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出自《汉书·贾谊传》中,至于什么意思呢,大家肯定都懂得。那么在千百年前中国就有人总结出来了这样的经验,但直到21世纪才有人把“习惯”的理论写成书并系统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而此人竟然还是个外国人。
Part One
习惯的运作原理被称为习惯回路,它是如何运作的呢?
第一步,存在一个暗示,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
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思维、身体或情感方面;
第三步,存在一个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是否应该记住这个回路,以便未来之用;
慢慢地,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自动化。线索和奖赏混在一起,直到强烈得参与回路的意识和得到奖赏的欲望出现,习惯就诞生了。
Part Two
如果仅仅以为通过暗示和奖赏就能长久的形成这种习惯,则未免有些偏颇,�还存在另一种很关键的因素——成就感。
如果想在每天早上起来晨跑,那就得选择一个简单的暗示(比如吃早餐前绑好跑鞋的鞋带或者把运动衣放在床边)和一个清晰的奖赏(作为一天之中的奖励,可以通过记录你的运动英里数来获得成就感,或者在跑步中产生大量的内啡肽)。
而暗示除了能够触发惯常行为,还必须能够触发人对即将到来的奖赏的渴求。习惯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们能够创造出神经渴求。所以说,习惯是这样产生的: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Part Three
一旦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习惯是不好的,我们就有了一个改变它的机会,这就是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改变旧习惯的秘密就在于,调整中间那个步骤,即惯常行为。如果新行为模式的开头和结尾存在我们熟悉的东西,那么就更容易说服自己接受新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要改变习惯,我们必须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但要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
设定一个选择之锚,它越坚定,越持久,我们对不良行为改变的渴求也会越强烈,自我改变也会因之变得简单。比如一个更理想的自我,以自我成长为目标,正向积累知识等等,这就是我们的选择之锚。
Part Four
有没有一些更加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让我们能塑造一个习惯,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其他一切行为也随之变得良性而简单呢?答案是核心习惯。
核心习惯就是指:那些自身变化,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
一次性做了太多改变,往往要耗费掉一个人巨大的意志力,越是耗费意志力,人在最后的意志力就会薄弱,结果往往是很难坚持下去。
很多事情,都是从小成功开始的。我们应该摈弃贪婪的想要很快全方位改变自己的妄念,从一些核心习惯、小习惯开始,然后等待自我的更多改变。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个核心习惯,它可以为我们的一天赢得更多时间,从而有了阅读、健身的时间,改变我们的更多方面。
Part Five
推迟满足感,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我约束能力并受益一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然而,意志力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如果一个人在很多事情上运用意志力推迟了满足感,那么,接下来很可能就不会拒绝诱惑了。
当然,不必悲观的去看待意志力,研究还表明,提升意志力来实现自律人生的最佳途径,就是把锻炼意志力培养成一种习惯。
Part Six-Seven
有时候人们需要逆境的鞭策,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重新审视这一切。
一个企业,无论它的组织习惯产生了怎样恶性的“和谐”氛围,无论这些习惯是出于轻率还是疏忽,都有可能做出同样的改变。
可能由于领导者的命令,一个存在功能障碍习惯的企业很难做出改变。但明智的领导者会寻求危机甚至创造危机感,并让大家都有需要改变的感觉,直到最后所有人都做好准备来彻底改变他们以往习惯的行为模式。
“你永远不会希望浪费一场严重的危机。”
要针对新习惯进行营销,不管商家推销的是杂货,还是新的音乐作品,都必须要遵循消费者的既有习惯,并弄清楚如何让新东西看上去显得眼熟。
习惯数据、行为数据、喜好数据……我们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二进制。
Part Eight
习惯的作用方式,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社会中各种流行文化对我们的暗示。
当我们足够成熟和理智的时候,面对媒体中不断宣扬的审美风格、流行趋势,我们会理智的去判断,因为我们明白,文化是如此的多元,每个人都是如此的独特,千篇一律本不是幸福本源。
所以,我们才会在流行中看到自由的可能。
习惯也是如此,有些时候,它想要努力控制我们,但我们明白,习惯是可以塑造的。
我们可以利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有意识地努力寻找驱动着我们习惯的暗示和奖赏,并且找到它们的替代品,并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选择之锚,重塑自己的习惯。
于是,酗酒之人可以戒酒,懒惰之人可以勤奋。
剩下唯一问题就是,你,选择,什么时候开始。
Practice
你渴望早睡早起,但是,每一次的改变都变成了遗憾,失败也变成了习惯。
那么,我们怎样开始分析,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首先,我们要将回路的各个部分进行拆解。
第一步是找出自己的惯常行为。
在无法早睡早起的案例中,我们的惯常行为大概有以下几种:下班刷美剧,睡前喝咖啡,关注未来多过关注当下,和朋友闲聊,刷朋友圈和娱乐八卦等。
接着,找出这一惯常行为的暗示是什么,看看它们是如何诱惑惯常行为进入到习惯回路中的。
是无聊吗?还是我们真的需要放松一下?是拖延吗?还是我们真的需要在大脑中认真规划未来?
最后,发现什么让我们上瘾,即惯常行为带来奖赏是什么。是和朋友闲聊的开心?或者是我们在想象中获取了虚无的满足感?
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需要用奖赏做点儿实验。奖赏的影响力很大,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的渴求感,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背后驱动我们行为的渴求。
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为以下五大类中的一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
所以,那在坏习惯冲动出现时写下5样东西:
你在哪?现在几点? 你的情绪怎样? 周围有谁? 在无聊的冲动之前,你做了什么?
一旦我们清楚了自己行为习惯背后的机理,也就是我们能够分析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时,我们就有了超越习惯的力量。
剩下的就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Summary
1.习惯形成的神经学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为了寻求更省力的运作方式,将我们多次出现的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
2. 习惯的运作原理,也就是习惯回路,它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
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
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
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3. 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插入一个新的行为模式。最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4. 习惯的改变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快的让我们取得效果,那就是培养一个核心习惯。
比如读书、健身,这样,我们的其它习惯和整个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会因之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