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舒淇结婚,追热点的文章也一篇篇层出不穷。
不痛不痒的鸡汤文随处可见。
但是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兜兜转转嫁给了一个玩累了的旧人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呦呵。
我们能在生活中和人保持最起码的体面,即使心里恨对方恨的要死,保持表面上的和气却是大家都会做的。
但是在网络中不一样,无论是对热点事件的明星,对舆论论战的战队,我们的戾气和恶意有时候就像一把利剑,即使杀不死你,也要让你如鲠在喉。
我们可以为了发声而发声,为了质疑而质疑,为了辩论而辩论。
谁也没法好好听别人说话,谁都在比谁的嗓门更大,观点更奇葩。
当自己遭到这样的恶意的时候,你怎么办?奋起撕逼?默不吭声?还是以德报怨?
东野圭吾有一本书叫《恶意》,先不说情节,这是一本让你细思恐极的书。
我可以用生命来毁灭你,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仅仅是因为我恨你。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能不够,我恨我自己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类似的故事在尸姐的新书《我一直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里也有,我故意造谣中伤一个优秀的女孩子,仅仅是因为她太美好了。
而所有人都乐于去相信那些那些悲观的东西,把一个美好的东西毁坏在你面前,每个人都是推手。
这些故事看起来压抑。但这种恶意,很可能就在你我的身边。
记得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人人嫌弃的人。
她是一个女生,大家讨厌她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有体臭。
因为体臭,所有人都敬而远之。
男生嘲笑她,捉弄她,女生不跟她玩,怕被嫌弃。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会迫于众人的压力而从众,而沉默。
那时候的自己,选择的是沉默。我并不讨厌她,但也没有挺身而出站到所有人对立面的勇气。
越到后来,大家越变本加厉。
她成熟的早,在五年级的时候,胸部就已经发育地很明显了。
于是体育课的时候,男生就会聚在一起嘲笑她,嘲笑她跑步的时候“地动山摇”。
而她自己好像也慢慢地也接受了这一切,但是她面对我们的时候,都是很拘谨很害怕的,走路也是弓着背。
所有人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
后来毕业了。
初一的时候,有个人组织了一场同学会,大家约好在学校门口碰到,大家有的骑自行车来,有的步行,快到时间点,人越来越多,男生一堆,女生一堆,互相聊着天,分享刚进初中的新鲜感,交换着联系方式。
这个时候,她来了。
我看到,所有人一哄而散,跟逃难一样地跑了。
有几个骑车的跑的飞快,步行的就狼狈地去找自行车后座,大家一边跑一边大声开着玩笑。
我记得当时的她,脸色很尴尬,一边低头低声解释说:
我已经做手术了,已经没有狐臭了。你们不要跑啊。
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然后落寞地离开。
我已经忘记很多细节,也无法知道大家当时都是什么心态,
也许是开玩笑开惯了,也许是下意识的行为。
后来,没有人再有她的消息,或者说,没有人去关心。
但是多年以后的我都会记得看到一哄而散时的震惊。
如果是我,当场会大哭甚至想死的心都有吧,我做错了什么这么招人嫌弃?
也许正因为如此,生活太苦了。
所以我们需要鸡汤,需要正能量,需要萌宠,需要段子手。
我不想你去告诉我人有多坏,我只想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多少美好值得我活下去。
我在生活中还算一个正能量的人,亦抱怨不多。
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苦大仇深,看的人也少。
也许,我该多学学蔡康永,把生活的智慧揉碎了放到鸡汤里喂给你喝。
人生嘛,最重要的是开森啦,要不,我炒碗蛋炒饭给你吃,多放一个蛋~
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那么,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