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打卡”这件事,最近有了新的认识。
恰好自己就处在同事们为了完成自己立下的flag而建立的每周打卡群里,这个群里的人有些是每周健身N次,每次1小时;有些是每日步数要达到1万步;而我选择了每周读书至少2小时+写一篇千字笔记。
看起来坚持打卡可以让每个人坚持做一件事从而获得不同方面的提升,但《认知觉醒》的作者却对打卡这个行为做了不一样的剖析,他告诫人们要警惕“为了打卡而打卡”的行为。
简单来说,是由于“认知闭合”导致的,而认知闭合就是指:当人们面对一个模糊的问题时,总有一种欲望要去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古时候大家不知道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于是就幻想出有雷公电母来解释。这个理念扩展到行动上,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定下来要完成,那你就会总是在心里惦记着它,希望早点能结束。但一旦结束以后,你几乎不会再有动机去做了。
这样就容易让一些人为了完成打卡目标而忽视了打卡过程中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比如你定下每天要记50个单词,如果哪天时间来不及的时候你就只会匆匆扫一眼然后告诉自己也算背过了,却没有真正去理解和掌握这些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反过来说如果今天时间非常充足,你早早完成了目标,打卡一结束你的任务就闭合了,那你继续学习的动力立刻就衰减为0;又或者为了完成每天1小时的锻炼而只盯着时间,却忘了用心去体验锻炼过程中的愉悦感,假如早早完成了1小时也大概率出现上面的情况。
这很大可能就是打卡心态的特征: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马停止。如果单纯是抱着打卡的任务心态去完成一件事,很少会有强烈的主动性。毕竟人性使然,任务驱动的时候我们都只关注完成情况而容易忽略了对过程本身的热情。
在《今日简史》这本书里,作者赫拉利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我和这个世界之间隔着的是身体的感觉。
个体生命的本质意义就在于身心合一,极度专注地去体验一件事情的过程,才能享受到这件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如果总是被任务驱使,反而会心生焦虑烦躁。就好像有时候我们越是提醒自己要尽快入睡,反而越睡不着,倘若你内心不给自己设定这个任务,而是放松身心,不经意间你很快就睡着了。
但本书作者也并不是一棒子敲死打卡这种行为,本质上他是认可打卡背后的逻辑,只是他建议大家可以“用记录来代替打卡”。
比如你今天学习或者锻炼了,不用可以记录具体数字,只需要打个√代表自己今天有坚持做就可以了。这样做没有打卡的压力,可以全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本身。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越做越好,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自然可以保持强烈的动机。看似只是叫法上的不同,在心态上的差别却非常微妙。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为了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每天只要求自己做1个俯卧撑、读1页书,这种“只设置下限,但不设置上限”的策略,会让人没有负担地持续保持做这些事的积极性。
感觉我定下的每周读书2小时+一千字的笔记,虽然看起来不算特别简单,但确实也能让自己处于“舒适区边缘”,大部分时间我都会超额完成,因为我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打卡,而是真的沉浸在其中,读让自己开拓视野的书,再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将其转化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乐在其中所以已经坚持10个月了,相信这个好习惯会伴随我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