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比赛,迫使我放下琐碎繁重的日常工作,停下来,仔细地咀嚼一本书,写出一篇阅读感悟。下面是我在比赛前写的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在书中说:“本书是我对自己从教五十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封笔之作了。我很用心写它;写好了,也很喜欢它。我自认为,它是压卷之作。”“压卷之作”,多么有重量的一本书啊!值得后人拜读。下面我将一边朗读,一边分享阅读感悟。
于老师在书中说:“我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并不高,就是想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么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哪些为师之道呢?第一点是子温而厉;第二点是童心未泯;第三点是言传身教。
何谓“子温而厉”?就是既要有谦谦君子的温柔敦厚,又不失严厉。于老师在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天,一位同学迟到了,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于:怎么来晚了?这对你来说,还是第一次呢!
生:睡过头了,起晚了。
于:早饭没来得及吃吧?
生:没
于:(凑到生的耳边)下课后到办公室去,我抽屉里有饼干。
生:谢谢老师!不过,我不吃。
于:必须吃!你妈妈多次对我说,你对吃饭很不当一回事。
这就是于老师对待迟到同学的态度,他的大度,往往能让教育自然发生。当然,于老师也承认,一味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厉”,但他的“厉”是有技巧的,比如学生挨了他一顿严厉的批评,一定会感到沮丧,那么他会在短时间内,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在班里郑重地表扬他。以平衡学生的心理。这样的方法能调和师生关系。而有了好的关系,教育自然生成。(詹大年)
谈完了“子温而厉”,于老师又提出了“童心未泯”的为师之道。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于老师的童心在教学上是如何体现的?他在书中说:“老师不要太像老师,而是像儿童。我们应具有儿童的天真、稚气、善良、活泼、好奇,和学生打成一片,平起平坐;上课也不要太像上课,儿童的课堂应该是游戏化、活动化的、情趣化的,要动静结合。”而在课堂之外,于老师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孩子王”,和学生打水仗,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和学生扳手腕,多么有童心的老师啊!
最后,于老师口中的“言传身教”又是怎样的呢?他在书中这样说:“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老师是什么样儿的,学生就会是什么样儿的。正因如此,于老师很注重提高自我修养。他力求把上课要板书的字写好,力求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力求每次教作文前都自己写一篇范文。要求学生做的,他首先要做到,这是他对自己的一条规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一个老师,能切切实实地做到“身教重于言传”,是多么难得可贵啊!
于老师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身体力行,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是温而厉的,是童心未泯的,是能言传身教的。这些为师之道为许许多多像我一样迷茫的老师拨开迷雾,指明方向。今天有幸在这儿分享这本书,和在座的老师们共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