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和读者做了一次交流,其中有位读者说到:
感觉又焦虑地赶了一年,急着去得到一些东西,也得到了。
但回头来,总觉得心底并没有体验到什么愉悦感和沉淀感。
这句话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看似拥有和收获,但内心却空空的。
比如:
关注了喜欢的公众号却很少看;
收藏了好多篇不错的文章却石沉大海;
一柜子衣服穿不过来还不停地买买买;
书柜的书摆不下了,却发现好多都还没拆封;
报了喜欢的微课,要么断断续续,要么连听都不听......
好久没有那种沉浸去钻研的快乐和满足感。
一般在这个过程中大概都发生了这样的心理变化:
买的时候控制不住,到货后觉得踏实还有点小兴奋,放起来的时候也很合理,总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过些日子想起来还有点小内疚、小自责,怪自己拖延、没毅力。
但再次读的时候又投入不进去,那种兴奋感过去了,现在不感兴趣了,接下来重复一次新的购买体验。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
和物品的关系就是和人的关系的象征。
单纯透过买书不读、囤积衣服、甚至扎推考证的表面现象,恰恰映射出内心的关系模式:
与物品走不近、走不深,就是无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持续和深入。
01
我有个朋友是名副其实的“考证达人”。
医师证、药剂师证、营养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甚至之前还考过厨师证和服装设计师证,至于英语考级证、计算机证等等更是一项都不落下。
可以说他过去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考证书中度过的,可是有两点奇怪的地方:
他如今的工作是销售家具,和各种证书没半毛钱关系;
每次考的证书都是初级的,考完之后没机会用,很快就忘光了....
但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考了那么多证书而后悔,反而很自豪。在他卧室书桌旁,红红绿绿的证书摞得老高,这些证书都凝聚了他辛勤的汗水。
用他的话说,“当我坐在这张办公桌旁,浑身都是力量”。
接下来他和我说要准备考建筑师资格证,据说这个证书含金量很高。
我这个朋友虽有点极端,却也反映出很多人的经历。
或许在某段时期,你为了让自己充实起来,参加各种的课程,亲子的、婚姻的、个人成长的五花八门,奔波于学习的路上,不亦乐乎。
但就像买书买衣服一样,似乎买课、拿到证书的那一瞬间,这个获得的东西就开始被遗忘。
为什么我们总有动力去重复这些过程呢?
人总有种心理暗示:拥有了就代表掌控了。
买了书尽管不看,但内心就会觉得已经拥有了,感觉好像早已看过;衣服买了虽然不穿,感觉好像穿在了身上,它们就在家,已经跑不掉了,表面目的达到了。
而且,课程、书籍、衣服,甚至学位、证书等都代表某种“价值感”,当你拥有它们越多,说明你的价值感越高。
这其实是一种“融合性自恋”:
借助外在某种力量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
那种感觉就是:“你看,我是优秀的、有能力的、上进的、爱学习的。” 这些书籍和证书就代表了我的资格。
我朋友之所以和证书待在一起感觉有力量,就是因为证书让他的自恋得到了满足,并是他的一部分,因为是自己“考出”来的,它们就代表自己,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有能力的、上进的、爱学习的。”
但同时,因为考证书不必深入,就可以避免遇到深度学习一定会遇到的挫折。进而,避免受挫时产生这种体验:“我是糟糕的、无力的、害怕的、匮乏的。”
而往往这样的模式,也会贯彻到关系的建立中。
02
其实,我这个朋友已经离婚多年,期间也谈过几个朋友,可总是不到一年就散了,每段关系都不能持续。
关系里的无助让他很自卑,也很沮丧,认为自己各种不好,也很少有现实人际交往,我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和证书打交道就简单多了,基本上属于单边关系,只要按机构要求学习,基本都能考过,这让他感到踏实,也有了信心。
但也就到此为止。
比如考过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后就很少去研究心理咨询的各种技术,也不会后继参加专业知识学习培训,而是又忙着考其他证书去了。
这很像他的婚姻与恋情。
同居了、结婚了就可以了,再继续深入交往就会很无力,也会出现各种麻烦,要么就是控制太多,要么就是疏远,最终每段关系都没能继续下去。
所以,外在考证会让他有种“掌控感”,至少证书不会给他提出各种需求,自己也不会去考虑它们的感受,不深入研究也没人管,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的关系变得糟糕,在关系中觉得自己受挫和无力的时候,很容易避开,去另一种关系里获得满足。
同时他们对于很多东西又很着急,很想快点得到,来缓解真正关系的缺失。
我曾经有位来访者就很典型。
我和她工作了十几次,每次她都很急切,不停问我各种问题让我回答,问我各种建议和方法。
当我拒绝回答或让她谈某些细节、说些感受时,她总是很生气,拒绝谈话,无法慢慢地和我建立关系,深入去体验各种感受,只想快速找到答案。于是她经常焦躁待在问题层面,非常不安。
我这个来访和我的朋友也很像,认为咨询本身就是解决问题,考证本身就代表成功,而不愿意深入去进入关系,面对关系的挫折和低谷。
因为深入的体验是有恐惧的。
03
深入意味着可能受挫,深入意味着要暴露自己的内心。
由于早年经验中的需要不能被很好的满足,暴露本身就会有羞耻,对拒绝和否定也会很敏感,很恐慌。所以总在一个关系中的某个点退缩很正常。
不深入,意味着不用打破自恋。
而深入,无论是物体(书、知识、甚至喜欢的衣服),还是关系,都是一场冒险。
这种危险的感觉,阻碍着很多人去向前一步,尤其是应付高压生活而精疲力竭的现代人。
一个课程学一半,就开始学新的别的课程;
一本书买完,没翻几页就不想再去感受了;
婚姻里买房生子后,明明发现了问题却不想再深入沟通和调整......
并没有继续深入,最终还是无法让你真正释然。
结婚并不仅仅是一张证书,而是彼此关系的链接,孩子也不仅仅是生下来就好,更关键的是养育的过程,工作也不是就业即可,还要深入的钻研。
之所以不能够往深处多走一点,是基于某种冲突:情到深处有伤害。
伤害来自某种糟糕体验,比如被贬低被羞辱被忽视,这种体验发生的越早,与另一个人的情感越深,对人的影响越大。
比如5岁的你常被妈妈忽略,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现在的你不被领导重视。
之所以被领导不重视引发了强烈委屈与愤怒,是来自早年被母亲忽略的原始体验被激发的缘故。
为避免这糟糕透顶的体验,会对忽略极度敏感,遇到疑似忽略你的人就难以靠近,并具有高度警惕性,本能以为只要靠近就会被忽略,这种潜意识信号会让人无法深入亲密。
武志红在《我们内心的冲突》序言说过:
“这个(深入)的过程并不轻松,很多人不敢靠近内心,对黑色的生命力充满恐惧,他们就像站在悬崖边,在凝视深渊的同时,能感到深渊也在凝视他们”。
最近,主持人吴昕因《我家那闺女》频频曝光,最让吴昕难过的是曾经持续的自卑感。
自卑感的源头是小时候“比起来太好了”,在别人眼中就是学习好成绩最优秀的孩子,经常拿来和自己孩子比较。
因此,当她登上人才济济的《快乐大本营》便出现了极大心理落差,在何炅谢娜等人的光芒四射下,吴昕在台上居然不敢抬头直视观众。
吴昕用了整整13年,才从“别人怎么看我”中走出来,慢慢摆脱了自卑感,用真实感动了观众。
她最终直面自卑,往内心深处行走、往关系深处探索才让自己变得自信和轻松。
否则,就会一直游走在自己不够好的边缘,苦苦挣扎。
04
关系不在多,只求在互动中深入、慢下来靠近,才能发现真实需要。
今日,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汪涵被爆删除了朋友圈“没有意义”的一些人,包括范冰冰、陈坤、巫启贤,还包括十几年的同事钱枫。
正如汪涵所言:“朋友圈人数达到100多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部删掉”。
删掉后,汪涵称自己“整个人生发生了变化”,并坦言:“这样的生活非常轻松,所有时间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涂”。
我相信,让汪涵觉得自在轻松的并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人身上。
什么是有意义的人,就是生命中对你有重要影响的、内心有深度链接的人,这才是关系的本质,他们往往是你身边之人,是你的亲密关系。
在这社交泛滥的年代,每个人都可以和别人互加微信,成为朋友圈里的人,而真正走心交流、坦诚相待的又有几个?
给你群发拜年信息的人,一定是整年都不怎么联系的人,而能和你此刻在一起、能出现在你面前、能不远万里和你通话、视频的人才是你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圈。
而你也并不是群发上千个“好友”,而是深入和这几个人交心,去感受关系带给你的滋养。
即使你们有过误会与冲突,甚至是有某些“恨”的体验,也要去面对,而不是去替代,唯有直面才能觉察真正需求,才可真正释怀。
上天是公平的,给了每个人同样的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而不同的是,你如何利用这个时间来分配精力,是愿意一天结交24个人每人给他一小时呢,还是和一个深入在一起24小时。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我不合群,要不要改?”。
我的观点是:“我不合群,我不要改”。
不合群意味着只和最重要的人在一起,并和他们走的深一点,而不是被各种泛泛之交充斥着人生,模糊了关系本质。
别为联络感情和面子忽略内心,高质量的关系远重于低质量的社交,新的春天,你不需要去迎合诸多人情,不需要依靠“朋友多了路好走” 。
也不必非要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去购买新书、新衣服,而是先好好和已拥有的关系在一起,去深入感受其中滋味。
把去年买了没读的书翻开,哪怕只有一本,也要用心读完,去体验整个过程中细微的情绪变化。
只有这样才是成长。
我是冰千里,心理咨询师,准备开心灵写作班,感兴的关注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也欢迎投稿专题《疗愈写作》,收录一切真情流露的文字。华而不实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