气氛娱乐大家的作用;在严肃的场合,如果随意使用谐音梗,其他人只会觉得你没有礼貌,只会让气氛陷入尴尬,不会有人和你嬉皮笑脸。
最后,希望大家合理使用谐音梗,让谐音梗能够成为沟通中的得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