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作者:[日]原研哉,译者: 朱锷 。
第一、二章:
概要:
-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 设计在日本的发展
- 技术与设计
- 设计的定义
- 艺术与设计
- 心理学与设计(Affordance)
Part 1. 从历史进程看设计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去看设计:从手工业时代到工业革命,再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生活中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使得以往精细、舒适、优雅的手工制造产品受到冲击,并在时代的浪潮中败下阵来;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又开始对设计产生强烈诉求……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历史再次重演,技术发展与设计像一对矛盾共生体,它们相互冲击又相互促进,以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推动人类的进步。
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今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究竟是在风口还是浪尖,又应该如何把握技术发展的脉络?是处于晶雕细作的手工艺时代还是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创造?所幸作者在后文对当今形势给出了一些分析和见解(注:本书出版日期2006年)。
补充:第三章关于纸质书籍从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到现在提倡的无纸化办公,但是电子书还是无法替代纸质书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art 2. 日本(作为战败国)
日本与德国、意大利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早期阶段在经济发展上相对处于劣势,但却在当今设计领域立于世界前列,并且通过品牌、设计等方面的造诣弥补先天资源的不足来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颇有卧薪尝胆的意味:
二战后的日本,全国上下致力于经济发展。民艺运动努力要在文化领域做成这样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民艺运动指以民众生活为基础、发展日本原创产品设计为目标)
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而在严苛的监管下是否有这种民艺运动生存的土壤以及在指令自上而下传达执行的制度下是否有人真正关心这些,则是不可继续讨论的内容……
Part 3. 技术与设计
电脑技术能带来的财富是如此诱人,每个人都想比别人领先一步得到。这种急迫反倒使人们只顾赶路,来不及细细品味电脑技术本身的丰富内涵。这样匆忙,难免脚步踉跄。我们身处的世界,就这样变得不安定起来。
在这里作者回应了我对当前时代背景下技术与设计之间关系的疑问,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需要通过良好的设计来为用户服务:
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日益增加了这种倾向。
确实如此,如今频繁改版的网站设计(软件)、强行推陈出新的硬件产品(硬件),其中有多少仅仅是为了提供新鲜的刺激或是新兴技术的炫技?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不但没能引导技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反而为虎作伥、为喧宾夺主的技术搭建了舞台。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作者提出了他自己对于设计的见解及定义。
Part 4. 设计的定义(无中生有)
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
Part 5. 艺术与设计
好的设计往往具有艺术般的美感,而艺术似乎也需要经过艺术家精心的设计才能展现出来,但它们并非一回事,作者指出了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不同:
- 艺术是艺术家对自我意志的表达,本身与观众无关,不同观众可以对其截然不同的诠释;
- 而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侧重于社会。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的本质。
Part 6. 心理学与设计(Affordance)
RE-DESIGN 的几个例子都很有趣,但多数是将设计师自身专业领域的设计理念移植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日常应用产品上,产生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但从操作层面好像上并不容易被借鉴,毕竟我们很难拥有那些专业领域设计师所拥有的思想与经验。但是最后一个深泽直人的例子,是将我所熟悉的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领域应用到设计中的完美示例,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关于 Affordance 这个人造词我暂时也没有找到一个能达到“信达雅”标准的翻译,很早之前在 Hi-iD 的一篇博客中看到过对 Affordance 的解读 Affordance(可供性)和设计。
先贴上两段摘抄:
affordance 是 James J. Gibson 造出来的一个词,Gibson 是20世纪最重要的认知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生态学式视知觉论和直接知觉为认知心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地。affordance 是 afford (提供、给予、承担)的名词形式,环境的 affordance 是指这个环境可提供给动物的属性,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我认为“可供性”是一个合适的翻译。
...
Gibson 的集大成之作《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的第八章就是 Affordance 理论,这一章可以单独阅读,你可以在 UBC 大学森林学交互式数字环境评估实验室的环境感知课的网上课表中下载到(里面第二周的阅读材料中有 pdf 文章,如果对认知心理学感兴趣,另外两篇文章也值得一看)。
...
Gibson 的直接知觉论不仅在认知心理学上开辟的新的世界,可能也正是因为它区别于传统的认知心理学,脱离了对科学实验的依赖,所以直接知觉论更具有哲学上的意义,虽然它在认知心理学内会有一些不完备或者争议之处,但是它在其他领域的带来影响是巨大的,它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虽然这一种世界观因为偏离传统的静止的科学的物质的视角,使其看上去偏向现象学偏向诠释,但是它也是不被驳倒的。这一种视角、认知角度或者世界观也为设计带来启示。
深泽直人更喜欢从设计的角度来谈 Affordance 的应用,我很喜欢这一句的描述:
来说明环境对人的行为的拉扯作用
拉扯一词非常生动形象地表达出 Affordance 的含义,即物品本身的属性与当前环境一起作用于人身上,使其像被拉扯一样产生某些行为,来利用这一物品的某些功能。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一特性,通过设计去引导人们在下意识情况下不自觉得完成对产品功能的理解,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实现设计的目的。
这确实与我们正统的实验认知心理学的理念有些背道而驰,或者说是大胆地跨过科学心理学这一步,反其道而行之,不是通过行为表象探究背后的认知机制,而是通过设计好的产品属性与情景,引导人的行为。这可能是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当然除了 Affordance 之外肯定还存在很多其它的心理现象或特征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阈下知觉层面的操控,是有可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详情参见《搏击俱乐部》)。
第三章:
概要:
- 综合感觉(心理学:跨通道知觉)
- 如何利用记忆
- 文化差异:白色在日本
Part 7. 综合感觉
虽然最终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通过视觉通道向人们传递信息(也是因为视觉是人们接受信息范围最大、比率最高的感觉通道),作者在这一章主要提到应该综合利用人们的“五感”(视听味嗅触),这样才能使得设计所传达的信息更生动、更能打动人。
作者重点强调了触觉对人类信息感知的重要意义:
通感(联觉)是人们一种特殊的心理加工机制,(见果壳:通感的神经机制研究综述),我们的知觉加工过程可以在不同知觉通道之间传递、迁移,可以利用这些机制来将设计信息在综合感觉层面上传递。
Part 8. 记忆
记忆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接受外部信息的同时,依次被唤醒,彼此认证,再充实以新的信息。
翻译成心理学语言:长时记忆被提取到工作记忆中,与环境刺激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记忆材料(印象)。
除了从知觉层面直接迁移人们对设计信息的感知,也可以唤醒人们共有的记忆。每个人的记忆依赖起人生经验而各不相同,但是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明确,设计的意义在于解决社会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需要挖掘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共有记忆,这一过程很像是作家创作的过程,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必须依赖于共有的记忆或认知作为基础,以“雪”为例: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Part 9. 白色(🇯🇵)
也许白色在日本文化里有特殊的含义,至少作者非常喜欢用白色作为素材,也许是与无印良品的产品特质更相符:简洁干净,包容一切。但是白色在中国也许并不那么讨喜,虽然国色大红用多了也会看起来比较太闹腾。
第四章 无中生有(无印良品·广告篇):
概要:
- EMPTINESS
- 极简风
Part 10. 无印良品的理想
它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就能触发一种新的生活意识,这种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方式。(能够说服消费者的设计)
两极化商品形式:
- 创意、设计 -> 附加价值(Apple)
- 简化、低成本 -> 薄利多销(Mi)
Part 11. 虚无、极简风
虚无意味着可以容纳一切,把想象空间留给大众(消费者)。
第五章 引导消费者
从激发人们的想法(自下而上的过程,通过知觉结合记忆引发高层认知过程的新异反应),进化为,激发人们的欲望(直接作用于更高层的情感诉求,产生自上而下的引导作用)。
如何做到这一点?
通过设计之美:美感带来的好处——当与缺乏美感的商品并置时,有美感的商品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开启人们的消费意识。
每一种消费者,企业都应该做出详尽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预测出市场动向。
Part 12. 广告宣传
这种广告单造成的影响,就是让人们的消费欲望渐渐被其掌控。
当设计缺失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广告(虽然不一定是美的)能够引导消费者的欲望(人们只会对自己熟知的东西产生欲望)。
第六章(略)
第七章 有过这样的世界博览会吗?
介绍世界博览会的设计工作,传达了关于设计的两个层次信息:
- 宏观的——设计背后的哲学、文化
- 直观的——设计的功能
概要:
- 东西方哲学、文化差异导致设计理念的不同
- 失败的世界博览会设计项目:让步于经济
Part 13. 西方与日本
西方强调人类的认知,主张野性而自然的的思想;
自古以来,日本就认为,睿智就在自然之中,而人们都要吸取这睿智来生存。
东方的思想文化则更注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这些文化、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了在设计理念上的差异。
“科技愈进步,我们愈接近大自然。”
Part 14. 失败的世界博览会设计项目
“世界博览会选址在森林中”。暂不提这一设计方案对森林本身所造成的伤害是否与唤醒人们对环保的关注这一主题相悖,我倒觉得最终让位于经济建设的考量没什么问题,这样一个大型的博览会,肯定会对当地的生活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将经济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作为第一考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正如前面作者自己提到的:设计的意义在于解决社会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不能真的因为有了设计就能用爱来发电吧。
Part 15. 设计的功能
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强调某种信息或观念 ), 只有在计划某件事物时才能发挥功能 (比如面对环保问题,让人们参与到其中,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态度、行为,而不是一味地宣传:保护环境很重要。)
对于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 “反战设计” 确实是只是为了强调某种观念,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不过我对于他说的“设计只有在计划某件事物时才能发挥功能”,并不是很能理解,站在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对立面,可能是想表达设计应该(带动人们)去创造、实践、参与并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或者传达这样的思想给人们(可能是这个意思吧)。
第八章 设计领域的再配置
概要:
- 设计师的职能
- 信息之美
- 设计师的传承与发展
Part 16. 设计师的职能
应该通过传媒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向社会传达出相应的信息;
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信息的质量,增强传播的力量;
对于设计师来说,信息就应该是一种产品。
这本书的内容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零散的,不像教材一样拘泥于严格的结构跟逻辑,回顾前面几章,作者传达了很多方面、层次的他对于设计、设计师的看法:
- 与艺术不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大多数人的问题;
- 设计的功能,需要在计划某件事物时才能发挥作用;
- 设计师的职能:提高信息的质量。
把这些综合起来,才能大概了解作者对于设计的看法,我觉得这也是本书最大的收获。
Part 17. 信息之美
信息之美也就是产品之美,而要做出美的产品,作者提出了三条必要但未必充分的路径:清晰、独创、幽默。
保证信息的清晰和独创是基本要求,但是幽默则是相对较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幽默代表着人类想象力的顶点,能够理解幽默尚且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智慧,能够通过产品传递幽默,则需要更深的理解和更精巧的设计思维。
Part 18. 日本设计师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代人披荆斩棘;第二代拓宽道路;第三代人飞速前进;但是到了后面的第四代、第五代,他们不能继续选择前辈们驾驶过的汽车,而只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拥挤的街道上;后面的人道路已经严重堵塞了,若想求得发展,就得再次穿越原野。
最后一章是为了厘清设计师的职能以及日本设计师所处的环境及其责任与传承,他对这一行业发展的洞察其实同样适应于其它领域,创始者开天辟地,继往者繁荣昌盛,后来者未必能够坐享其成,若想求得发展,就得再次穿越原野,与君共勉。
后记:本书共分八章,11.14 至 11.21 共计 8 天完成阅读及讨论。虽出版于十年前,但是融合了作者对于设计的一些理念及观点,且书中提到的设计案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此读来并不觉得过时。作为第一次“阅读-讨论-总结-记录”的尝试,全书内容被形式化地打散重组为十八小结,也有适当的延伸与反思,还是从中收获良多。
首次 于 2016年11月23日凌晨 @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