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个人在群里的分享都希望得到回应。得到回应时,就会感到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说的得到了同学的认同,自己做的还不错;没有回应时,就会觉得坐立不安:是我解析的问题?还是别人有些什么看法?一个人,如果急切的要求外界的回应,这既正常又不正常。正常是因为一个人寻求反馈是一种本能的需求:我要看清自己,必须借助对方的眼睛。即便对方给我的是负面的反馈,也是反思自己的良药。不正常是因为过度。如果一个人过度的在乎外界的反应,那是否说明她有些自信不足?为什么只有获得外界的认可,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呢?我自己在本质上是个什么样的人,既无须向他人交代,也无须向自己求证。所以,宠辱不惊是比较难的。一个人,如果能练习在繁华簇拥时安之若素,那么,一旦面临苦深的环境,她也不会颠沛到哪里去。
引自弘一法师的《晚清集》: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功夫管他家屋里事?粉身碎骨,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象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二
想到感恩的问题。在训练营里,听老师讲,教育的起点是看见和接受孩子真实的状态。我想,这样的逻辑也是可以用在大人身上的:大多数人看到自己没有得到的部分,而忽略了实实在在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如果一个人带着看到自己所拥有的部分的眼光,自然会生发感恩的情感。另外,体会到,感恩是觉得自己所受到的好的对待,不是因为自己好,而是因为别人的好:我得到了回馈,别人本可以不回馈;我得到了理解,而别人本可以不理解;我这些获得,源自他们的好。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这些善待,感恩也就自然而然了。大部分人,包括我,多的是理所应当、理直气壮:父母生了我,就应该对我好,甚至应该以我想要的方式对我好;我为家庭付出,因此我应该得到家庭的感谢;包括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以获得为基础的付出。。。人,真的能做到无所求吗?无私很难。
三
朋友圈见到了一篇对丁乃竺的介绍,她之对“爱”的解析,发人深省。总结摘录与此:
1、主动给予的能力。不求回报的付出,就像母亲爱孩子,就是给出去;
2、真正的关怀和关心;
3、带着发展的眼光看人。因为人是一个有机体,随时在变化。带着新鲜的眼光看对方、看自己;
4、责任。
她说,两个人性格习惯非常不同,但这些生活中的不协调还不能影响到两个人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一种更深刻的存在,她说:“我们有一种更深的东西是在一起的,一种追寻。追寻什么?生命的本质,人活着的意义。夫妻间之间没有这种深刻的联结,就很容易散掉。如果彼此关系是建立在金钱或者简单的吸引力上,那个东西很快就会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