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不可能用烟雾表现哲学,它的形式已经排除了它的内容。”
“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他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形式表达的真理是最真实的,而另一种文化却可能认为这样的象征形式是琐碎无聊的。”
选摘自《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是上个世纪尼尔.波兹曼为这个世界敲响的警钟,对同行的诚挚劝诫。如今,这本书更显意义。显然,作者没有预料到网络时代各种媒体的冲击力,要比电视时代强不知几倍。娱乐至上,文化几近成为娱乐的附庸。在这样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去读一读《娱乐至死》,好好的静下来看看,现在的我们,还会获取有效知识吗?还会独立思考吗?本书的观点以及扎实的论证,让人惊醒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不是一直生活在多种强大媒体营造的半虚构半真实的世界里?并因此而变得惰于思考,尤其是关于人生意义或世界未来等的深刻思考?
本书中尼尔·波兹曼关于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思考非常深刻,结论也比较理性客观。如作者说自己也非常喜欢一些电视内容,充分肯定科技进步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醒人们注意电视媒介(当下更多的是网络媒介)推动产生的泛娱乐化,让人们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作者在书中认为印刷术的传播点燃了人们的希望,并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即推崇客观和理性,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而思维方法在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与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个充满娱乐的文化,后者是一个几乎没有娱乐的文化。作者将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称之为“阐释时代”,而将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的新的时代称之为“娱乐业时代”。在“娱乐业时代”,“信息-行动比”非常低,即外界信息对个人生存和生活的改变性影响力微乎其微,目力所及的内容几乎与自己的行动和行为毫无关系。因此,“娱乐至死”的现象让人警醒。尼尔·波兹曼在本书最后一句话中写道:“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电视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当许许多多的严肃话题都披上了娱乐的外衣并且人们开始习以为常的时候,剩下的就只剩下昏迷的思想、蒙昧的灵魂和追求端咱感官快乐的欲望。最终迈向悲哀的精神死亡。在印刷媒介时代,人们对于信息载体上所呈现文字的认识大多是理性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性的、意识带有自我主动判断性。而电视时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将这多年积淀成的“优良传统”瓦解,这种姿态可以理解为一种带有极强侵略性的温柔,是 “润物细无声”式的“狂轰滥”。电视对应的是直观感性的认知,这必然减弱一部分人的自我思考自我反思的能力,很多人在看电视的时候不动脑子,照单全收。于是在这种放纵下,受众的集体娱乐也就带来了群体的智力沦丧,过度的毫无节制不分场合的“娱乐”也就成了一种腐蚀。
如今电视的这种娱乐性质也给了受众一种不严肃的刻板印象,导致受众根本不相信电视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像娱乐片一样,插播音乐的新闻节目,人们观看的同时并不会把新闻内容太放在心上。比如刚刚播放的一则地震新闻,核威胁的新闻,受众还没来得及反映,已经被播音员一句转场话,引到了另一则可能是哪位公主明星的绯闻上。这好像告诉我们,没有理由为电视上的不幸哭泣。电视在评论社会严肃事件的时候显得不那么认真和庄重,削弱权威影响力。另外,近几年很火的通俗化经典,于丹讲论语,易中天品三国,这些虽然都把难读的名著用通俗的语言传授给受众,有利于经典的普及,但这种娱乐化的途径,其实是会削弱经典的力量。
其次,我认为《娱乐至死》多多少少有些夸大成分。现在仍然有很多媒体人坚守着理智的眼光和冷静的态度。他们懂得思考懂得选择,懂得不能为了博取青睐一味娱乐。中央台早上《朝闻天下》以及午间《新闻三十分》的新闻报道以及评论等都是站在客观立场上以冷静的眼光实现自身的新闻价值,恪守自己的新闻职业原则。
时代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总要有人在迷途的道路上找到方向。波兹曼并没有说出具体的方法论,这也正是最有趣的地方,娱乐行业的发展说明了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需要沉浸在其中,但是总有一部分人只是这场风暴的受难者而已,他们不希望如此,但却不知道为何会如此。我们改变不了世界的趋势,但我觉得至少要看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