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儒家经典论语课程,在其中讲到了礼。孔夫子最强调,并且最希望是人可以做到的,就是礼。当然,也与时代有关,因为那个时候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多种关系导致了礼崩乐坏,僭越之风顺行了进500年。既然谈到了礼,那么孔夫子所了解之礼是什么样的呢?只是外在的礼仪形式吗?通过论语,我们来查知一下。
我先来看一则,讲的是关于夫子年轻时候之事:
太庙是什么地方?众所周知就是祖先的灵堂,那么祖国的创国祖先就是周公,这座庙的创立就是为了祭祀周公的。孔子在幼年时候非常喜欢礼,因为自家是没落贵族,有非常多的礼器。孔子在太庙每当做事的时候,都要去请教一下别人。别人都知道孔子是当年鲁国的将军孔纥的儿子,别人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儿子还知道礼,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因为孔子一直在问。但是接下来就非常的反常了,红字再听到别人这样说他之后,他就说这样的行为就是礼。这又怎么理解?孔子年少的确有过习礼,但是他不仅仅学习的是礼的形式,他也对礼有了一些内在人心的理解,也就是礼的本质所在。根据这件事情,掐指一算,孔子当时也就30多岁。孔子说过“三十而立”,立的不仅是社会生存的能力本领,同时也是内心的立平、立正而立心,从而更好地去发挥自己。那么既然他知道,为什么还要去问别人?如果他不问,可能是自己不懂,也可能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和敬畏。但是,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礼崩乐坏,但是鲁国的祖先毕竟还是曾经制礼作乐的周公,礼的形势在鲁国还是存在的(即使是失去了内心之真与仁),如果换作是其他国家,礼坏的更严重,很多人要学礼还得到鲁国去呢。在太庙里面,国人对其本身行的礼肯定有些不符原礼的地方。孔子这样的梦是想激发他们,你表达自己对礼的态度,让国人明确礼。从这则可以看出,夫子是懂礼并且重礼的。并且他不单单是对礼有着外在形式上的知,也有着内心对其本质深刻的理解。
说到鲁国,那么当时鲁国的礼,或者说“文”是什么状态呢?
八佾是什么意思?这指的的其实是一个单位,古代在政治朝堂礼,君王天子总是要享受一些舞礼之表现的。一佾指的就是八位舞女,这里所指的八佾就是64人的舞阵,但是这在当时是只有天子所才可以享有的,诸侯和家臣分别只能用六佾和四佾,但是这里季孙氏却用了只有天子才可以享受的舞阵队,这不是礼崩乐坏是啥?这不是僭越之风是啥?这就是当时礼崩乐坏的典型体现,一句话概括鲁国的当时形式“大夫僭公室,陪臣执国政”。幸好幸好,鲁国还存着一些形式,好歹还有这个概念,但是孔子不这么想,“这要是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意思就是说这样简直是忍无可忍。孔子对礼是有着双向理解的,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着急的,因为此时的人们已经不再重视内心,都是形式,并且礼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仁,也就是此时的人们心出了问题,不再重视内心了。所以,外在的形式接而变成了规定人们的行为,也就是法。大儒荀子在春秋战国后期还交出了两位出色的法家创始人:韩非子和李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那么礼对其他思想家意味着什么?墨家觉得“不好,超级不好,一点都不好”,都觉得这是上层人的低俗玩意儿,还会约束人,还要花大钱、搞一些大的举动,还不如“兼爱”“节俭”。道家觉得礼也会约束行为,非常之虚伪,安然的处世,与天互动才是最好的。法家就非常极端了,他们在习礼之后,发现礼对于人太温和了!这那里够呀,于是就又开始往上搞,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约束人的、完全外在化的法律。so,礼失仁则法,最重要的就是内心,形式可以变,内心不能变。
那么君子与礼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难道就只是一种温和而处平的态度吗?
可以看出,君子也是要“争”的,但是这里的争指的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争斗”,那样的话导致的结果就是丛林法则,春秋战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体现。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和物质而争,则天下归于“暴”。一开始是语言攻击的,后来就是肢体,如果再继续下去,别说是武器,都能变成原始社会的野蛮人。那么君子是怎么争的呢?可以参考一下奥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是一种体育精神,通过自己的练习而变得更强更高更快,在通过以别人的“争”而超越自己。这种争是一种自然而淡雅的争,争的因所在也是礼,如果这篇短文中所出现的射箭,射一手好箭是当时精子必备的技能。这也就是真正的礼之外在所在。其次,这也是人与人之间以礼交往的形势。
那么,说了这么多,礼的作用是什么呢?
从此,可以看出子夏对孔子提出了面目之美加上感官之美就是一种天然的美色(可能是一种画),孔子借此引出了“礼”,而子夏配合成功。因为那个时候,画画不是像我们现在在纯白的纸上画,而是在墙壁或者黄色的竹简上画。所以哗哗的步骤真的是一般是先画好画中的一些事物,再在周围加上一白色颜料(也就是所谓的“素”)。白色在世人的心中是一种非常高洁,并且纯白、健康的颜色,所以通达的子夏在此就想到了礼,感到白色所具有的性质非常对应礼,与礼相同,所以夫子觉得子夏启发了自己,可以与他讨论诗经了。那么这里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我原本所想的是人的本质就是非常粗糙的黄色,通过非常自然美丽的事物(仁),再加上素色(礼),就是一个仁者的标准存在,因为礼是白色的,礼就是在后天为了洗净人的,为了让人生干净的。是还有另一种理解,就是说话的美丽事物是礼,而白色就是仁,以此来衬托出礼的特质,我感觉第二种解释更加合理,因为同样的道理,礼是通过仁来呈现的,礼的本质就是仁。是的,夫子在那个时候看到了内心之仁的重要性,因为当事人所做的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了活生生而不麻木的仁心,于是夫子一直在强调此。之外呢,就是仁的外推了,外推就是以礼的形式去表现。而这恰巧就是夫子所理解的礼。
无论是什么,儒家所具有的品质都是与仁有关的,而仁的表现形式就是依礼而行。他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弊端,于是他才去行礼,去推行仁政。这让当时人们看到了礼的本质,也让其流传后世,留下千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