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追捕

1

在《诗经》中,有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非常让人疑惑,就是言。至今,无法解释,只是把它当做没有意义的辅助来对待,比如:薄言归沐、言告言归、言至于漕。

和言字字形联系密切的,有这些字:帝、商、辛、占、邑、命、王,等等。

前人造字,是有约定的,比如表示空间的符号、指事符号。

表示空间尺寸,一是通过大小不同的图示,二就是用符号,巨的甲骨文,一横两端两短竖。带这个符号的字有江,表示大的河流;王、帝和辛,巨大的钺,一个短柄向下、一个长柄向上。(从巨和工来看,工可能是权杖,用来代表上帝的权杖,江也就是工部的河流,工又派生出巫。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分列,以共工部的失败,南迁、西迁结束,中原文明从此和原始的宗教”绝缘。至于这个权杖是木棍包金、两端套玉与否,可能从三星堆找到答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表示手持的符号,小x, 如帝,手持长柄大钺;如妇,手持流苏旗帜。*

表示指事的符号,短横,指动作、做某某动作,如言解释,申出的舌头上一短横,表示说话。如曰,口上一短横,表示口的动作说。为什么不是口的其它动作,比如说吃、呼,这就是约定俗成了,最先确认的意义被接受,并通过广泛的使用传承下来。

如果言字的解释就这么简单,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疑惑了。这个解释根本就和《诗经》联系不上。我们的汉字在归类、标准化的过程中,丢失了曾有过的含义。也就是说,言是一个合并字,多义字。

2

*这里有错误。帝和妇,是含有一个^符号,表示植物的根部。帝是打捆、收获庄稼。有的地方理解为捆树木成巢,在其上居住。黄帝,就是知晓自然(大口,表示天)、开创种植的人。妇和帝的区别,帝的头部是倒三角,妇的头部是三根短线条,突出散开成束的谷物或飘状物。在妇好器皿上,简化为植物的根、干和飘状物。含有x状手持符号的,如巫,手拿长杖。有人把帝上的倒三角看做刀形工具。如果帝上的倒三角是植物的头部,这种植物是什么植物呢?向日葵,还是莲蓬呢?

帝的上部就是辛。辛,天干第六位,表示秋天,果实成熟。向日葵,原产南美洲,在1510年,才由北美到欧洲,所以我偏向辛就是莲蓬。

帝>少昊>颛顼>帝俊(高辛氏)>契和后稷。颛顼是火正,当时的水正就是共工。契和稷,是杜甫非常仰慕的两个人,在他的五百字长诗里提到了他们。

高辛氏是帝的曾孙,在文字上也表示同一种事物莲蓬。

契,是商人的祖先,封地为商,商就是祭祀帝和辛的采邑。这就是《商颂》里记在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后稷是周人的祖先。

3.

为什么否定帝的捆绑树木顶端为巢的解释呢?

第一, 这不符合聚居动物也一特性,至到西周才开始了分居、分家的,在之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住在一个窝里,树上的巢不能满足聚居的要求。

第二, 不符合建造居住设施的科学发展。在河姆渡文化就出现了三角形的棚屋。在腓尼基的字母中,第二个字母就是古老的家园,beth,三角形棚屋。在甲骨文中,也有对应的符号“今”,也是棚屋,屋内有居住的设施。和今相对的古,是天地初开,表示天的方框+一竖,和中字的字型一样,下面一个口。古,后来再演变为十+口,表示结绳记事的时代。

为什么要否定辛的用刀劈木的解释呢?

第一, 这里用了v 型符号,表示植物的上端。

第二, 此时,还不能制造出带柄或把的刀具,可以参考鉞的外形。当人们能制造柄或把的刀具、金属的箭头时,我们的祖先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了。就这一点来说,如果不用到生产,科技的进步,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杀人越货。

既然这里提到了权杖,又提到了beth,那我们和腓尼基有没有联系呢?自然界,在智慧眼里都是一样的。换一句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我这么说,强调人类的认识是一样的。腓尼基人的O目、三星堆圆目人面具,说明了这一点。

这不排除我们和腓尼基,甚至和迦南有过交流。

从我们的鼓丁爆眼中丁的甲骨文来看,它和腓尼基又联系在一起了,我们的甲骨文丁,同样是一个O,如果我们的读音传承没有变样,甚至连读音都接近。

我们的婚媾的原型,两条嘴对嘴的鱼,在腓尼基里,简化成了X,还是表示鱼,嘴对嘴的鱼,又导向了性。

由于以后方法的不同,中西方出现了各自的文化。腓尼基的首,是一个人头。甲骨文,是一个兽头。

所以我的推测,我们的祖先是在迦南时代,就开始从非洲向东的迁徙。

4

  上文有两个错误:同一个自然,基于象形相同的认识,不足以作推论。二,腓尼基X, 可能是一条鱼的尾和身的简化。关于出走非洲向东迁徙,只能是天马行空的猜想。

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眼里,会产生不同的印象。同一个简单的图示,同样会联系到不同的事物。

就如A 型,有人想到了口,有人想到了棚屋,或者想到高大的房屋。能把A 想成口的,是哲学家,万变不离其宗;想成棚屋的,是小小画家;想成高大的房屋的,是诗人、考古学家。

这要从高的甲骨文说起,有门的城上的屋宇,确实高。而A 就是”高”屋宇的上部。

问题来了,甲骨文时代,黄土上有”高“吗?

商人的祖先从商洛走向商丘,远离窑洞,在黄河边垒土为城、立木为宇,开创了新的时代。也就是说高的条件是有的。

黄帝有乐师令伦。可以推测,黄帝时代就有了这种高大房屋了。令,是房屋下坐立的人,坐着干什么呢?演奏。要不怎么和乐师联系得上呢。

看来,甲骨文产生的年代还非常久远。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创作。

5

人类最初的思维,是以实物为基础的直观思维,还不会弄虚作假。

用帝来代表权力、地位,也不会虚构出来吧?比如说,用巨大的树木来表示黄帝。帝的甲骨文,也可能是表示多个意义的多个图形。捆绑多根树木,形成支架,或者收获果实。代表帝的成绩。

任何权力和地位,都是靠双手获得的。没有虚幻的权杖。但是,帝与天的联系又是怎么建立的呢?是虚构出来的吗?还是另有原因,帝懂得上天旨意。帝通过什么方法来和上天沟通呢?

为什么要支起木架呢?一说建造房屋。还有没有其它用途呢?人与自然的联系,比如说测量天体的运行。

测量并记录太阳的运行,就是时的甲骨文。

黄帝,懂得四时季节用于播种。这里是测量哪一个天体呢?钻石一样的倒三角,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在天空中非常耀眼的星星,金星。也就是说,黄帝通过测量记录金星,懂得了四时。让人产生了错觉,帝代表了上帝,同上天建立了联系。

商已经采用十二天干来标定时节了。在此之前,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是表示五个天体的运行。金星居首,是因为金星最靠近太阳。最适合观测了。

辛,属金,代表秋,也就是金星最明亮的时候,大概是9月23日。

辛的甲骨文,又和外文明联系在一起了。♀是代表金星的符号。看来,历史的长夜里,人类有着共同的爱好,仰望星空。

对妇再次思考,飞过树梢的流星。

这是多么浪漫的想象,帝与妇,金星与流星。

*百度了一下,记载:黄帝考定星历,以立五行。

6.

虽说生存繁衍总少不了种地劈柴、采摘打扫。如果没有天上星星闪烁或划过天际,人类的心灵该是多么的暗淡。

在《君子偕老》中,有: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磊落同上天,磊落同人帝。无论胡然怎么解释。可以看出古人把天与帝相对表达了。这有一个文化演绎的过程,毕竟和文字诞生之初已经相距遥遥。

古人,造出人、立、王,站立地上的成人,相对,也造出坐立的人,双膝跪下,双脚支撑臀部。以示臣服。

妇中的女形,是这样坐立的女人。

令,是房屋下坐立的人。

邑,是天下坐立的人。

看来古人造字,已经洞悉社会关系了。把这种社会关系表现得清清楚楚。(这三个字明显带着奴隶社会的特征,不排除这些甲骨文诞生在奴隶社会,文字的诞生到量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站立地上的人,是立,是王;站立天上的人呢?是辛。表示天上的人、来自天上的人。这同样是比较思维。

当然,你可以把辛看着春天飞来的玄鸟,挥舞着剪刀一样的羽翅。用玄鸟把天与人联系起来。而高辛氏,就是高飞的玄鸟。通过对玄鸟的观察,来指导农耕。这又联系上宋人的精神,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7.

商,一些甲骨文,写作“辛下一对燕子的翅膀、下部一个口”,一对燕子的翅膀,有的理解为曲刀,有的理解为两个石头形成的穴,有的理解为几。这四个形部几乎一样了。这就是汉字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有的在辛之中加入几个正方的口,理解为窗户。有的把口变成了o ,说是星星,估计是为了迎合文丁吧。文丁的丁,又从目变成了星星。唉,谁叫他是上帝的使者呢?

从这点来说,汉字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要顺应社会。正是这个原因,要去追寻言的其它含义。

言,许多甲骨文写作:辛+口。

这里对辛打一个小结,无论它是莲蓬,金星,燕子,还是花朵,它和帝、和高辛氏、和商联系起来了。

作这样的推论,有两个漏洞:一正如燕子的翅膀一样有四个含义,为什么辛不能有多个含义。这样的联系没有唯一性。二,如果这样的联系是合理的,辛的一系列造字,那就是为高辛氏、为商、为言定制,也就是说汉字的造字一直从高辛氏起到商都没有间断过。这一点也印证了三星堆是没有文字的文明。在高辛氏之前分裂出去的共工部,也就不会使用新的文字了。

那之前的文字是什么?

有人提出了楔形文字,巫师用于占卜的楔形文字。

比如说,王、我,都由楔形象形文字演变而来。

这里不展开了。

我本想,用莲蓬代表辛,就把言草草结案的,没有想到湖面是如此波光潋滟。或许,辛还有其它的含义。

8

我应该加快进度,快速结束这次追捕,以免浪费时间。虽说这样的追捕不产生任何的效益,无论结果怎样,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只能发现,在文字之初,人类的智慧。他们是如何解决文字这项里程碑式的工程,在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指导下,从零开始修筑一座城池。

越是深入、到达造字之初,越是让人迷惑。一些简单的符号,并不是自然的影像,或许我们无法还原当时的场景,只把它们理解为抽象的符号。抽象的符号,这一现象又不符合最初思维的过程。也有一个可能,在甲骨文之前,文字就经历了一个从象形到抽象符号的过程,比如说腓尼基文字现象;而甲骨文。又是在这些抽象符号上的一个象形构筑。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是看了“我”、“姬”的甲骨文。我无法去把”我“中的三条平行线想成长柄的戈,也无法把“姬”中的三个小三角想象成美丽的乳房。

“我”是飞翔的大鸟吗,还是空中的旗帜,或者,手持法器的巫师?文字的创造者是谁呢?在我觉得,是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巫师,自我的标记,发出我我的呼喊。文字的创造者而不是青铜器戈出现后的士兵。虽然扶风出土的西周伯的三刺戈,能联系上这三根平行线。这反映了文字再创造的过程。这里的长手柄,又给了我另外一个提示,它是一个人,I 。这让中西方又有了一个交汇点。举起手臂欢呼的人,举起戈欢呼的人,思维几乎如出一辙

“姬”,能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口”,都和方形物品、人的口有关系。它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这个比较古老的字,这里用了一个抽象的符号,那三个三角型是美丽的花瓣吗,金色的阳光,还是天上的叁星?在此时,女人就跪坐在地上了。后来简化成跪坐的人。而三星简化成平行的三线,这就是妇的异体字。当然,在没有板凳的年代,这是最优雅的姿势了,并不完全指向奴化。如果和腓尼基的三角联系起来,那是窗下跪坐的女人。

9

有的文字,在最初有口,而今天没有口了。这同样是再创作的过程,让文字逐渐演化成今天的模样。

比如说”予“,推予,给与。这个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两个交错的方块、连着一条竖线。有理解为织布的梭子、带着丝线。造字那个时代有织布技术吗?既然文字来自于自然和人的存在。这个理解是有问题(不过,中国的纺织技术确实古老,可能已经早于文字的出现,毕竟文字是系统工程)。如果见过“子”的另外一个甲骨文形体,一个方形加一条竖线,“予”就豁然开朗了,母亲在哺育孩子,用口传递食物。

予取予求,就表示的是一种情亲传递,而不是取予求予了。

好了,该对“言”收网了。

言的大多数甲骨文形体和这些文字类似,比如:占、吾、周、商、曹,下部都有一个完全一样的口。

这个口,让人产生了许多理解。

有的理解为甲骨,用于占卜的甲骨。

有的理解为城邦、村落、采邑、有围墙的村落。

有的理解为说话,如曹,两个背负包袱的人说话;吾,巫师在说话。

这个形体的口,和子的一些形体非常相似。表示子嗣、后裔。

占是卜人的后裔,吾是巫师的后裔,周是种田人的后裔,商是高辛氏器吞玄鸟卵而生的的子嗣,曹是造车人的后裔。那么,这个形体的言同样是高辛氏的后裔了,是有高贵血统的人,是这些贵族的自称,和我、吾一样。

在周姓的图腾中,确实如此,有庄稼的田,下面一个子,再下面一只吉祥鸟。在黄帝时期,就有周昌了,之后才有后稷。后稷和吞玄鸟卵而生的契(xiè)是兄弟,都是高辛氏的儿子。契,被大禹赐予子姓,他是商朝子姓人的祖先。后稷,是西伯周姬人的祖先。

10.

既然提到了口,就必须继续了。

天、邑、黄、古,表示天和自然的□。

黄的字根是一个大人、胸部有一个□,表示懂得上天和自然的人。古,就是懂得上天和自然的人的后裔。这里用了黄的部分。要说古能表示多久远呢?也就是追溯到黄。渐渐□简化,天的上部变成了一横,古上部的中也变成了十。古上部的十,不是表示数字,也不是表示天高地阔。

当古的本意失去,另用古人来表示这个本意。在《绿衣》,我思古人,就表示以往的圣人、黄帝及其继任者了。

这里有个疑问,甲骨文能追溯哪里呢?

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个非常浪漫的部落,花前月下的部落。花前月下,那是迫不得已啊,没有设施遮蔽,只能露宿,与花月为伴,它就是华胥氏。这时已经诞生了父系氏族。还是游牧状态。

11

当一个后来喜欢追风的男子降临到在这个部落,慢慢地秉承了华胥氏对花草、月亮的认知,又驯服了狂奔的野羊。而我们把他想象成蛇身的神圣,仅仅凭借那个变形、有着曲足的”人”,他就是伏羲,第一个懂得畜牧的人吧。应该理解为羲伏、羲人、羲男,步行、举起手臂、呼唤羊的人。

人类自我的意识开始诞生了。羲,就是羊+我+步。这个我不是手持玉器的巫师,也不是举起干戈的战士,只是一个举起手臂对着羊呼喊”我我”的牧人。

问题来了?为什么汉字标定自我是采用腓尼基字母?也就是说腓尼基的语言为什么会出现在黄土地上?这是巧合吗?这是文化交流吗?为什么没有获得腓尼基的其它制造文明呢?

12

如同瞎子摸象一样,无法有结果。得把这些疑问放一放。

伏羲是后人对古人的追溯?还是伏羲时代的记载呢?同样不会有确切的答案吧。

文字的发展,应该是由简到难。比如说,用绳棍符号,这是最早的文字。

传说伏羲也做过这样的文字的创造,用二进制数列来记事,只可惜,这个数码太短了,只有五位数,共32个词,也就无法来描述所有现象了。这就是周易的前生。

这个二进制,用的是长短一样的小木棍、分断的小木棍。后来,小木棍用划线代替。

在被划线替代之前,还有一种形式出现,就是用长短两种规格的棍子的数列记事。标识这种文明状态的字,就是”典“的甲骨文,由开始的三数列,慢慢发展成了六序列。”典”甲骨文的发展,导致了64卦的周易出现。

也有人把典理解人双手拿着为简书。试问,文字都没有出现,简上写的是什么字?

典,少典,就是伏羲的儿子。也就是说,伏羲、少典还处于二进制的绳棍状态。

羲,已经是金文的字体了,所以有着西周人思维的烙印。这里可以看出是后人对前人的记忆。把口口相传、”予”下来的东西,再用文字记载。

13

牛郎织女,我们的神话非常的浪漫。

而现实中,是羊郎煮女,伏羲与女娲。女娲用鬲来煮食物了,这标志着能用火、制陶、吃熟食了。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让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还处于石器时代的人们是如何来切割食物的呢?如何剥离羊皮制作衣服呢?

用骨头磨成锋利的刀或针。或者,广泛地使用贝壳、大的河蚌壳。河蚌壳是天然的刀子,非常锋利,可以割断羊的血管,剥离羊皮。

这种文明状态,在我们的文字中有没有记载呢?

贝的甲骨文,就是展开的刀贝。采用了简单的线条,描绘出刀贝的轮廓,省略了贝角,像两个对称变形的E 。这个造字的思维,就是简略。而金文的贝,就非常繁琐,画蛇添足,不知所云了。*

还有一个字,房屋内的刀贝。我们现在的解释是把刀贝含在嘴里,贪。这个字体现了刀贝和人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刀贝的重要。

刀贝非常常见,生长在湿地、河里。如果不是因为它的重要作用,我相信它会默默无闻地待在软泥里常睡千年。它让人依赖、器重、贪婪,让人争着去找寻。它是古人的宝贝,用来交换食物,并演绎成了货币。

这也坚定了我的认识:广泛出现在甲骨文中的A 型,它代表着房屋,或房屋顶。带A头的字,太多了,有舍、令、合、仓、高、今。也就是说,我们的A 和腓尼基、罗马的牛头A 没有一点联系。

*贝的金文,区别于甲骨文的展开省略图,是贝的断面图,突出两边为对称两把刀似的外壳。这就是观察角度的不同。

14

刀贝生长在河、泽。并不是哪儿都有河、泽。因为日常的生活使用,产生交易、成为货币。这说明了刀贝并不是哪儿都有。有些地方干旱、非常的稀缺。透露人类的分布比较散落,那个时代不只有一两个部落了;另一方面,是认知、适应自然产生出地理差异。

河,与华夏人联系密切,给这个文明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是包罗万象。人们如瞎子摸象,摸着什么就是什么。

最常见的理解,人与河。

不能涉水而过的水,需要工具才能渡过,人在河边呼叫。在山为阿,在水为河。

人扛着或担着东西,来到河边。可,扛的本义。

河经常泛滥,人在河边守望。

如果是刀贝与水流。这大概是河给古人的第一个概念,可以生长刀贝的水(河流)。河中的“人”形,还有几种,一种就是刀贝的侧剖图的一半。一种就是刀、金文贝的形状。还有就是刀加了一个表示巨大的符号,如同人扛着物品,表示大的、大量的刀贝。

随着青铜器的出现,铜刀的出现,刀贝淡出了,旧有的文字约定被遗忘,被新的意义取代。它的货币地位也消失了。唉,汪二的银子,化成水了。没有永恒的价值。

还有”召“,召字的象形图,尽管画得详细。但是不同的场景又有不同的解读。无论是采集、打包、交易、获得刀贝、陶器,还是用刀贝当做勺子舀酒招待客人。显示着这个古老的文明,和刀贝联系紧密。有可能这一系列的象形图,不是一个召字能包含的,细微的差异又是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召也是一个合并字、多义字。

这里可以看出汉字的象形意义非常不确定。同一物,有多种的图示。同一图示,可能又指向不同的物。非常疑惑!

刀像手,而手呢?又像壁虎。天啊,救救我吧!

这也是古人的疑惑。甲骨文似乎有一个追求,要用符号来表示事物,如同编码一样。可是这个编码的信息被遗忘了。如果文字没有广泛的应用,没有大量的句子载体(铭文、甲骨、简牍),这个信息仅仅靠画地教子,完全有可能遗忘。金文又重新用启用最初象形图示。

这里同样出现一个口,是罐子,还是口袋?还是表示特定意义的符号?还是如同舍是築的头呢?

最简单甲骨文字形是刀+口,表示刀人的后裔。

这个口是怎么传承为采邑的呢?由一定特征的人,比如说山崖下居住的人(石)、种田的人(周),繁衍成部落,部落的活动地就是采邑、食邑。表示传承某一特征的族群或其中之一。这也就是姓氏的起源。

我还惦记言,还放不下,怕把它错杀了。

这里提到了转意。那可以引申一下,把言理解为築,用築打墙,非常快的节奏;又或,言、说话,说话的速度。

不过,可以看出思路,我是在利用今天的句子结构在反推。言要么是主语,要么是状语。

吾可以作第一人称,为什么言不可以呢?如果文中有其它第一人称出现,不成立。

没有一成不变教条,只有永恒变化。

15

之前,提到过简略思维图示容易产生歧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条件会对于相应的含义(《诗经》中的诗也是如此简略,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所以非常容易歧义)。,尽量去找寻,这个图示的演变过程。虽说甲骨文大概只有二千来个,大同小异的却非常多,这些异体字,可能含义一样,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字了。

金文相对于甲骨文,不简更繁。文化的断代可能性不大,毕竟是一个造字思路。可能为了避免简略带来的歧义,另一种可能是周人地处闭塞,还处在商殷甲古文简化前的文化状态。

不管怎么样,能用文字表现抽象的概念,这就是文明的一大步,这是逻辑思维的体现。

例如,今和古时间概念的出现。这是一非常有趣的思维,顺着这个思维,或许会摸到意想不到的瓜。

今和古是如何相对表达呢?古和甲、黄有没有联系呢?

今是房屋,和beth一样,指人类出于有房屋遮风避雨的文明状态,这就是说造这个字时人们已经脱离了原始的餐风露宿、有房屋居住了。

相对而言,古就是处于餐风露宿、没有房屋的时代,那些还生活在荒野中的部落、子民。

古和黄具有相同点“中“,中这是黄的简化吗?如果是,黄就是居住在野外的大人。由野外草的颜色产生今天的黄色。另一种解释箭靶,并由箭靶中心涂摸的泥土联系到黄色。人类为了练习射箭而制作箭靶,有一点超前。为什不用野外的草联系上绿色呢?估计野外露宿,需要的是干草,何草不黄。

那么又如何同表示天干的甲联系在一起?同样是“中”。表示荒野,原始、最初的状态。这就是甲表示首、初的本意。另一种理解是盾甲,那黄就是身上有盾甲的大人,古就是能制作盾甲的后裔。可是那时有制造盾甲的工具吗?在出现房屋之前。

也就是说,黄帝还处于无房的野蛮时代;而甲骨文,是在黄帝之后很久才出现,黄帝还处于结绳、摆棍的文明状态,这就是帝的标识。而他与少典的不同,是懂得用棍子斜摆记事了,这样也就慢慢跨越了原始的二进制。

16

瞎子摸象,还有的实物可以摸。那些口口相传的事情,只有瞎子想象了。

文化积累到一定阶段,思维才可以天马行空。否则,就只有如老实巴交的,连谎都不会撒。

《诗经》是这样,只提到天、帝;孟子也是如此,只能如实写三王五霸;而唐人就开始了三皇五帝。这个锅补起都有个疤痕。

我们对东边的蛮夷常常冷眼相待,殊不知,他们却是夷牟的后裔。夷牟,相传是黄帝的臣子,是弓箭的发明者。被分封在夷牟。而黄正是以箭建国的人、或者,有箭的城邑、土地。可是人们几乎把它遗忘了,在最初的四帝中,白、赤、黑、青,根本就没有黄的位子。而此时的黄,明显是颜色,土瑞之德,土的颜色。看来,这是偶像的塑造,精神的需要。并把它放到四方之中。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以立身,为何要抢兄弟的饭碗呢?我不能理解,炎、黄是不是亲兄弟哦?炎可以出现在最初的四帝之中,而黄只能后补在中央了。可能有些不(为)人(所)道的地方。

部落之间打打杀杀,非常的平常,至到东门之栗的春秋之末,战争也不过是上房揭瓦,为何要搬出西方玄女外部势力?我不能理解。我能理解,此时东西方存在文化交流了。也就是说此时的西方在文化上优于黄帝部落,黄帝才有所仰仗。而此时的西方,西到什么地方?只是到昆仑为止吗?马可以从昆仑到中原,就有可能出现在在昆仑为圆心、以到中原之距为半径的圆的另一面。腓尼基的影子会不会就是来源于此呢?

而今,工部落的河流、长江永在流淌;轩辕氏的后人,也在曹地造车生生不息。

17唐人的黄帝

没有现实的支撑,就不会有想象的翅膀。

唐人是如何来构建《史记》里没有的人物呢?

各种传说,让黄帝的身份非常复杂。这点可以推测,黄帝是一个复合体,并不指向特定的某某某。

但是,唐人把这种不确定性给明确了。这可能是唐朝政治的需要。唐也是借助外部势力上位、骨肉相残的政权。这就需要一个历史标杆、圣人的模范来消除凡人的道德审批,以彰显政权的合理。

也就是说黄帝是唐人御用文人移花接木、量身定做的想象。那么西王母、西方玄女也就玄之又玄了。

三皇,不过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天皇、地皇、泰皇,也就是对天、地、山的崇拜。

看来要用无文字历史的传说做推论,这是空中楼阁。只能从后人对的思维中找到一点点痕迹。

能够利用的历史资料,最多追溯到稷与契。

18

一种让自然和同类颤栗的武器的发明,应该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或许如四大发明让人津津乐道,我本以为如此,没想到它早被人们遗忘,还被鄙视成弓、箭所标定的蛮夷。

是什么新的文明让中原人如此有优越感呢?夷牟的弓箭是石器时代的产物,用骨刺做的剪头,对付鸟、兔还可以。对付人,其杀伤力就非常有限了,即使中了几箭也不会死亡,更何况甲的出现,黄的另外一个含义,放在甲上的箭。然而,鄙视他们的人已经步入了青铜时代,一挥舞锋利的金属大钺就会人头落地。

人类的劣根,就在于稍微有点文化、科技,屁股就翘上了天。

我一直非常崇拜唐人,对那个时代的诗人非常喜爱,一个个耿直、磊落,胡然而天、胡然而帝,具有独立的人格,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想到也有人会为五斗米折腰,用他过人的智慧,作假文章,为李氏歌功颂德。当然,这也是精神的需要,正如人需要酒一样,用酒的喧闹,赶走孤独、冷漠。在空白的纸上画上色彩。作为文学作品来说,非常不错,至少让历史的空洞,插满了公鸡火红的羽毛。

不过,我有点郁闷了。之前基于黄帝的认知的思索就存在问题了——论据不成立。又需要重新开始。不过,能发现这个问题,也算没有白费蜡。

甲骨文与腓尼基文字存在怎样的联系?有那么多相同的思维,仅仅是因为同在一个自然吗?

甲骨文出现的时期,是在石器时代之末、青铜时代之初吗?

远古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昆仑山口的地理坐标意义。

在甲骨中,常常出现的“上帝“是谁呢?

19

以上思维存在错误。唐司马贞写《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五帝本纪》,是司马迁的文言文。看了,我误解了唐人。

穿着兽皮,背着弓箭,出没在荒野之中,住着A形棚屋,这确实会遭到鄙视。他们的另一面,人们已经开垦田地,用着青铜的工具,穿着纺织物,住着高大的木屋,骑马驾车。

这是西周的某一天。这些夷牟的后裔,是出于喜好呢?这样的生活是诗人的酷爱,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所有的资源耗尽,人类也不得不如此。还是缺乏认知呢?他们在出居前,人类还没有开垦田地、用着青铜的工具、穿着纺织物、住着高大的木屋、骑马驾车。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稷之前就独立于华夏了。虽然稷之前,人类已经对禾物有所认知,但是形成大面积的种植还是从稷开始。

无论是周人,还是司马家族,都有一个思维的失真,第一,把人类漫长、空洞的历史压扁了;第二忽略了人类史前普遍的存在、活动和对自然的普遍认知。这样的思维过程符合认知是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

正是这样的普遍的存在、活动和对自然的普遍认知,出现了楔形文字,这是甲骨文的前生,主要解决了计数的问题。甲骨文,解决了记事的问题。并由东向西传播到地中海。成为腓尼基字母的源头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腓尼基字母与甲骨文多处相似的思维。说明它们来自一个自然认知环境。

而甲骨文存在着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而腓尼基字母只是截取了一个片段。

  虽然有人把腓尼基22个字母和天干地支对应起来,其字形和意义却走远了。这也是一个摸象的瞎子。

  前面提到了这些字,今、仓,我、丁、妇、辛、工、姬……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445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88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0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6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45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1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23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4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6评论 4 32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9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2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