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庸也里,讲述了这样了一个对话---"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个故事大致是宰我向孔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仁者,一人掉入井中,另一个是否跳下去救人呢?孔子的回答是很有意思的。孔子表达了一个明确的看法“不可陷”和"不可罔"。
这里面,逝,是往的意思;然,如是的意思;欺,宋人何晏注疏说:可使往也。罔就是欺骗的意思。这个故事里,孔子这一段话的意思是: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作为君子,可以去往(这个困境救人),但是不能自投井下自陷;可以被撺掇(欺者,可使往也),但不可被欺骗(不能用不肯自投井下而暗示他不仁)。
用现代逻辑分析,自投井下不是救人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不自投井下不能说一定不肯救人,而真的自投井下也未必能救到人。
当然孔子不可能有现代人的逻辑知识。但孔子的回答用现代人的话表达---“我作为君子可以去救人,但不能自陷困境;你可以让我去救人,但不能用仁义道德绑架我,逼我跳下去。(很显然,救人不一定要跳下去,也可以用工具救)。”不得不说,他的表达中的逻辑是非常犀利的。
这段对话,足以表明在这件事上,孔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差。放到两千多年前,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理性了。很多现代人也照样会常常闹不清这种不相干谬误的迷惑,甚至可能更糟糕。这说明了一点,人们说话时的逻辑运用能力和所谓的逻辑学出现并无必然关系。虽然后者出现的确能够提高和推动人们对逻辑的理解和应用。但逻辑是在语言使用中出现的。有了语言,就必然要遵循逻辑规则。一个说话清晰有条理的人,也能更多的让众人服膺。逻辑智慧就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世界“轴心时代”的命题---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二百年间在世界几个地域上出现的文明突飞伊始。孔子思想作为这一时期的东方文化灿烂发展的代表之一,并不是毫无缘故的。以小见大,片言只语见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