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天气影响,S姐今儿多了半天“台风假”。想来之前落下好几课语文习题没做,刚好可以补上。在上周末做语文作业时,S已经跟我抱怨有好多题不会做,我当时没太在意,因为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她的强项,语文嘛,远不及数学来得悲催,说不会做估计又是在给自己的偷懒找借口。可经过今天一上午的辅导,我内心仅存的那点自信坍塌了……
凭过往经验,三年级算是六年小学生涯中的一个“坎儿”,如果这个阶段衔接过度得好,对打基础以及未来更高年级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直以来,数学是S的弱项,因为粗心大意丢分较多。而语文成绩却可以保持平稳,平均95分以上不成问题。所以,开学至今,我把辅导的重心都放在数学上,每天检查作业、辅导做题、请老师一对一私教,总而言之,恩威并施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她赶不上进度。对于语文,我还是惯性使用“放养式”教育,想着只要把写作抓好,其他问题应该不大。可我今天认真翻看了S的语文作业和练习册,就是这个我认为安全系数较高的科目给了我当头一棒,八个字可精准概括:方得一逼,彻底懵圈……
原来传说中三年级是个“坎儿”, 主要是体现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运用上。一二年级的语文习题,除了“看图写话”,90%都有标准的固定答案,比如“看拼音写汉字”、“笔画笔顺&偏旁部首”、“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等等……这是S固有的语文思维,只要认真看书,这些题不成问题,极少出现“不会做”的现象。但三年级一开篇,老师首先用“每天一篇日记或者小作文”狠狠来了个下马威。老母亲每晚陪主子习作,可谓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声嘶力竭。我天真地认为,从“看图写话”过度到“作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仅此而已。没成想,这一难度涉及范围之广……通篇看下来,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屈指可数,占比很小,而需要启动发散性思维和丰富想象力的主观题占绝大部分。说白了,这些题的答案在课本里“无迹可寻”,要靠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高度理解精准提炼以及平日里词汇量的积累,方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以,S抱怨有好多题不会做,而老师在课堂上也没讲过。很显然,她还沉浸在一二年级的思维模式中,不知拓展“想象力”为何物……
别说S,对于一直奋战在苦逼陪读一线的老母亲我,也是巨大的考验。这也是我头一回深刻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数学题再复杂,有公式和规律可巡,而语文,除了积累还是积累。作为一名一直以语文为傲的文科生,我愣是拿着小学三年级的语文练习册无从下手。比喻句、拟人句、阅读理解,我生生在脑海里回忆个遍才渐渐理出一点头绪。主观题,很显然,答案标准不一,要靠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发挥,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不然,连句式都表达不顺畅,何以成文?对于练习册上的习题,我有我自己的理解和概括,可是,我如何把我的这些“思维方法”传授给S,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棘手课题。再加上她们这学期新换的语文老师不太给力,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传授她们如何透过课文去开拓自己的思维想象来答题的技巧和能力。这也是家长陪读与老师授课之间最直接、最本质的区别所在。
看着S语文卷子上的空白,我在想:老母亲用毕生所学估计也辅导不到小学毕业吧……欲哭无泪有木有?此时,S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再次响起:“家里有两个文字工作者,孩子还能学不好语文么?”呵呵呵,现实表明:这句话已然在啪啪打脸……
在我看来,面对当下新时代的“小学生”,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陪读路上是公平的,总会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茫然失措冷暖自知。好吧,今晚忍不住絮叨了一通,明天,即将开启“陪读”新的一天,老母亲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续越挫越勇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