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作为神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了。
在已经看过的16集内容中,朱家这一家人吵吵闹闹、纷纷扰扰,相互之间勾心斗角,玩心眼、搞诡计,这倒也是帝王家的常态。
朱棣得位不正,建文皇帝又下落不明,这成为朱棣的心病,既怕哪一天建文这小子冒出来,自己的江山不稳;又怕有一天,黄泉之下见到老爹,这种杀侄夺位的烂事不好交待,弄得是恶梦连连,睡不安稳。朱元璋造反起家,朱棣也是通过造反取得皇位,造反成了他朱家的传统,朱棣很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孙子们有样学样,也想着通过造反上位。造反是要死人的,这要死的人还是他朱家人排在前面啊,你说朱棣能不心焦吗?
朱棣挖空心思要找到建文帝,历史上确有其事。郑和下西洋,出发点就是朱棣要到海外寻找这位小叔叔。海上是一条线,陆上也有一条线,一直找了几十年,始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电视剧《大明风华》又给了一条线,就是通过靖难遗孤来查找建文帝线索,而且就前面这16集内容来看,这是作为一条主线来演绎。
电视剧当然是可以虚构的,在符合基本史实的情况下,对一些具体情节作一些艺术加工和处理,可以让历史看上去更丰富、更生动、更有情景感。但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符合基本史实,不能歪曲、更不能捏造。
《大明风华》中朱棣通过靖难遗孤这条线,还真是找到了建文帝。从电视剧情节来看,这个故事设计的前后矛盾。这批人从靖难之役后,就被朱高煦秘密收容,藏在福建的深山之中,苦练10年本领,后又被偷运到南京,潜伏下来。朱高煦养这批靖难遗孤是作为一枚棋子来使用,用以帮助自己夺取皇太子乃至皇帝之位。充当朱高煦与靖难遗孤之间联络人的是一位复姓皇甫的先生,这位皇甫先生本人也是一名靖难遗孤。即使在历史上建文帝仍然活着,这些人也没有任何可能与他接触到。他们本就是朱高煦的棋子而已,他们所得到的任何消息都是朱高煦所提供,他们所有的复仇欲望,都只能在客观上对朱高煦有所帮助。
但是电视剧《大明风华》居然让他们找到了建文帝的行踪,不仅找到了,还能取得建文帝的信任,安排叔侄俩见面。不光是前后矛盾,更让人匪夷所思,编得太离谱了。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生死成谜,是为大明第一疑案。之所以称为疑案,就是在历史上没有定论,说法有几种,但都缺少有力证明。这几种说法分别是:一为死亡说,南京城破后死于皇宫大火之中;二为流亡海外说,这也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三为出家为僧说,这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电视剧《大明风华》采用的是出家为僧说,这没有问题,问题是他们叔侄俩竟然见面了!他们能不能见面,当然是不能见面。如果能见面,那么建文帝的下落也就是有据可考,不会成为大明第一疑案了,这与史实严重不符。
最高权力之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远没有建立起现代政治文明的封建帝王时代,信奉的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二“龙”不能相见,更不可并存。历史上,西晋灭蜀汉、东吴,北宋吞并西蜀、南唐等国时,曾经俘获过几位国主,都迎到都城加以安抚。但那是统一战争,善待战败国君主也是统一战略之需要,有其深刻的政治考量。实际上,东吴皇帝孙皓归晋后3年死亡,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2年死亡,后蜀皇帝孟昶降宋后旋即死亡,除蜀汉后主刘禅历史记载为病死以外,其他几位都死因不明,其实是不得善终。朱棣是靠政变上位,他与建文帝之间只有赤裸裸的杀戮,没有叔侄之间的温情,且为防止死灰复燃,只有赶尽杀绝,这同样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电视剧《大明风华》非得要编出朱棣与朱允炆叔侄相见的故事,与历史逻辑亦严重不符!
本来想看看历史正剧,但《大明风华》如此这般荒唐演绎,实在让人失望,我在想是弃剧呢,还是弃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