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给我打电话,非常担心非常焦虑。家长描述说儿子六年级,在社会上的一家机构补课。补课老师给妈妈打电话,要求妈妈一定到教学部去一趟。老师讲了孩子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一句话是说孩子虽然是六年级了,但是小学四年级的很多知识点学的不好,现在带孩子复习的时候带不动。注意,老师用了一个词叫“带不动”,意思就是很困难。然后罗列了孩子的12345个问题。老师要求妈妈一定要做通孩子的工作,说孩子对四年级知识的学习非常排斥,严重抗拒修改错题。
但是我在和妈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妈妈用了一个词儿,也是老师的原话:孩子在学六年级知识的时候,“两眼放光”,充满兴趣和热情。而且在和妈妈交流的过程中,儿子思路非常清晰,提到自己目前面临小升初的状态,自己有什么样的规划和打算。比如六年级知识的学习任务就很重,再回过头来学四年级知识,一个是时间不是很充裕,更重要的是觉得并没有必要。由此看来,儿子对学习,第一没有抗拒;第二,孩子有规划,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老师的那些语言和表达,显然把妈妈给吓着了,产生了焦虑和担心。所以就要求儿子和老师做好配合,去学习四年级的东西,去做四年级做错的那些题。
我对这些事是怎样看的:
第一,要弄清楚四年级掌握的不扎实的那些知识点,会不会影响小升初以及以后升入初中之后的学习进展。这个可能需要和学校里的老师做一些探讨。
第二,在我的意识里面,就如一个孩子练琴一样,到了六年级,他已经在练六级的曲子了,现在对他说四级的曲子练得不熟,要求他现在重新练习。我想孩子内心里认为没有必要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如果真的需要,比如说四级曲子使用的一些指法孩子并没有练熟,这个指法在六级的曲子练习中是用的上的。那么,他就有必要来做这个指法练习。我想孩子也不会排斥。如果不是这样必要影响的,我想,也许我们可以忽略过去。这些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六年级的知识更重要,也更紧急。
第四,老师的这种态度很可能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压力,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在妈妈的描述中,儿子很清晰地告诉妈妈这个老师对孩子们说:“你们的这种状态,我很失望,我已经不指望要求你们学困难的题了,只要你们把基础的知识掌握了就好了。”其实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变得很低。也就是对他们能力的不信任,或者叫不认同。当老师对他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认同度和接纳度都很低的时候,他对老师的教育引导也容易有抗拒。
妈妈对孩子讲的道理虽然也很正确,但是当孩子内在的这些认知没有被妈妈看到,不被妈妈理解的情况下,或者也不被妈妈认同和接纳,他和妈妈交流的感受不好,那么交流就不够通畅。很多教育无效的案例都是因为老师和父母虽然都很正确,也很有爱,但是如果没有进到孩子的频道里,就停留在自说自话的状态。自说自话就不是交流,没有交流效果也就不稀奇了。
当妈妈受老师语言的影响感到紧张和焦虑的时候,就容易被情绪所控制,内心慌乱,就容易出昏招。而妈妈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让自己更冷静的时候,就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找到更适合的方法。所以我们讲,当你控制住了情绪,就拥有了教育的智慧。当然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讲究的是对情绪的化解,而不是控制。因为控制带着着压制,压抑。这种情况下,能量是容易反弹的。而平和的心态则容易化解不良的情绪,也容易帮孩子化解他不良的情绪。反而产生更有效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