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使人不老。一个是死亡,一个是摄影。
死亡虽使人不老,却令人恐惧。我看到过很多死亡,但他们都与我毫无干系,在他们离开人世的消息传来时,我只是暗自感叹世事无常,然后记着他们最后的样子继续波澜不惊地生活。
但是,五年前父亲的意外离世,却让我对于死亡有了真实深刻的体会,它不再只是一个新闻或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感叹着,然后很快忘怀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们都渐渐长大了,样貌也发生了变化,而父亲,他始终在记忆里那样笑着,那样怒着,那样地看着我们。他被留在了时间的那头,终是不再向前。
我不会有看见他一天天衰老却又无能无力的伤感,但我却日夜渴望着能看见白发爬上他的发梢,皱纹布满他的脸颊。这种永远不再变化的容颜,每每想起,总会让人眼角发酸。
而摄影,却带给人快乐。
拍的人透过镜头看到大千世界,所以他快乐;被拍的人留住了自己那时的记忆,所以他快乐。
摄影就是在不断定格。我们不断按下快门,也不断定格记忆。这些记忆,留给自己,也留给后人。千百年后的人们看见这一幅幅远去的画面,应该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我们怎样活着,怎样表达喜悦,怎样表达悲伤。
第一次发现摄影的趣味是在高二。高二是高中的分水岭,无休止的忙碌就是从这个时候渐渐袭来的。人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物种,无论多忙,他们都有心情给自己找点乐子,所谓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嘛。每逢大考结束,宿舍几个小姑娘总是会互相怂恿着出去玩。只要一人提出此想法,只消反复念叨上几句,另外几人原本学习到天荒地老的誓言顷刻也就土崩瓦解,然后毫无罪恶感地开心出门了。
在那一次次地游玩中,我惊讶地发现花可以开得那样美,草可以绿得那样嫩,树可以长得那样怪,世间生灵的自由搭配可以那样和谐而又惊艳无比。然而,这些美好如果只放在眼睛里,留在记忆里,很快它们就会随着花草的凋零、万物的更迭一起消失在记忆之海中。
那么,拍下来,对,拍下来就不用担心它们在与时间对抗的途中败下阵来,所有的美好都可以保存下来。
这是最初对于摄影朦朦胧胧的感知,我也抱着这样的想法一直用手机拍着身边的事物。
后来,无意间又对摄影有了新的认识。女孩子在一起总少不了自拍或者互相拍,当时也许是因为景色太吸引人,也许是因为无聊或者其他原因拍下照片,但在以后的日子里翻看这些照片时,无数的记忆却如洪水一般翻涌而来,当时的笑声,当时的心情,当时的景色,仿佛老电影一样在眼前缓缓播放,心情也随之波动起来。
摄影,原来还能唤醒人的记忆。突然想起从前某个学长的一句话,他说,也许摄影的意义在于-------在你孤寂无助时,能以回忆取暖。
喜欢上摄影之后便很快决定大学要读摄影专业,然后做一个职业摄影师。一番了解后才发现,一本院校并没有摄影专业,而且,摄影是一个非常烧钱的爱好,动辄成千上万的机身和镜头不是我这种普通家庭负担得起的。“山那边的山啊,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时想起初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一边自嘲,一边心塞。现实总爱戏弄梦想,在它抖动翅膀准备展翅高飞时,冷不丁地给它泼上一头冷水。
高考志愿虽然很想填最接近摄影的新闻专业,但最终我还是填了法学。毕竟,就业不可回避。然而生活有时就像每晚八点狗血的连续剧,不到最后,谁也猜不到结局如何。由于分数不够,我被调剂到了学校相对冷门的新闻系。阴差阳错的,我又站到了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节课便是摄影课。那是在军训期间,学校给我们班里每人都发了一台单反,用来拍摄军训生活。鉴于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使用单反,学校特意邀请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的学长来为我们讲解基础单反使用知识。印象最深的是,我当时初次使用单反,连快门在哪都摸不到,只得尴尬地听着身边同学们的相机不断传出的“喀喀”声。至于后面学长所讲的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也是一知半解、云里雾里。
虽然第一节课受挫,但我并不觉得难过。相反,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非常兴奋,因为那么快就能开始学习摄影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每天军训的休息时间,我都会拿起相机拍下树叶,拍下路灯,拍下体育馆,拍下走过的人,拍下所有吸引我的东西。渐渐地,我在实践中明白了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到这时,我对摄影又有了新的看法--------原来这个世界可以用我们想要的方式记录下来。之前用手机拍摄,主要是复制世界原本的样子。可是现在用单反拍摄,我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把一样的场景拍出不一样的风格,或明或暗,或冷或暖,或文艺或复古……不同的参数有无数种组合方式,也就诞生了无数的画面效果,单纯的随手拍变成了灵魂的创作,从复制世界到创造世界,我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在最后的军训摄影作品大赛中,我获得了三等奖。虽然不是很高的名次,但我却暗自欣喜了很久。每个人在自己在乎的领域里得到肯定要比在其他领域得到肯定兴奋得多,我当然也是如此。
生活在不断前进,对摄影的理解之路也从未停止。大一的苏州采风之行又带来了新的体验。
在苏州的大街小巷穿梭时,镜头捕捉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可当快门按下的那一刻,他们却展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早上,我看见一个穿着素布灰衣的老人安静地坐在候车长凳上,等着不知何时到站的下一班公交车。
在博物馆,一个女孩出神地望着窗外水墨泼成的风景,仿佛在等待某个人微笑着向她走来。
景区里,卖工艺品的小商贩耐心的守在自己的摊位前,探身向前张望着,等着某个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孩子凑上前来。
归途中路过一家精致的婚礼定制店,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女老板专注认真的侧影,她在等待着随时可能到来的某对洋溢着幸福气息的新人。
这些人的生活从未有过交集,往后的岁月里也许同是陌路,但他们却又那么刚好地出现在了我的镜头里,共同默契无声地诠释着“等待”。如果没有摄影,他们会有联系吗?即使这样的联系并不为他们自身所知,也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高山平原,大陆沧海,世界很大,世界上的人也很多。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平静地生活着,从不过问同一经度或是同一纬度的人们此时此刻正在做什么。但是摄影,它把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相隔万里的人们都联系起来,或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肤色,或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情感,或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摄影作为一条纽带,实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联系,是一种抽象无形的联系。
不同的阶段对摄影的理解都在变化,都在丰富,但是摄影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摄影的意义又是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孜孜不倦?
也许是因为他们也还未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
而我,也还在路上,继续定格,继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