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文科生。
文科生,哪怕是985本硕,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充满了艰难。
整个秋招投递简历100家,面试30家,最后拿到offer共计6家,因为之前在某互联网大厂实习过半年,所以内心还是希望能够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兜兜转转选择了央企。
第一年:懵懂无知+忙忙碌碌
本来以为进入央企后,会经历漫长的培训期,有导师手把手带领。结果等待自己的是冲锋陷阵,上一任的小姐姐匆匆忙忙的交接以后,就是自己独自面对成堆的工作。
现在回望当时的情形,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救火队员,拼命解决眼前一个又一个突发任务。还好万幸的是,当时和分管领导比较投契,获得了许多来自他的工作支持。
日复一日的忙碌,让我觉得对这样的工作节奏习以为常。晚上8点多下班,周末会固定去加班一天。忙碌中的我情绪很不稳定,泪点变得很低,回家就是葛优躺,因为实在是太困了。
不过快节奏的工作也让我了解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也都停留在面上的了解,因为没有时间或者根本不想去停下来思考,人们总是习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第二年:央企魅力+自我成长
1年以后,部门不断扩张,我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调整,从之前的管理三大块变成了两大块,工作开始变得游刃有余。
慢慢的才有时间去感受央企的魅力,比如刚入职前几年的薪酬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公积金缴存比例不错,逢年过节会有很多慰问品等。
但是觉得相比以前在互联网的时光又少了很多,比如轻松的氛围,比如各种大佬的内训和分享。
但是人生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这一年,我开始接触了很多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课程。我开始给每项工作建立电子文件体系,0表示上级下发的文件,1表示我处理中的文件,2表示最后的定稿,3表示参考资料、模板。我开始试着梳理工作SOP,让工作不再仅凭自己的感觉。我开始了解自己精力的黄金点,学着将琐碎的事务都集中留在饭点前集中去处理。这一年,我的桌面终于不再纸张乱飞,而我面对任务也终于不再慌乱,学会先思考再行动。
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我开始慢慢养成了下班后学习1小时的习惯,这一年陆陆续续通过了初级会计,中级经济的考试。
第三年:专业深度+自由副业
新的一年,我工作的内容在减少,但是我比以前的自己变得更忙碌,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负责的领域没有成熟的制度和机制,主要靠自己摸索建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的分管领导换人了,从原来的支持型变成了支配型,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内耗。
我开始阅读很多的专业书和公众号文章,一点一滴的积累,看不同行业的实践案例,并且现学现卖。因为工作的压迫,央企的魅力也在不断减弱,我觉得5年就是央企职业的天花板,收入不会进一步增长,岗位晋升难之又难。
我开始摸索自己喜欢的副业,因为之前在校做了4年的公众号,所以自然锁定了新媒体,不想出镜,也不想拍视频,选择了小红书图文,1年过后,目前有了7000粉丝,变现4位数。小红书像是我平凡工作里的一丝亮光,让我觉得人生还有继续前进的可能。
疫情之下,我仍然很珍惜目前的央企工作,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在专业内有所突破,同时,我也开始记录情绪日记,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学会向上管理,至少能够不再被领导的情绪所影响。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了公司,更不是为了某个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