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之前,小妞儿要吃饼干,我不让,她就坐在沙发上大哭。
一边哭,一边叫奶奶,奶奶,我要吃糖!
虽然年纪小,但她已经知道,妈妈不答应的要求,只要她哭奶奶就会同意。
奶奶站在那里很为难,她知道我不同意小妞儿饭前吃零食,这样会影响她吃饭。
更重要的是,我不希望给孩子错误暗示。
让她以为只要大声哭别人就会妥协,想要的东西就能得到,真实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小妞儿看到奶奶不动,哭得更大声了,而且正对着奶奶哭吼,豆大泪珠挂在脸上,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就给她吃几颗吧,你看孩子哭得多伤心!”
婆婆看了于心不忍,开始给我做思想工作。
“妈,不是吃点零食的问题,而是养成这个习惯不好,不能她一哭就什么都满足。”
婆婆没说什么,进厨房做菜,远离现场。
小妞儿继续哭,声音更声嘶力竭,仿佛是对奶奶袖手旁观的抗议。
这回,她奶奶忍不住了,直接从桌上拿两颗豆子放到她手上。
孩子只吃两粒,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当时,我坐在沙发上,特别生气,我给孩子建立的规矩和界限被婆婆打破了,这让我有些崩溃,一时没忍住说了句,妈,您这么做是害了她啊!
等我说完,房间里陷入一片沉默,婆婆不说话了,先生站在旁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帮哪边都不合适。
话一出口,我就知道自己的反应不对,这话说得太重,但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打破尴尬局面。
晚餐时,我们都没像往常一样嗨聊,大家都默默夹菜,偶尔找两句客气话缓和缓和气氛。
我一边吃饭,一边思考,有不愉快就要想办法解决,逃避不是我的作风。
知道自己错了是一回事,要承认错误却是另一回事,但我还是鼓起了勇气。
妈,你带妞妞特别辛苦,我也知道你就是看不得孩子哭才给她零食。
也要请您理解我,3岁前是孩子养成习惯的时候,大人需要让她知道规矩,哪怕偶尔会哭一下,也是没办法,我们要为她的长远打算。
我一番解释后,感到婆婆也松了口气。
她原就是通情达理之人,不过心疼孙女所以给她一些零食,也不是有意为之。
如果我因这件事就否认她之前辛苦付出的一切那就真的太不公平了。
带小孩很辛苦,婆婆一直任劳任怨很不容易。
今天的确是我冲动了,也让我反思,下次与婆婆育儿理念不同时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要冷静,不要当面产生语言冲突。
比如今天,看到婆婆给孩子零食时,我的理智瞬间就没了,满脑子都是,她这么做不对,我要制止她。
在这种想法下,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会让他人不舒服,也让自己后悔,重要的是对事情毫无帮助。
其次,等待10分钟,再处理,不要憋在心理。
冷静以后,我问自己,这件事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对婆婆而言,她不过是给孙女吃两颗青豆,这没那么严重。
所以,不是原则问题,直接就听婆婆的,如果是原则问题,也不必回避,要正面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我自己有一种心态,认为父母不太懂教育孩子,他们的观念很落后。
但理性思考时。我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父母的教育理念也许会过时,但并不代表他们所有方法都是错的。
想想他们的做法真的有合理的地方,毕竟他们养育你的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
反过来思考,你的新方法未必全对。
当你努力理解父母的育儿理念时,他们才会愿意理解新时代的教育方法,双方沟通才会在一个频道上。
最后,你和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更开心的生活,既然目标一样,那双方之间一定也是可以沟通的。
在教育孩子这事上,你和父母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凡事以朋友的心态去与父母商量,也许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