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38篇 1196字 共累计44094字
通读《答魏师说书》,文章虽然简短,但内容也相当的丰富,现就关于“意”与“良知”之间的关系,谈一点看法。
阳明先生说,“意”与“良知”是有分别的,“意”有对有错,而良知是人之本有,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可以用来判断“意”的对或错。
我总有个习惯,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总与现代的一些哲学观点相联系起来,所以,“意”在我的理解当中,就相当于人的意识,是基于人的阅历、经验、学识等基础上的一种认知或判断。
针对一个物体,例如,这是一只玻璃杯,那是基于我们内心的一种经验判断或认知。如果是打碎了的玻璃杯,那就不可能称之为杯子了,只是一堆碎玻璃,可能也就是曾经是杯子的一堆碎玻璃而已。
这就是对于物的认知与判断,也就是说“意”,当然,如果是一位还不认识杯子的小孩,可能就不认为这杯子是杯子,可能是碗或是其他的。这就是简单的“意”。
对于具体的事来说,“意”也是一样,例如,对于具体的一项事,可能有规范,有标准,或是有合同,那么,就按照规范标准,或按合同办事就行了。如遵守交通法规等。
如果没有规范标准或是合同之类的,怎么办,那就按良知而行,例如有些是口头约定,没有证据的那种,那么人通过自己的“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个行为的对或错,就是以良知来判断的。
这就是“意”与良知的关系,“意”是人的意识,有对有错,而良知是固有的,是检验“意”的对错。
当然,阳明先行还提到了“任情任意”这个词,因为致良知有个说法,良知是人之固有,只要是真正从内心从发,是一种良知的表现。
所以有些人把“任情任意”看成了从内心从发,而作为良知来看待。其实这“任情任意”只是一种自以为。
自己觉得是这样,就像有人喝酒,想喝的时候就喝,不想喝的时候就不喝,无拘无束,潇洒自如,认为这也是一种良知。
这完全是背离了良知,这与想骂就骂,想哭就哭一样的道理,一种自以是,完全是满足了自己个人的一种需要,可以说这是个人的一种私欲。
当然,儒家中,有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说法,简单说就是按自己的内心走,就没有逾矩。但这种随心所欲,是到了一定境界之后才所拥有的,而不是大家都这样了。
就相当于一个国学大师,可能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脚上穿再破的布鞋,没有人会说他,相反可能觉得这大师特立独行,是一种精神状态。
但当如果一个普通人,穿一样的装扮,那么大多数的人认为,这人真可怜,这鞋已破成这样了,还在穿。
就相当于法国一篇《项链》小说里说的,一串假的的项链,在富人家里,人家不会怀疑这项链是假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串真的项链,在穷人家里,不是怀疑假的,就怀疑这项链的来历了。
所以,这“任情任意”与随心所欲不逾矩中的“随心所欲”是一个不同的概念,而差别就在于境界的不同。事上磨,境上练,知行合一以致良知。境界上的不同,人家可能是“随心所欲”,而你那里可能是“任情任意”。
所以,阳明先生说:“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