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在表达自己的建议之前,其实也可引导当事人思考:是否生活中 已有成功的示范者,或者其他人可能会给予的建议是什么。如此,将会让当 事人学习运用生活中的资源,而成为主动的解决问题者。例如,咨询师可询 问当事人:
你的生活中,有谁被人讥笑时,你觉得他处理得很好?他是怎么做到 的?你觉得可以拿来参考吗?
你的好朋友对于你这个人际的问题,会给你什么意见?你同意吗?有 用吗?
如果当事人真的强烈要求咨询师给予意见,但咨询师又希望当事人能 同时学习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能自我负责,那么咨询师则可针对当事人的 问题与需求,提出几个可行的策略,然后再询问当事人他认为哪一个策略最 适合他自己。当然,在当事人选择某个特定方法后,咨询师 需要再进一步地探问:为什么会做这个选择?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有时就 能更深度了解当事人的价值与目的。若咨询师觉得当事人的思考与选择值 得肯定,就可以大大地赞赏当事人学习思考的努力;若咨询师觉得当事人的 选择及判断不妥,也可进一步与其讨论,当事人对于可能后续结果的看法与 处理。
此外,如果咨询师真的要给当事人一些脑力激荡的刺激,咨询师也可用 “假设问句”来提供自己的意见:
如果你试着开始跟你的父母沟通,你觉得好吗?
你可以去询问同事这个工作项目,这个方法你会觉得适合你吗?你愿 意去做吗?
如果你觉得合适,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你觉得怎样的修改,会比较适合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