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这一年仿佛突然长大了。
一日,果子问我:“妈妈,什么是幸福?我们出去玩很幸福,而姥爷每天出去钓鱼很辛苦,他就不幸福吧。”我想了想回答果子:“幸福,不一定就是自己快乐,为自己在乎的人付出,让对方快乐,自己也会幸福。比如,姥爷虽然辛苦,大家吃鱼很快乐,姥爷就觉得幸福。”晚上,家人吃饭时,姥姥念叨妈妈:“让孩子干那么多活干嘛?”果子立刻帮妈妈辩驳道:“我的幸福是和姥爷一样的,为妈妈干活我就觉得幸福。”感动之余,又自我警戒一番:“面对这样一个敏感而又善感的孩子,做妈妈真的不能任性了,孩子,已在慢慢长大,在慢慢独立。”是啊,果子这一年的确会自己独立的做很多事了。
在奶奶家住的时候,不再对我留恋不舍,边吃饭边随意的嘱咐我:“妈,你吃完饭赶快回去吧,备备课,逛逛街都可以。”恋恋不舍的,反倒是我。
果子不再喜欢我给她读书,她喜欢自己读,读到半夜也不愿睡觉,看《父与子》,看《三毛流浪记》,看《神秘的宇宙》……看得哈哈大笑,而让我怦然心动甚至涕泗滂沱的故事,她却拒绝与我分享,原因是,她喜欢读让她快乐的书。
果子的书包,不再让我碰触,我想帮忙,反而被埋怨是在添乱,生怕我打扰了她的计划。
果子会指挥我给她扎什么样的发型,并指导我如何使用皮筋,在我笨手笨脚的时候,她会大气的安慰我:“没关系,这不挺好的吗,进步了。”
果子出去旅游,拒绝让我帮她收拾行李,自己在小纸片上郑重的记下要带的所有物件,一点点放置,我在旁边看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淡淡的失落,袭上心头。
我的果子,那个我宠之在手上含之在舌尖爱之在心头的小孩儿,终于还是长大了。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牙牙学语到亭亭玉立,从蒙昧无知到懂事知礼,尽管我多么惆怅,尽管我还是想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尽管这七年多的光阴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她,还是不可阻挡的长大了。
不是以我的憧憬为标准,而是,逐渐长成了她自己。
她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找妈妈,她不再缠着妈妈读书,她写作业不再喜欢妈妈在旁边,她爱上了妈妈并不擅长的游泳,她能弹得一首妈妈永远也弹不出的曲子,她写得一笔让妈妈羡慕的好字……她需要我的,越来越少,她属于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她将日甚一日的独立于我,超越于我。时光啊,你是多么慷慨,又是多么残忍呢。
曾经,我可以肆无忌惮的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绵绵之爱,而如今,我只能选择克制,选择理性,选择尊重,像阳光一样拥抱她,还要给她无限的自由与尊重。
在她叮嘱“书包我自己来收拾”的时候,绝不擅自帮她改变一本书的位置,在她郑重其事整理完她自己衣服的时候,我绝不插手帮她缕缕任何一处衣角,在她恨不得帮我分担所有重物的时候,绝不找各种理由拒绝,即使在孩子铩羽而归之时,我也得有发自内心的平和……
我愿最大限度的给予她亲情的滋润,而不是干涉或忽略,让她知道,亲情,就像一枚贝壳,让我们走在何处,处在何时,都无惧风雨,心怀锦绣。
我愿用我的勤奋感染她,影响她。我们一起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打磨出光亮来,学会欣赏,学会在美好的事物前驻足。我们一起养花,一起阅读,不是干预,不是强迫。慢慢的,让怀里揣着一个春天,于是,我们的世界便不乏花朵。
我要学会柔软,少使用指挥性的语言,比如“你必须怎样,你应该怎样。”我愿给孩子平等,在乎她的想法与意愿,在她需要的时候,可以说:“我来替你分析分析好吗?”妈妈不是老师。正如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放手,是深爱的智慧。”
做父母真是一件极难的事,需要智慧,需要慎重,需要冷静。而我,不够智慧,不够冷静,不够耐心……弗洛姆说:“爱就是实事求是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我希望被爱的人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目的成长,发展,而不是迎合我。”尼伯伦也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对孩子的成长,既不能袖手旁观,又不能深度介入。这尺度如何把握,真是难得很,所有妈妈,都必定有着让自己煎骨熬血的“万斛闲愁”吧。现在回想,果子在一年级时,我的斤斤计较,我的焦灼与恐惧是多么可笑。
可是,当时间大踏步的往前走,我可能很快又深陷其中。那么,我的孩子就很难成为她自己。可是,面对茫然不可知的未来,我又怎样自信的给孩子一份恰到好处的爱与自由呢?
凤凰网博年报年度文学曾经有一个书名,叫《给理想一点时间》,我很喜欢。套用一下,面对这个泛着功利与急躁的现实,就给自己,给爱,多一点时间吧。
所有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走过又不复返的
因此
我多么希望
多么希望在你的世界里有更多的阳光
更多的欢笑
依美好前行
沿明媚生长
而我
将守着三寸光阴
快乐的聆听你的心声,
平等的与你交流沟通
期待
期待你长成
你要长成的那个最美好的自己。
此诗,送给小果儿。作为妈妈的七夕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