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有些人,遇见就很美好。刚刚参加完读书会沙龙,心情澎湃。满脑子都是“世外桃源”这几个字。我像一个莽撞的村民无意中遇见了一片桃花源,恰逢一群“神仙掐架”。无奈我才疏学浅,只知道在心里无数次的说,哎呀,这个读书会太好了,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一个组织,程老师应该早点带我来学习啊。接到孩子一路在炫耀,回到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有千言,不吐不快。特根据回忆连夜整理以下文字,也算是作为一次旁听生交份作业。以此表达我激动的心情以及对大家的感谢。感恩遇见!!
得益于九三社友程老师的帮携与引荐,我在关注了“朝花夕拾品余香”公众号近半年后,终于有幸走进了读书会的沙龙现场。满满收获,万般感叹,感动,感恩!
“心学”是我感兴趣的课题,这些年,经常会听到 “修心”这个词,我也发现周围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而我也在这条路上摸索着,所以得知今天的课题,便缠着程老师过来了。
一进门,唐糖老师、晓妮老师和殷老师的热情温柔,真的是如浴春风,一扫我一路的忐忑和不安。随后认识了久仰的王明涛老师,因为同属一个党派,格外多了一分亲切。王老师随和低调,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主持的是常老师,听常老师说话就有一种在听王阳明先生讲学的感觉,常老师知识渊博,谈古论今信手拈来。遗憾没能听常老师讲易经。为大家讲座的晓妮老师,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精心制作的课件和小视频,饱含着晓妮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也第一次这么全面立体的去了解王阳明先生以及心学的精髓。我特别理解晓妮老师说的在准备的过程中的那份感动。那是带着对先生的无限崇敬,带着自己对心学的思考去挖掘搜集和提炼材料,是带着感情去做的事情,那也是晓妮老师认为是最能体现先生智慧的一生、最能体现心学理念的东西,也谢谢晓妮老师带给大家的这份感动。
本以为讲完了大家随便聊几分钟本次沙龙就结束了,没想到精彩的远不止晓妮老师的讲座,还有讲座后大家的交流分享,真的是惊喜一个接一个的砸过来。
程老师第一个交流,豁达、乐观、自带喜感的程老师一说话大家都不自觉的笑起来,感觉很温馨,和李老师的调侃也带着机智温暖。认识程老师时间也不是很长,但程老师性格很好,待人随和,为人大气,不拘小节,身为高校教授却没有半点架子,非常接地气,总能带给周围的人欢乐。程老师提到的知足常乐、提到的心大就是心学吧,其实是充满大智慧的,是历经磨难后对生活的接纳,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放宽了心态的程老师自然拥有大格局。认识程老师,感谢九三学社。
第二位老师(原谅我不知道老师贵姓)提到的先生教给大家用“知行合一”的方法,从“心”这个原点出发,到达“致良知”这个终极目标,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最实际的意义,非常非常认同。人生到死就是一个过程,真的佩服老师能用心学的理论完美的诠释了“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怎么去到那里”。修心也就是终其一生在修如何做人吧,从心出发,做个有良知的人,真正达到这个“致良知”的境界好难,但正如这位老师提到的,“致良知”是方向,我想:方向对了,再慢也是快的。
王老师的分享很感人,特别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当我们想要让某一件作品打动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先打动自己。打动自己就是自己能够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让作品灵动有灵魂。王老师的荷花、仙鹤、山脉都是这样有灵魂的作品,每一幅每一物每一笔都包含着王老师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正如王老师所说的“向内求”,于是有了“世间美”。王老师用他的画笔,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受到世间美好,他的低调脱俗也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艺术大家的涵养和风采。
殷老师对晓妮老师的真诚的鼓励和肯定也是令人感动的,说到晓妮老师是“知行合一”最好的践行者,学、讲、悟,每一步都走的特别踏实。听到这些话,我觉得作为晓妮老师一定是感动的,感动前进的路上有人同行,所有的努力有人看见,有人懂。“独行速,众行远”,在求知求真的修行路上,有人同行,在你需要的时候有大家的托举,何其幸运。殷老师还提到执行力的问题,确实是这样,执行力决定了结果。
接下来分享的老师(原谅我不知道老师贵姓)也是一位充满大智慧的大家。他总结出来的一二三四字的金字塔体系让我豁然开朗,志、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尤其是老师提到的“志”,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志”是基础,是动力之源。一个人必须要有大志向,志向引领着人的行动,拉动着一个人向上成长,一步步走向良知。老师还提到刻意练习,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的做一件事,一定能做好。这些观念让我想到了和我提将来梦想是“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学生。
李老师邻居说到企业,做有良知的企业,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也是阳明心学很好的践行者。
李老师对心学研究是很有造诣的,也给我们补充了很多王阳明先生的故事,对心学的理解也很独到。分享的三个观点很受用。一、“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所有的行是为了达到良知,深表认同!二、“心定”,不忘初心,说起任正非的伟大之处在于知道自己的初心,坚守住了初心。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定心,因为我们的心总在动。三、“灵动”,不迂腐,先生在军事上的“使诈”,是为了“良知”这个结果,注重的是结果的落实。这三个观点与我的教学太相关了,用灵动的方法,坚守自己的初心,达到致良知的彼岸。
时间关系,没能听杨老师的分享,非常遗憾。真想听。
最后回答晓妮老师的一个问题:当蜉蝣知道了还有明天,蚂蚱知道了还有明年,青蛙知道了还有广阔的天空,它会不会很痛苦?
答:我觉得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的使命,它的位置。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长,但各有其责。有一分能力做一分贡献,有十分能力做十分贡献,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使命,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价值。就像常老师程老师培养的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之才,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我守护的是一群懵懂的小孩子,他们将有一半上不了高中大学,将来走向工厂或者自己开个小店,甚至回家种田,是平民老百姓,但如果我通过言传身教让我的学生正直善良,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将来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做到“致良知”,那我也算维护社会稳定了,如果再能培养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那也是功德无量了。很难,但一直在努力。
我如果是一只青蛙,我就和其他青蛙比比多吃几条虫子吧,而不会去想,我怎么没有老鹰的翅膀,我怎么不能看到广阔的天空。命运使然,接纳自己,但无论多大,都不要忘记奔跑不能躺平。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定目标,坚守初心,努力成长,知行合一。比如,原来自己只能有1分力,经过自己的成长,现在有了2分,就可以做出2分的贡献。做不了太阳就做电灯,做不了电灯就做蜡烛,总之要发光,要有价值。生活如此美好,即使做一个最平凡的人,也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做一名一直行走的人,做一名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也是我的初心。
多年前我曾经在一个小饭馆吃饭,邻桌三个人,清楚的记得其中一个问:“当一个人身处绝境的时候让他选择一本书,你们觉得他会选哪一类?”一个说:自救类的,一个说:哪有心思看书。那个人说:不,是哲学类的,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却又明知道生命马上就要结束了,他一定会思考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这一生做了什么,我有什么遗憾……
那天,很神奇。那时,那景。
今天,更神奇。此时,此景。
只有本自具足的人才能给别人带来帮助,有些人,遇见就很美好,感恩遇见!!
谢谢读书会所有的老师们!
祝愿读书会越办越好!
祝福大家幸福安康!
欢迎大家有机会来文登做客。
文登区天福山中学 毕明松 2021.10.22.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