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 2024年7月15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南渡北归:南渡》
阅读范围:第二章
整体感受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蔡元培和傅斯年,可以看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性,褒贬的倾向性很明显,这是不是文人的特点啊,直抒胸臆容不了一点质疑。以至于书友们都在评论里各执一词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是一个文化小白,这次看看这方的观点,下次再看看对方的想法吧,姑且记录书中的内容,以便后查。
英雄辈出的时代
当时的北大鼓励文化思想的碰撞,蔡元培校长秉持“兼容并包”的思想,立志将北大变成“改进的运动的先锋”和“有着希望的前途”的新北大。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热血青年争当“荆轲”。年轻时的蔡元培也立志完成彻底的改革,不过他的方式用文化的力量是整个中国腐朽没落的思想和体制炸个天翻地覆。他提出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6字箴言,从此北大不再是成批生产封建体制内候补官僚的冰冷机器,而是成为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散发着人性光辉和科学理念的人才成长的摇篮。“五四”运动中很多北大学生受到牵连,蔡校长一面与当局周旋,一面安抚学生,劝其复课。最终为了给北洋zf交代,提交了辞呈。
作者开篇以李济从清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引出了傅斯年其人。傅斯年山东人,被誉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他性格耿直、张扬,一副盛气凌人的做派,他的一生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是“最稀有的天才”和“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有人戏称他是“中国最稀有蟋蟀”好斗的东北大汉的形象。在北大读书期间搞了一个类似《新青年》的刊物《新潮》。后来还在著名的“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留下了“傅大炮”的外号。不过因为一场架,也有说是觉得激进的行动难以控制,不愿成为带头人,总之是心灰意冷的退出运动的舞台,赴英德留学研究学问去了。傅斯年留学期间,与俞大维、陈寅恪关系很好,特意转学去柏林共读,三人是好友又是两代姻亲、三代世交和七年的同学。
31岁的傅斯年意气风发的回国,到中山大学任教期间,和顾颉刚、鲁迅发生激烈的争执。这一段,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真性情,当时的鲁迅先生因为“女师大风潮”(就是《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到的事件)离开北平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是与顾观点不同,到了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执意辞职而去。
傅斯年当时最大的贡献是主张建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后来他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研究所任所长。他四处网罗人才,继蔡元培任职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清华国学研究院陈寅恪、赵元任两位导师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