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给孩子们想要的东西,真的好吗
书本摘抄:很多父母不愿意痛痛快快地给孩子买东西,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孩子由此得到的仍然是匮乏感,还有愧疚感,将来他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带着匮乏感走入社会,被潜意识指挥着,他很容易处处体验到沉重,比如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好工作,总是找吃力不赚钱的活儿干,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喜欢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的浪费。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一些身家千万的父母会给孩子买上千元的童装,因为那是父母想要的。而孩子想要的只是几元钱的贴纸或摇摇车,父母却不愿意买,跟孩子较劲,给孩子制造匮乏感。长期的匮乏感会逐渐凝固成内心黑洞,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容易变得欲壑难填,买再多的名表、跑车也弥补不了。
但就在2018年5月25日,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在美国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推翻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的结论: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延迟满足能力,而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在研究中,他们发现,孩子有没有耐心多等一会儿,更多取决于父母有没有为孩子提供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稳定感——对一些孩子来说,如果棉花糖并不是每天都有的,而且父母的承诺并不总是可靠的,他们就会选择规避“风险”,宁愿吃掉眼前的棉花糖,也不会等待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棉花糖。
换句话说,没有体会过匮乏感、内心更有安全感的孩子往往有更好的人生。那么,家长在生活中刻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正是在刻意制造孩子的“匮乏感”。
父母教孩子时,不要一次只给一点,让他觉得一直不够,把“贪的心”生出来。父母不妨多给一点,告诉他:“不要贪,东西是足够的”,然后教他什么是“适可而止”:天下的糖很多,不需要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天下的钱也很多,不要一次赚完,可以慢慢赚。
不满的人才会贪心。富养虽离不开物质,但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而在于父母是否能接纳孩子的欲求,并愿意痛快地满足。也许你要说,那也不能孩子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啊,这岂不是另一种溺爱?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我们不要在孩子需要安全感时让其感受到不安;更不要在他即将进入下一发展阶段时还以之前的阶段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读书感悟:】身为父母的我们对于孩子的需求即不能一味的满足也不能一味的拒绝。首先我们要看看孩子的需求合不合理,而不是刻意地给孩子制造匮乏感和刻意地延迟满足,让孩子内再真实合理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地足,长期下去孩子内在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爱与安全感。作为父母只要孩子的要求合理我们就应该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于他他们所需要的。就像作者说的只有欲求不满的人才会贪心。就像那些手机游戏被父母严格控制的孩子,到了大学任然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有时我们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恰好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爱与安全感!
第五节 孩子们需要的,只是真实、简单的生活
【摘抄】对孩子发展最有帮助的,恰恰是生活中那一花一木、一桌一凳。但凡信手拈来的,往往是最恰当的。
”父母们真的无须刻意安排,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带孩子过真实的生活。
相比之下,现在的心心似乎早已被过多的玩具扰乱了心性。于是,我开始收拾心心的玩具:把坏了的、质量不好的都扔掉;把现阶段玩不了的都收起来;对于同类型的玩具,留一两个即可。玩具很快就精简了很多,摆在外面的、她能拿到的玩具就只留了几个。也许我们会担心孩子觉得无聊。但实际上,我们需要给孩子创造的空间。当他们没什么可玩时,他们通常会开始发现一些美妙的事物。
生活即教育不需要我们刻意安排就能显得真实、有趣生活即教育。与其利用家用教学卡片帮助孩子认动物,去儿童乐园走独木桥、玩海洋球,在早教班创作画作、锻炼体能,不如将远看的目光落回到眼下的生活中、近处的自然里。它不需要我们刻意安排,而且真实无比;它不复杂,甚至还有些简单。它有着孩子成长与幸福必备的元素——规律、安定、与人联结的乐趣。当孩子在这样的生活中成长时,就会更有安全感。
山珍海味固然好,但顿顿如此,就会破坏一个人的味觉,让人在吃美味佳肴时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作为父母,我们要有意识地保护孩子的“味觉”,让孩子多在“粗茶淡饭”的日常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感受质朴的美!
【读书感悟】看完这章,作者陪孩子的画面也让我回想起女儿小时候的陪伴她的方式和作者如出一辙。简单有趣。女儿小时候,特别是秋天,我们特别喜欢去公园散步捡各种各样颜色好看的叶子和红果果,回来我们在把这些叶子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或者在家下五子棋,一下可以下一下午哦,我们还回去公园里抓青蛙,捕蜻蜓,呵呵。暑假,我们还会一起收拾屋子,穿衣服、叠衣服比赛等等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确,孩子需要的快乐很简单就藏在生活里。简单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生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