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一个普遍的求职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找工作时对工厂失去了意愿和兴趣,无论学历高低。初中毕业,大专毕业或者本科毕业的年轻人都不愿将制造业工厂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其结果是,一边是企业招工难的困境难以缓解,一边是年轻人失业的压力日渐增大。那么,这种现状是如何慢慢形成的呢?
三十年前我大学毕业时社会上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好岗位了,由于所学专业面比较狭窄,就业时也遇到不顺。一方面按照国家分配政策可以进入一个专业对口的濒临倒闭的国营小厂。而当时发现四年前高考落榜的同学很多进入了当地的银行,电厂,变电所,甚至有进入检察院这样的公职部门。时代的变化真是让人一言难尽。为了前途和发展,找到商务局毛遂自荐,希望进入本地一家效益不错的相对专业对口的国营食品企业,商务局系统里有不少大学校友(不认识,纯粹是校友而已),所以进入得还算顺利,这得感谢当时局领导和企业领导的爱才惜才。
同批进入工厂的大学生有好几个,很多人都希望一进入就能留在科室里,不想下到车间。我当时对此并没有执念,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对生产一窍不通到科室能做啥呢?到车间里多看看多学习总没有坏处吧!工厂把大学生安排在了技术水平较高的进口生产线车间,我所呆的那个车间是厂里引进的第二条德国糖果制造生产线。比较巧的是自己参与了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过程,这其中也与德国派来的一个电气工程师和一个机械工程师有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当时社会上普遍人才匮乏,英语翻译是由厂里一个自学成才的员工担任,没有花钱聘请外面人员,这个业余翻译也成为当时一个励志的典型和令人羡慕的对象。
生产线调试完成后就进入批量生产,每天有好几吨的产能。由于市场需求大,每天两班制生产,早班和下午班。下午班是每天下午五点左右上班,夜里三点左右下班,每个班次差不多九个小时。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当时听周围的工人多次提到在前两年需求火爆时第一条进口生产线开过12小时班,工人们俗称“七进七出”,停人不停机,可见当时的生产销售行情是何等红火。当然辛苦工作的回报也是不少,月奖金和基本工资不相上下。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有点小羡慕厂里的双职工,因为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能达到1000元。那可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啊,当时万元户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当时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明确合理,报酬向苦脏累工种倾斜。比如上料岗位,每天要在体力劳动下倒入几吨的葡萄糖和砂糖,砂糖每包重100斤,葡萄糖桶好像是200斤以上一桶,是典型的苦累岗位,但优点是工作时间短,只要每天上料充足,不影响生产就可以下班。还有个岗位是处理每天的糖果废料,然后加热融化好去除杂质后再投入生产,这个岗位的工作环境不好,体力消耗也大,但工作时间不长,每天别人下班前一个小时来收料然后送到化糖室融化,是个孤独一人的岗位。这些苦脏累工种的奖金系数都定得很高,差不多比肩了车间主任的岗位系数。正是有了薪酬制度的激励,所以人员安排时都很顺利,工人会自告奋勇选择这些岗位。
生产线上每个班次都有二十多个20岁出头的俊男靓女操作工。他们都来自一个职业高中的整班制学生,相当于是高中毕业的年龄,充满朝气与活力。男生安排在前道制糖工序,主要是操作进口设备,以按钮操作为主,要求胆大心细,体力要求不高,流水线上连设备清洗都是自动化的。漂亮的女孩子们基本安排在了国产包装机工序,也是自动化设备,但需要及时更换包装纸,发现故障要及时调整,是需要在旁边看着不能出错的岗位。这其中爱动脑筋,动手能力强的男生可以选择维修工岗位,在老师傅的带领下掌握一门技术技能。所以,那时候的年轻人对工厂没有歧视和不满,安安心心工作,快快乐乐在小圈子谈恋爱,记得那时车间里成就了好几对佳偶。
客观分析,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发展迅速,新的岗位层出不穷。在服务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服务型岗位如店员,服务员,客服专员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增加。这类岗位的共同点是:工作不累,环境好,但薪资不高,发展天花板低。电商和平台发展起来以后,诞生了数以千万计的快递小哥,外卖员,滴滴司机等职业,这类职业的共同点是:文化水平不高,时间相对自由,但收入高低不均,工作稳定性不强,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总之,如今的社会年轻人职业选择的余地多了。在职业竞争高度复杂化,激烈化的环境下,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的确需要求职者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规划,是立足当下,还是放眼长远?是选择有经验积累短期回报不高的工作,还是选择没有积累但短期回报较高的机会?当然,从用人单位角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制定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有长远的晋升空间才是吸引持久年轻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