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雾霾挡不住新春的喜气洋洋,出发关林逛庙会。
人不太多,也许庙会众多场分流了人气。没有请香,只为了看那满树满树的红灯笼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小时候在老家,春节期间是没有逛庙会传统的。老家也有两个著名的庙会,一个是农历三月三的城隍庙会,另一个是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太昊陵伏羲祭祀,都是在草长莺飞的时节,也许与上古传统的“奔者不禁”有关吧。记得小学四年级,布置了一篇庙会主题的作文。城隍庙距离我的村庄大概七八公里的样子,我和小伙伴步行去庙会,边走边玩,观察路边的野花,翻弄小河里的螺蛳,半上午才能到达。其实,那个庙会最热闹的地方视戏台,大人去庙会都说是去看戏。小孩子对戏曲没兴趣,就到处转悠,弄个棉花糖,喝碗胡辣汤,买一把瓜子,也跟随拥挤的人群去了城隍庙,对于陈设已完全没有印象了。于是,我就把赶庙会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的记录了下来,写了足足7页作文纸,而且落脚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正能量满满啊。老师看了很高兴,虽然嫌啰嗦,但还是给了95分的高分。
至于另一个太昊陵的庙会,在相邻县,离村庄有上百里了,不在小孩子的行动范围内了。爷爷带姐姐去过一次,捎回来几个泥泥狗和可以吹出声音的小瓶子。庙会的繁华想象一直停留在儿时的想象中。一个阳春三月,我决定要去圆一下儿时的梦想,和一个同学去了太昊陵。此时的庙会,已大不如往前,过完春节,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我们暴走龙湖,听伏羲演八卦的传说,弦歌台上折柳为笛,探寻淮王的遗址。临走,我挑选了一箱沉甸甸的泥泥狗,造型古朴而富有生活的气息。几次搬家,一直未曾丢弃。
听父母说,近些年,庙会越发凋敝,它的社交贸易功能已基本被市集取代。我的外公生前是最喜欢赶会的,能在戏台下看半天。如今,外公去世多年,基本没人再能跑那么远去看戏了。失去了根本,老家的庙会怕是要消亡了。
来洛阳后,每年都去庙会看看,只为喜气洋洋的氛围,对于庙会上的糖画、泥人手工艺挺感兴趣。在关林逛了一圈,没见手工艺,拍了几张石兽与灯笼相映的照片,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