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来说,能坐下来写一点什么真是不容易。2022年,是疫情爆发后的第3年,已经不记得“出省旅游”是个啥概念了。哦,不对,今年7月份去了趟婺源,是给领导打了两个月预防针争取过来,感谢GOD七八月份没什么疫情,使我得以实现了一个许了很久的愿望。这一年全家经历了很多猝不及防的变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变得更加紧密,我的工作经历了2021年初的变化一直在适应,直到今年才逐渐轻松驾驭。盘点我的2022,今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没有留下太多遗憾和未尽之事。
1月,她在海南,我们在杭州。姥姥已经在云南玩了一段时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果然好大,原以为可能在云南玩的很畅快,但因为不断换住址,换城市,高原反应问题,不到1个月就回来了。如此不尽兴的旅行,让老杨想到或许到海南过年是个不错的选择。借着出差的机会,一口气给姥姥租了6个月的房子,海花岛人少环境好,交通购物方便,主卧室窗外就是大海,看到就觉得心旷神怡,能有这样一个地方修养并全了去云南的遗憾再好不过。在照顾家庭和老人方面,我常常不如老杨细心体贴。而杭州家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跟邻居一起在院子里烤火,都是因为露营时候烧火上了瘾,老杨果断买了个烤火的圆炉子,一边烤火,一边聊家常,一边哈哈哈哈哈哈---重要的是喝酒,两家子里都有酒鬼,就不怕找不到相聚的理由,烤核桃、烤红枣、烤红薯、烤橘子、烤栗子、烤爆米花,有时候是白酒,有时候是黄酒,喝过李白,喝过会稽山,生活的细碎和玩笑,都成了最美好的记忆,一直在那里。一月的工作里,浓墨一笔可能是如期、圆满完成了一个国家部委委托的课题。
2月,他们在雪地里,玩成了“小傻子”。今年的冬天很冷,最不同的是下了好几场雪,常常混在一起的两个家庭赶紧抓住下雪的机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周四下雪,趁雪还没化周六就赶去安吉江南天池附近找了个民宿,一路开过去风景美不胜收,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柏油路两边的大山和森林银装素裹,时近时远,“挂霜”的竹林和山脉配上翠绿的天池水,大自然果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眼睛果然是像素最高的摄像机。到了住处大人们躲在地暖房里向外看,忽见两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在雪里滚”,玩够了回来,鞋也湿了袜也湿了,铺在地上烘。晚餐是当地农家土菜配4个酒鬼2个乡巴佬,酒足饭饱微醺,打着土鸡汤的隔,两个“二子”躺在地上瞧着二郎腿,说有地暖的地上躺真舒服。2月又是过年的一个月,过了初一,老杨带着炀哥去海口跟姥姥团聚,走路去码头买海鲜,大鲍鱼5元1个,各种好吃又便宜的海鲜,祖孙三代在一起每天都是欢乐。我因为出省手续繁琐并且爷爷也需要照顾,留在杭州,跟爷爷一起度过剩下的假期,那段时间爷爷食欲不太好,我换着样做饭,也需要看运气能不能让爷爷多吃一点饭,老杨因此很担心,几天后也回到杭州,带爷爷看了两个礼拜的中医。开始效果明显,后来渐渐因为食量越来越少,我们开始担心是不是二次手术的地方又有新的发展,没过两周爷爷的病情从生活自理迅速发展成半自理状态,老杨全天陪伴在身边。
3月,崩溃忙碌的一个月。随着国内部分地区疫情的发展,当时最严重的是吉林和上海,月初接到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紧急授权管理规定》起草的任务,中旬交稿,新冠检测试剂产品的助推辅导没日没夜的进行,白天除了日常工作以外,上下班路上都是接二连三的工作电话,有时候老杨在单位接上我,开到家都难跟他说上一句话,说话说到气短,让人掉头发的课题在熬了连续两个通宵以后终于完成了初稿,浙江省也成功在4天内拿到了3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注册证,为全省全国疫情吃了个定心丸。然而这时候爷爷的病情也开始告急,已经24小时无法离人,老杨在连续照顾了2周以后,终于扛不住说需要请个阿姨帮忙,全家正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卧床的爷爷因为内出血出现了一些精神症状,于是紧急送到医院,2天换了3家医院,最后转入离家不远的安宁病房,那时候知道情况不好,也没有想到那么快,3天后,爷爷离开了。
4月,天气转暖。爷爷尽管走的突然,后事我们还是办的非常圆满,没留下什么遗憾,一切都很顺利。老杨常常因为思念,整夜睡不好,想以前跟爷爷在一起的点滴,规划重走爷爷修过的路。工作还在继续,单位来了分管我们的新领导,相互之间的了解和适应必不可少,好在一切顺利。因为单位搬家,每天3小时的通勤让我上气不接下气,每天到家都只想躺着。好在那时候姥姥也已经回到杭州,可以帮我照顾杨炀的生活。因为长期的身体透支,我也不得不选择去看中医,脸皮厚请老同事帮我在他的名医老婆门诊加了号,开始了每周1次的慢慢长路,吃中药的日子持续了3个月。
5月,小升初到底咋办,好焦虑。今年因为教育政策的调整,小升初方案迟迟不肯落地,我也因此重新考虑炀哥初中的升学,经过一系列的信息收集,有时候甚至夜里都在各类平台上查询学校信息。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到市区读“卷死的”民办、到市区读“卷死的”公办还是继续在大农村读“轻松自在”的民办?我们做好的一切打算并跟孩子商讨好初步意向,到市区摇号民办,民办不中就地读公办。几天后,炀哥郑重其事地表态:爸爸妈妈,我还是希望继续打球,这一点在市区很难办到。于是一切回到原点,留在“大农村”直升初中。
6月,娃的毕业季,我的忙碌季。全年重点工作开启,因为这项工作是第一次开展,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方案并征求了各方意见,邀请了行业内的资深专家授课,这项年度重点工作也自此顺利开启。而娃这一头,为了给孩子们策划一次令人难忘的毕业活动,我也掉了一大把头发,选择场地、找家长带孩子们准备节目、联系大巴、蛋糕,准备老师的礼品,录制给孩子的留言,联系农场敲定细节,好在结果真令人满意,老师和孩子们都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一天,作为“总导演”的我,一早收到单位的工作任务,不得不找地方加班,提前离场。好在有老杨陪在身边,每当这个时候他都是最坚强的后盾。
7月,圆梦之旅,洗心之旅。毕业后的炀哥一如既往开始了暑假集训,送去是个有点黑的猴子,送回来是个非洲土产猴子。忙碌了大半年的我,提前两个月跟单位打了预防针,我必须,我今年必须,五年没休假的我今年必须休假!!!!带上老妈、带上老公、带上娃,婺源亲子营走起!其实也是为了圆自己两个愿望,一个是带孩子参加青少年效能训练工作坊,一个是相识6年多的阿果见一面喝个酒。到达婺源的那一天,一脚踢开了所有追过来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了半玩半学的放松营,认识了很多朋友,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8月,表妹来杭州,姥姥得了带状疱疹,老杨见了奶奶。8月初听到最好的消息是外甥以优异的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说好的初升高的暑假表妹带外甥来杭州,跟表妹、舅妈和外甥度过了愉快的1周。姥姥因为天气热又有些操劳,得了带状疱疹,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才康复。老杨因为爷爷的离世,不想再错过跟奶奶相见的机会,8月回重庆陪了几天奶奶,给家里添置了一些家具,请了保洁做了全屋清洁。
9月,炀哥升初中。这个月炀哥顺利升入了初中,姥姥的带状疱疹也渐渐好起来。初中的作息是从早上7:20到晚上8:30,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炀哥的吃饭问题。首先是打球时段的选择,是否需要放弃一节文化课去参加网球训练,另一个则是晚饭怎么办?是拿个饭盒打回来吃,还是自己带点点心回家吃?经过家庭会议讨论和近一个月的时间,确定了打球和吃晚饭的最佳方案。中旬到济南、聊城两地带组参加了一次全国检查,在济南吃到了最肥美的花蛤,在聊城逛了古城,吃了最有名的聊城小吃,出差小组是一群非常有趣的小伙伴。
10月,带炀哥参加了两次球友聚会,我感冒了,咳嗽了两个多月。作为周末的放松形式之一,有时候炀哥同龄的球友会相约一两个球场,带上各自的家长组织一个小型比赛,比赛规则孩子们自己约定,比赛奖品由牵头家长购买,团队AA,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更能通过网球相互交流。因为天气变化,我感冒了,感冒倒是没几天,后遗症咳嗽持续了2个多月,简直咳得都要漏尿了,看过中医西医,都没能解决问题。
11月,PET复盘兴正浓。因为工作坊的意犹未尽,我们相约在线上进行复盘,一方面微信群不停有案例分享引发思考,另一方面每周五的线上讨论也让我对ET的理解更深入,更多的看到孩子,看到自己。因为阿果说到三种时间,我和老杨立马订了西溪湿地附近的酒店,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后,立马“离家出走”,骑了5公里的自行车,穿过西溪湿地,到印象城吃了“黯然销魂”饭,再骑回酒店,两人直接累瘫,睡到不省人事。(这幅画的名字,我妹妹给取名叫。。。。“大黄和小黄”)
12月,黑色12月。我的咳嗽还在继续,我的工作还是忙碌,没有一点空闲,年终各类总结数据接踵而至。7日那天,我正在专家会上,出门接了老杨的电话,奶奶在重庆去世了,病因是肺部感染(现在想想可能是重症新冠,只是当时对老人患病没有认知)。于是当天赶回去见奶奶最后一面,打理后事。这一年对老杨来说是艰难沉重的一年。4天后爸爸回杭,没过几天感觉身体不适,于是拿了家里快过期的抗原试剂做了检测,显示弱阳性,按照当时的防疫政策,我不得不居家隔离,6天后我也阳了,10天后炀哥也阳了。就这样,12月的前半个月经历了人生大事,后半个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瘟疫。好在目前我和老杨都已康复,只有炀哥还在观察中。2022就在这黑色的12月草草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