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子音
【原文】:
可欲之谓善,志仁则无恶也。诚善于心之谓信,充内形外之谓美,塞乎天地之谓大,大能成性之谓圣,天地同流、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
可以实现的愿望如果是善的,那么志向仁爱也不会存在恶心。真诚的善心被称作信仰(可以成为一种明见真理的导向),在内心充满并且显示在外让人觉得美好,并且充塞在天地中间被称作大(这样展示出来的心时刻与天地之道相通),大心能体悟到天性就被称作圣人,如果与天地共同存在,随着阴阳两种气体变化神秘莫测就被称作神人了(两类人,圣人不离世间,传达天地运行的法则,神人与阴阳两种气体和合,在无形中显示种种神变来教化众人)。
【原文】:
高明不可穷,博厚不可极,则中道不可识,盖颜子之叹也。
【译文】:
高尚光明的节操不能穷尽,广博厚重的品质不能达到,那么中道就不能被认识,这也是颜子的感叹(颜回感叹人格与品质能否与天地相应,这样就能趋于中正之道)。
【原文】:
君子之道,成身成性以为功者也;未至于圣,皆行而未成之地尔。
【译文】:
君子的道义,立身安命通晓天性这就是成功;没有到达圣人的境界,都是因为没有成就立身安命、通晓天性的原因(成身为体,顺应自然规律,成性为用,不离天性的最高仁善与智慧)。
【原文】:
大而未化,未能有其大,化而后能有其大。
【译文】:
广大但是没有变化,也不能说它是大,变化了之后才能认为它是真的广大(心虽然广大,但是要有变化,能施予众人仁德与道义,才是真正的大心)。
【原文】:
知德以大中为极,可谓知至矣;择中庸而固执之,乃至之之渐也。惟知学然后能勉,能勉然后日进而不息可期矣。
【译文】:
明白德行要以大心和中正作为基础,那么就认为已经明白德行了;选择中庸之道并且坚固的执行到底,这样就可以渐渐达到这样的境界了。只有明白学习的意义后才能勤勉精进,能勤勉学习并且日进不退那么就可以达到中道了(德行的培养以中正心为主,需要学习圣贤努力勤奋,以使达到中庸之道)。
【原文】:
体正则不待矫而弘,未正必矫,矫而得中,然后可大。故致曲于诚者,必变而后化。
【译文】:
体会到了中正之道但是并没有等待矫正言行过后再弘扬,这样就不能达到中正,一定要经过矫正,只有通过矫正之后才能得到中正的道理,然后才能使这种道义恢弘广大(体会加上反省,要善于矫正以致达到中正)。所以屈从于内心真诚的人,一定是在等待内心真正变得真诚的时候才会从事教化(要善于反观自省,才能教化民众)。
【原文】:
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
【译文】:
等到变化极大的时候中正便可求取,停止在中正之道中那么大心教化万物才能得以实现(等到内心改变与中道相符合,就能教化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