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盲目崇拜充分就业
为什么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充分就业?
追求就业VS追求生产最大化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活少钱多,也就是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那么一个国家的目标为什么不是这样子呢?
作者认为,经济进步的首要原则是追求生产最大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充分就业就会成为必要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就业只是手段,生产才是目的。
事实上很多人喊着就业口号却做着相反的事情,比如希特勒推动庞大的扩军备战计划,实现了充分就业;议员们在国会上提出“充分就业”议案,而不是“充分生产”议案;上世纪的美国,议员们坚信每周工作30小时好于40小时,因为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经济问题是让所有人都有工作,而不是让生产效率更高。
为什么以充分就业为理由制造工作机会的方式,是在扰乱生产。
试想一下,如果充分就业可以促进人类发展,那原始社会的人的生活一定非常滋润,因为每个人都要干活,有时甚至要不顾生命危险地工作。
同理,吃“大锅饭”时代的中国的失业率几乎接近于零,每个人在名义上都有事情做,所以几乎没有人失业。但是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开始有了失业率,而此时正是我们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而这并不是充分就业的功劳,恰恰相反,文明的进步其实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上,而不是增加。
中国的发展是因为我们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是因为采取了生产最大化的政策,而不是充分就业政策。
如果全民就业,也就意味着工作岗位是饱和甚至是多于工作人数的,那也就意味着有地方缺人,得不到充足的发展,这些缺人的企业很可能无法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倒闭之后就会造成原有员工的失业。
总之,除非整个国家系统内部就业达到完美的平衡,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相应地报酬,并且满意,否则,这样完美的充分就业就不存在。
与其给公众许下一个降低失业率的诺言,不如像作者所说的,光明正大地救济一部分失业人口。
作者在最后提出,文明的进步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确实,如果这个世界只需要少部分人干活就可以产出所有人需要的物质资料,那么社会的文明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十、关税“保护”了哪些人?
从《国富论》开始,自由贸易的主张就没有停止过。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专业化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
在普通大众看来,从专业的人手里买东西的成本要比自己做来的更便宜。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这是绝对的精明之举。
作者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已经把这点说得很明白 :在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而且必然在于,向售价最便宜的人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但是,一个国家的管理常常不遵循这个法则,而陷入了“增加就业”的谬误。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关税的几种调整方式来分析:
1、增加关税保护本土企业
曾经一家美国的羊毛衫厂要求政府提高英国进口羊毛衫的关税,因为同等品质的羊毛衫,英国产的仅需25美元,比本土产的还便宜5美元。
并且,本土羊毛衫厂声称是替员工着想,用尽各种方法,让国会同意提高关税。
而从长远来看,情况会怎样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假设真的需要提高关税,那家企业才有机会提供原有的工作岗位。
而在这种情况下,取消这5美元的关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本土企业无法经营下去,于是倒闭,遣散所有的用工。
但是对于美国的消费者来说,只需要花比原来少的财力购买英国的羊毛衫,而这会促进英国的就业,不仅如此,美国人可以拿省下的5美元去买其它东西,从而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很多人想到这里就停止了,那么就让我们来继续思考。
英国人拿着赚来的美元,出于经济的考虑,英国人会购买与国内商品相比更好更便宜的美国商品,这样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英国优势商品的获利,美国的优势商品也会获利,因此各个国家的不同行业优势也得以充分发展,那些在A国本来就效率不高的行业得以淘汰,发展更具优势的行业。
2、新增关税保护本土企业
同样的例子,我们假设美国新增关税以保护本土企业,此时美国的羊毛衫企业和英国的具有同样的价格优势,这样做确实会带动起美国的羊毛衫产业。
可是,每一个美国人买羊毛衫的时候都要多掏5美元,所以花在其他产业上的钱就减少了5美元。也许人们会津津乐道于新开的产业造就了多少收益、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但是隐藏在其背后的其他产业的损失是难以察觉的。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新产业的诞生不可能对原有经济毫无损害。
3、关税会导致工资降低
这个论点没有那么显而易见,因为比较宏观。
一旦当权者对某行业设置贸易壁垒,根据上文的分析,其实并不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实际产量的提高,反而会在无形中提高了这个行业总体的人力、财力成本,降低了资本的投入产出比。
如果再从消费者购买力的角度去观察,因为消费者需要支付更多的资金购买商品,必然导致购买力下降,同样的钱可买的物品减少,相当于实质工资的减少。
总体上来说,关税是一种牺牲消费者来造福生产者的手段,它会引起生产结构的改变。
无论是减免关税,还是增加关税,一定会对既得利益的一方造成影响。但是,作者也强调,不在于反对必要的关税,而是反对以增加国内就业率、提高工资水平等为理由而增加关税。
十一、拼命出口
英国羊毛衫问题,已经出口问题做了一个铺垫。
试想,一个美国人来到英国出售商品,得到英镑。他手里拿的英镑无法回美国支付工人的工资,于是只好在英国用英镑购置商品,带回美国销售;或者通过银行或代理商,把手里的英镑卖给美国的进口商。
这个小例子告诉我们,有出口,才有钱进口,想要扩大出口,就必须有更多进口。
而同样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对外贷款上。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只做外国的贷款而不回笼资金,使得本国资本不断损失,这无异于将本国商品不断输出,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早晚得崩塌。
从长远看,一个国家的对外贷款收不回来的话,当权者只能从赋税中补足这部分亏空。这样,所有的海外坏账就到了纳税人的头上。
作者批评美国政府一直在实施的”对外援助计划“,完全是通过直接赠与来拉动出口,维持美国经济繁荣的假象。
实际上,美国赠与的物资的代价是购买这部分物资所需要的钱,原本这部分钱可以在国内发挥更好的经济用途。美国政府只看到援助的政策在短时间可以对个别出口商有利,或者达成一些政治目的,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无疑是一把损害国民利益的利刃。
最后作者引用了十九世纪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话给出这个谬误的正解,“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能有利,最终并不在于其出口,而是在于其进口”。
最后总结一下出口和进口的关系,一个国家出口的理由应该是支付其进口的费用。
十二、“平准价格”
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中包括一项叫做“平准价格”的内容。
当权者认为,1929年经济崩坏的原因是农民缺乏购买力,从而导致工业品无处销售,工人下岗,城市人无法支付农产品,导致恶性循环。
据此当权者直接得出结论: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农产品的价格,于是农产品价格被提升至1909年到1914年的平均水平。以下有三点可以概括作者的论点:
1、如果平准价格有益,必然推广
作者通过反证法论证了这项政策非常不合理。如果这是一项对公众都有益的政策,那么应该逐步推广到其他所有产品上,将利益最大化。而当权者并没有这样做,显然就是因为这项政策只是使一部分人获利,并且不适合推广到所有商品。
2、平准价格不能带动工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假如小麦的价格因为政府调控从1美元升到2美元,相应地,由小麦制作成的面包价格也会上升1美元,虽然此时农民的购买力增强了,但是与此同时,城市里购买面包的人的购买力就降低了。
也就是说,农民增加的购买力就是城市民众减少的购买力,这一增一减,总体上根本没有变化,只是受益群体转移了而已。
3、平准价格不能抵消关税的效果
美国是农产品净出口国,保护性关税(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指对进口的商品增加税负)减少了工业产品的进口,使国外出口的工业产品减少,他们得到的美元相应减少,也就不能购买美国生产的农业产品,从而减少美国农产品的出口。
总之,长期来看,在同一个系统下,推行一种产品的平准价格,只是让一小部分相关的人立即获取利益,但是大部分人其实是受损的。
十三、救救X产业
为什么我们在新闻中常常听到救救X产业的呼吁呢?如果把X带入煤炭和白银,就是两个实际发生的例子。
为了拯救白银业,国会借口帮助东方,美国国会高价向中国买来白银,致使中国通货紧缩,而美国也不得不收购大量不需要的白银;为了拯救煤炭业,规定煤炭统一价格,但实际上助涨了其替代品如石油的销售,最后又不得不限制石油消费而鼓励煤炭消费。
我们来着重关注拯救一个萎缩产业可以有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及其带来的结果,总体来看分为两种:
1、阻止其他公司进入行业
先考虑限制进入,如果是自然导致的过度拥挤行业,势必不会有其他公司想要介入。但是如果是当权者限制进入的行业,必然有本来想注入这个行业的资本和人力,流向了其他投入产出比更低的行业,从而降低了社会平均产值。
2、政府给予直接补助
我们自然也可以从国库里直接拿钱贴给X产业,只不过这只是一种财富的转移,这种赤裸裸的方式,和降低关税、平准价格的政策做法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知道,补贴的钱也都是纳税人自己的钱。既然X产业已经败落,那么为什么非要苟延残喘,给他们续命,这样只会放缓我们的科技和经济进步的脚步。
笔者一直认为,需要被保护的东西已经正在走向灭亡。所以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政府的援助也是于事无补。
政府为了解决所谓的充分就业、拯救某行业的问题,忽视其对其他行业以及整个社会长期的影响,导致了经济学上的主要谬论。
思考与讨论:
作者在文中主要批驳的是过度的投资和无偿的捐赠。在他看来,这些行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直接的负面效果。
我国一直遵循着良性的经济发展,尽管近几年进出口呈下滑趋势,但是总体来说贸易顺差可观。
现在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那么一个尖锐的问题来了,按照作者的观点,净出口是否真的可以真正拉动经济发展?
注:读者在阅读经济学著作时,最好先找到作者的出发点是什么,然后再分析他的理论是否可取,切不可盲目跟从。
本文摘自《一课经济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或译亨利·赫兹利特,英文名Henry Hazlitt卡片作者:任晗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