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8.9
进度:第十五章早期大乘佛教P168-198
书摘:
1.“大乘”(Mahayana)一词梵语意为“大的运载工具”或获得真知、达到解脱的“大的(重要的)途径或方法”。所谓“小乘”(Hinayana)则是大乘佛教星期后对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中一些思想流派的贬称,,它在后世主要指上座部系统的佛教流派,或主要指由说一切有部烟花和分裂出的毗婆沙派和经量部等。
2.大乘佛教借鉴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理论之后创立的,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空”的观念为大乘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和犊子部等理论突出地讲事物的“有”的观念使大乘佛教提出了更有利的反对观点,形成佛教中较系统和深入的“空”的理论。大小乘佛教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法”的实有与否问题看法不同。小乘佛教内部对三世法何者实有、何者非实有有争论,小乘代表性派别一般主张“法有”或“我空法有”;而大乘则一般认为“法空”或“我法两空”。
2)在修行内容和目的上,二者不同。小乘一般修所谓“三学”或“三十七道品”,把证得阿罗汉果、求取个人解脱(自利)作为最高目的;而大乘一般修以“六度”为主要内容的菩萨行,把成佛、普度众生(利他)作为最高目的。小乘修行阶段有“四向四果”而大乘则有所谓的“十地”或“五十二位”等菩萨修行阶段;小乘一般要求出家,强调出世。大乘则不要求一定出家,相对而言重视入世,重视与世俗生活的密切联系,主张为使众生脱离痛苦而不离世间;大乘的涅槃(解脱)观念与小乘有差别,小乘佛教一般把涅槃看作是人脱离生死轮回后所到达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与世俗世界(世间)完全不同,世俗世界存在着贪欲、瞋恚、愚痴和烦恼,而涅槃境界则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小乘佛教经常把涅槃境界描述为“灰身灭志,捐形绝虑”的状态。大乘佛教则认为涅槃与世间没有实际的“分别”,反对小乘佛教那种把涅槃与世间完全“分别”的做法,反对离开世间(诸法)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认为这样去追涅槃不仅追不上,而且越追越远。大乘佛教认为达到涅槃不过就是消除无知,就是认识诸法之实相,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世间的涅槃境界。
3)对释迦或佛的看法上有较大的差别。小乘把释迦看作掌握佛法的最高教主,但一般并不把他看作神,而大乘的佛作为神,数目无限。小乘佛教中有代表派别不致力于把佛偶像化,而大乘佛教则有明显把佛偶像化的倾向。
3.大乘佛教形成重要标志是出现一批大乘经,期最古的大乘经典有《六波罗蜜经》、《菩萨藏经》、《三品经》、《道智大经》等,但完整的原本都已见不到了。早期的大乘经分为般若类经、法华类经、华严类经等。
1)般若类经:在印度最初的原本主要是梵语。汉译本最全的是唐玄奘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六百卷)。最早的般若类经是《金刚经》和《道行般若经》,般若经类大乘经为数众多,篇幅宏大,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核心思想也很明显,即重点论述大乘佛教的“空”的观念。《金刚经》中的句式和模式实际也多少包含了佛教的“中道”思想。宗教修行方面,般若类经重视所谓“六度”,“六度”在小乘“三学”(戒、定、慧)的基础发展出来,包括布施(檀那波罗蜜)、持戒(尸罗波罗密)、忍(羼chan提菠萝蜜)、精进(毗梨耶菠萝蜜)、定(禅那波罗蜜)、智慧(般若波罗蜜)。它们是大乘佛教所使用的达到涅槃解脱的途径或手法,也是所谓“菩萨行”的基本内容。
2)法华类经:较般若类经略晚,除梵本外还有汉译本和藏译本,汉译本现存三种:西晋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十卷)【简称《法华经》或《秒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七卷)、隋阇那崛多等译的《妙法莲华经》(七卷)。法华经类主旨要进行所谓的“开三显一”或“开权显实”,即认为佛教中对声闻、缘绝和菩萨这三乘的区分不过是佛的权宜方便之法,真正实在的仅是一乘---佛乘。
3)华严类经:较早出现的大乘经,汉译《华严经》较全的本子有三部,名称均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三部分别为: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本(三十四品,由七处八会组成,成为“旧译华严经”或“八十华严”);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本(共三十九品,由七处九会组成,称为“新译华严经”或“八十华严”);唐般若译的四十卷本(为六十卷本和八十卷本《华严经》中“入法界品”的异译本)。华严类经对大乘佛教的修行内容或阶段做了重要描述,这在《渐备一切智德经》或《华严经》的“十地品”等中就有明显反应,该经论述了作为菩萨修行基本阶段的所谓“十地”。《华严经》还提出与“十地”的修行阶段相应内容“十波罗蜜”的具体修行内容。【十地:欢喜、离垢、明、焰、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法云。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般若、方便、愿、力、智。】华严类经有两个重要思想:即“三界唯心”的思想和“一即是多”(或“一多相即”)的思想。
4)其他还有一些重要的早期大乘经,如小本(小品)、《宝积经》、《维摩诘经》及一些净土类经典等等。宝积类经是重要的大乘经典。佛经中放在“宝积”部类下的经的数目很多,篇幅最大的是将菩提流志等人译的此类经合并在一起的《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四十九会)。小本(小品)《大宝积经》对大乘佛教的许多思想的论述与般若类经相似,如关于“六度”,关于“空”等问题都做了相近的叙述。此经与般若类经相比所具有一个重要特色是强调“中道”的观念。《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中很有特色的早期经典。
4.在大乘经中,较早和较基础的经典是般若类大乘经,对这类大乘经的解释和围绕其主旨进行讨论就成为这一时期大乘佛教继续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这方面突出的代表人物是龙树,通常他被看作大乘佛教里中观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或思想对后来整个大乘佛教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中观派是大乘佛教中的主要派别,是在印度出现许多大乘论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在总结、归纳一些主要大乘经的思想的过程中成立的,龙树的理论被后来中观派风味本派的基本观念,其主要著作《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七十空性论》、《十住毗婆沙论》等。另一位主要论事是龙树的弟子提婆,主要著作有《百论》、《四百论》等。提婆后,中观派重要任务有罗睺罗婆陀罗(Rahulabhadra)、佛护(Buddhapalita)和清辨(Bhavaviveka),各论师均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先前的般若类经、小本(小品)《宝积经》、《维摩诘经》等佛点钟提出的大乘佛教思想,并对这些思想做了重要的发展。
5.《中论》被看作龙树或中观派的代表作,对中观派的学说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中观派完整学说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在大乘佛教的发展史上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十二门论》对于《中论》中的理论进一步进行提炼或概述,有些则以突出强调。《大智度论》是龙树对《摩柯般若波罗蜜经》所做的注释。
6.中观派的主要理论:
1)中道。中观派对佛教般若思想的最主要发展体现在其有关“中道”理论,中观派的整个理论体系以“中道”为核心。“中道”开始含义主要是反对顺世教和耆那教等学说中的两种偏执(即反对执乐执苦,主张“苦乐中道”),但早期与小乘部派佛教中没有一个派别能全面贯彻“中道”思想,实质上或执“有”,或执“无”,或执“断”,或执“常”。大乘佛教兴起后,般若类经作者看到小乘佛教的偏执,但“中道”原则仍有偏差,既克服了“有”的偏执,却又过分强调“空”。中观派在以往小乘佛教的观念及般若类经中萌发的大乘“中道“观念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小本(小品)《宝积经》和《维摩诘经》思想,阐发大乘”中道“思想的基本原则。
2)缘起性空。说是中观派“空“观的重要内容。从缘起理论出发,表明事物不实在,在早期佛教中就有,只是在早期佛教中,讲”缘起“时并不明确讲”空“一词。
3)八不。龙树在《中论》一开始提出的著名的“八不”之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说明食物的特性时都不具有完全的正确性,对这些概念不仅每一个都不能肯定,亦不能肯定与其相反的概念,要无一例外地在这些概念前加上“不”字。
4)二谛。即真谛(亦称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和俗谛(亦称世俗谛或世谛)。这种观念在小乘佛教中就有,但其在佛教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确实在大乘佛教产生之后,确切说实在般若类经出现之后。“真谛”一种含义是指“性空”另一种含义指超越一切艳遇等的真理性认识或最高思想境界。般若类经把“俗谛”主要解释为是佛教以“方便力”借助“言语”等为众生说法。
5)实相涅槃。中观派主张一种大乘佛教的涅槃观念。涅槃是要达到与世间有关联的一种精神或认识境界。
感悟:
大小乘佛教的区别进行讲解,大小乘佛教对“法”的实有与否问题看法不同、修行内容和目的不同并且对释迦或佛的看法不同。对早期大乘经的分类进行了讲解,包含了般若类经、法华经、华严类经。中观派这个大乘佛教中的主要派别的理论进行详细的讲解。这些对于全面了解早期的大乘佛教有很大的帮助,更加深刻地了解大乘佛教的发展及理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