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到有人咨询校长,职业规划怎么走,怎么样才能系统清楚的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要不要做一些职业测评之类。
很多人应该也有这类困惑,这其中就包括早年的我。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双手赞成,做一些职业规划测评,可以更好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今后的择业会更有方向感。可是一晃,自己在职场做了这么多年的社会人,再看这些测评,真的就会有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想过吗,谁最喜欢做职业测评?
不要框定年龄觉得一定就是学生,有目标有才华的人,即使在学生阶段,也一定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规划。
喜欢做这类测评的人,往往是那些没有目标,对自己没有深刻认识,或者想找个心理依赖,心智比较弱的人。
可能此处会有异议。
可是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当你或暗恋一个人,或失恋被甩,或情感处理不顺利时更喜欢了解星座,找个人算个命,做一些情感测试呢?
看似是在了解对方,排解自己的苦闷,实则就是找了一个情感寄托.
他不爱我,原来是因为星座不和;我们最后不能在一起,原来是因为他是A型人,而我是B类人。
就如同工作干不下去了,原来我是沉默寡言型人,不适合做销售;原来我是胆汁质性的人,天生就受不了老板的气。
02
并不是说做职业测评就不好,我也喜欢做。
可是后来我发现,职业测评,或者一些性格测试,或者其他测试,其实只是对你某一个阶段状态的总结,并不能代表你的整个人生。
有一段时间我心情特别不好,刚换了一家公司,新的朋友圈让我感觉特别不自在,当时特别急切想融入大家,做了一个情商测试发现自己情商为负,就是一个二傻子。
但是后来工作很顺,人际也慢慢好了起来,交了许多的朋友,再做发现结果完全不一样。
大学毕业要找工作,当时特别流行做霍兰德职业测评,结果出来我非常适合教育行业,设计师,艺术家,销售这类需要沟通或者具备审美,创新精神的职业。
但是工作之后我又做了一次,结果截然相反,显示的都是科研工作者,政府机关,审计,园艺这类严谨且具备钻研精神的职业。
为什么两次测评,结果会不一样呢?
我仔细回想,大学时我是播音员,热衷各类社团活动,跳舞唱歌虽然不是特别棒,但都能拿到名次,后来考入了体制,每一次任务都需要反复核对,撰写材料,深入钻研。
久而久之养成的特质,当然就非常适合这类重复性比较多,具备严谨钻研精神的工作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我之前的性格是非常开朗,毛毛糙糙的。可是这次测出来,结果显示我是一个谨言慎行,公正无私,内向的人。
我的性格竟然和这份体制工作如此完美的契合。
由此可见,职业测评的结果,有时就是你处在的某个环境,对你塑造的一种性格,然后又回馈到你的测评当中,仿佛好像你天生就是这样。
所以,这种测评的结果其实是有阶段性的。
03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职业测评只是给我们一个参考。
无论是情感问题,还是职业规划,为什么我们不走出去,和每一个鲜活的人交流呢?
喜欢谁就去告诉他;难过了就说出来;不知道哪个领域适合自己,那就多去尝试,持续不断地努力精进;倘若职场遇到了问题,找带自己的师父,优秀的同事,业内的大咖多交流交流。
这些岂不都比一张毫无感情的测评结果来的更为直接吗?
毕竟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不是个体,而是群体,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沟通,生活才能燥起来。
最后,用老李校长的话做个结尾吧,有潜力的人,有想象力的人,创造力的人,对这种测评从来都不屑一顾。
需要这种测评来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这个人得有多奴性,多木。
话糙理不糙,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