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吴松超老师写的第五篇:怎么写好教材解读文章。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写教材解读文章。是为了推动自己思考,或者说与自己展开内心的对话。所以、在刚开始尝试的阶段,不必纠结自己文笔不好,不懂得文章的章法,等等,不要畏惧“写不好”,先树立一个观念:文章是给自己看的。
其次,当成读后感来写,即读教材文本写文章。以语文为例,读完课文,自己接收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有什么收获、感受?文章试图传播什么思想情感?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或亮点?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这些都是教材解读文章可以展开的内容。
再次,在“读后感”的基调之上融合“教学问题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具体就是前文提到的5个方面--教学(学习)的“相心”目标是什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开掘、围绕目标预设教学程序预设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教学评价与反馈等。
这三点可以看作写好教材解读文章的前提。当然,文章写得出色,还有很多其他条件,比如文章要有深度,教师肚里的墨水必须多才行,那只有多读书,多积累。有人建议以教材或课文为圆心,列出书单读书,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日积月累地积淀功夫,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一定要为教解读文章明确一个主题,或者说要为文章拟定一个标题。标题要能提炼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具有一定的传播力。
写教材解读文章是“深度备课”的需要,当然要为实际的课堂效果服务。一堂课时间有限,目标明确才可能保证教学有成效。对应到教材解读文章,就需要主题鲜明,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而标题的“规定性”可以把思考聚焦到一个或两个点上,从而引向深入。主题明确了,思路清晰了,文章的展开就相对容易了,由此可见,写好教材解读文章的关键是两点:主题(目标)确定是不是恰当、适合,自己的“认知内存”是不是丰厚。写教材解读文章要立足于挖掘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过程的谋划,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掌握及运用知识技能,感悟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并以知识技能学习为载体,发展思维能力、提升素养等。这是写教材解读文章(实质上是备课)要深入思考的内容。
这篇文章使我想起另一篇文章,程锐刚老师写的《研读:内化他者的声音,生成自己的东西》,程老师在他读书十多年和教书十多年的经历中,阅读《论语》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事件”。他阅读《论语》的方式跟平时看书不一样,他称之为“研究性阅读”先是读原著,然后读别人的注解,然后读传记之类的辅助材料……
在那两三年的时间里、他读过的有关《论语》的研究著作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当然,还有朱熹的《四书集注》。不但有名家的经典版本还有方便阅读的中华书局的“拼音本”,以及“口袋本”“火柴盒本”(方便随身携带)……各类《论语》版本不下十几种。其中我重点看的有《论语译注》《论语新解》《论语集注》三种,最近两年又看了一本对他影响极大的张祥龙先生的《孔子现象学阐释九讲》。每本书他都看好几遍,然后就会有一个比较,知道众多名家们的一些分歧,再选择一个自己看来比较能理解也比较喜欢的注解。《论语译注》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注解文字,有助于我们读懂表面的意思;钱穆先生学识深厚,带着主观性的学术研究,从自己的学问立场对每一章节进行深度的解读,试图挖掘深层含义;而张祥龙先生没有直接注解章句,而是从章句和一些孔子生平的记载人手,力图还原孔子真实的生命历程,从他童年的特殊经历去思考这种并不完美的童年对他今后人生的影响---这使程老师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
朱熹曾经说,读书要“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自然是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是因为他是按照这种标准去要求自己的,最终只要他遇到问题,都会联系到《论语》,想到里面相关的内容。
这里举个例子。有一年程老师参加了在广东第二师范举办的汕头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其中有一个内容是让所有参训的语文老师写高考作文,然后由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的教授批改、打分并讲评。
参训老师当时的感觉是:有点新鲜,完整地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能感受到学生们的甘苦。题目的大意是“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想着逃到别的地方;在外面漂泊久了,又想着回到原来的地方……"
看到这个题目,他马上想到《论语》中的三句话:“子欲居九夷”“乘桴桴于海”“吾与点也”。这三句话都体现了孔子内心的一种很不一样的状态——精神上的弛懈。但孔子向来是一个有很强意志力的人,"逃避"这样的念头怎么可能在他身上出现呢?
于是程老师就以此为立意写了一篇八百字的文章一-仅仅用了三十分钟。就写了一篇优秀的文章,华师邓教授一口气把他的文章念完,她没有针对文章本身进行任何的点评,只问了两个有趣的问题:“这篇文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知怎么写出来的?程老师请站起来说说。他当时急中生智地说“是的,这篇文章我准备了好多年!”邓教授笑了。其他的老师也笑了,并热烈地鼓掌。……
日本学者佐藤学说得好:借助默读,作者的声音成为读者内心的声音,并从这种内化了的他者的声音产生自己的观念。
通过程老师的故事让我想到,想写好教材解读文章,也可以多找一些与所教的文章相关的文章来读,通过“内化”,就一定会生成自己的东西,这样解读文章,文章的内容会更丰富,也会有一些创意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