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艺是人类物质生活发展社会化的表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有着民族情结和价值意义的多项重叠。
茶艺在中国的历史延续,不单是人对物质生活的亲身感受,而且是人们观感世界、体验生活的传承与积淀。
茶经△
唐代陆羽以其所著《茶经》奠定了其茶圣的历史地位,他在《六羡歌》中写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尽管都构筑了自己的思想框架,“九流十派,百家争鸣”,但如何面对人生却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命题。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茶性苦寒,人性又有多少苦寒?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人性相通。
“一碗喉物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 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多么潇洒,多么浪漫的人生!
是物质,还是精神?是在品茶,还是在品位人生?我说两者皆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在这里不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吗?
屈原在《楚辞》的《远游》中这样描述人生命意识的源渊:“内唯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茶艺正是要通过品茗的形式,达到这种内心深省的境界,来完善自我。
▍茶艺是泡茶的技艺,但又不完全是物质形式的展现。
对茶叶的冲泡当然要让其色、香、味的品质发挥得完美,但人的审美感受更需要一种超越时空的体验。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物我玄会”的思想,正是要人去体察感受天下万物的自然本性,而后去融汇人间的哲理神韵。
唐代赵州的从谂禅师问一位新来的僧人:“你以前来过这里吗?”僧答:“来过。”从谂说:“吃茶去!”然后,他又问另一位僧人,僧 答:“没来过。”从谂依然说:“吃茶去!”
事后院主问从谂禅师:“为什么到过的和没到过的都说吃茶去?”从谂依然是说:“吃茶去!”从茶中品味人生,得到 大智大慧,达到大彻大悟,这就是“吃茶去”的禅法禅机,吃茶寻常事,无心贵自然。
▍茶艺在宋代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凡的鼎盛。
茶书、茶诗、茶词的大量涌现,把茶的文化价值升华到一个更加艺术的高度,以茶喻理成为众多文人学士笔下的刻意追求。
在他们的心里喻“理”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人际关系的礼仪。品茗是一种潜 修,是一种循理,以茶行道,以茶雅志,正是千百年来中国茶艺盛行不衰的哲学基础。
▍茶艺是中国人的智慧。
有了茶艺,我们才会体悟一杯淡淡的茶水中,包含人生无尽的心智,自然无限的魂灵。
对精神的执着追求,永远是中国茶艺蓬勃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