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前两天去一个同学家做客。她的儿子今年五岁,由于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小的教育环境,也把他培养的聪明伶俐。但这个孩子的性格,却让我觉得有些古怪。当他开始看书画画,或者做某一件他喜欢的事情时,就会完全不顾及身边人的感受。当他的母亲前后四次喊他吃饭时,他最终的反应却是很生气的跟他母亲大吼大叫。
对于熊孩子的问题,很多人已经开始把他当做典型的社会问题。大部分人已经幡然醒悟,再也不会提什么,“孩子太小,长大就好了之类的话”。可针对孩子的人格建立方面,父母依旧把它当做一种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复合型的问题。
但这只是儿童成长在传统意识上的广义认知。
孩子周遭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教学态度,父母的知识水平,确实能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孩子的人格建立,却是在六岁之前就已经基本成型的,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九成都在父母身上。
就像我开头提到的那个孩子。他虽然聪明专注,却在某种程度上拒绝与父母情感上的交流,五岁就显露出自私偏执的状态。我的同学时常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他们讲的道理非常抵触,总是固执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去思考父母教给他的道理。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关于“思考”与“交流”与否的问题。而是在早期你与孩子之间“信任”的建立问题。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年人的道理太过于复杂。要知道,一个成年人的思考能力,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量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所谓的逻辑,在孩子的知识体系中,有太多的空白。他们基本上完全无法很理解我们所给予的道理。而他们学习道理的方式,就是简单的,出于智慧生物本能的模仿。
但孩子对模仿对象的选择,却不是根据我们常说的血脉亲近来确定,而是来源于对安全感的感知。
“信任”就是安全感,最直观的表现。
2.
想想当孩子拒绝你教育的时候,最常出现的反应是什么?不理会,嗤之以鼻,或者“谁谁不也是这样吗?”
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说,这些表现都是一种不信任,甚至鄙夷的表现。当鄙夷的情绪出现在孩子对你的情感中,这时的父母,基本上已经丧失和孩子讲道理的条件,能做的,或者最终选择的,基本都是强压管教,直到无能为力放任自流。
那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早与孩子建立可靠的信任关系呢?
其实,你只需要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记住两点,“耐心”和“平等”。
由于价值观,世界观,之类的理性思维,还在被本能的感性思维所主导,幼儿的很多要求,在父母看来都是无理的。而因为怕麻烦,对于这些无理要求,我们的父母大多选择敷衍了事。但年轻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对于幼儿感性上的伤害,会让孩子在理性思维建立过程中,对“父母”这个概念留下很大的认知影响。
毕竟已经懂得家庭生活的你比谁都清楚,“敷衍”有时比“争吵,对抗”更加伤害感情基础。对于人类的情感来说,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冷漠和蔑视都是最能伤害到内心的。
每一次孩子对你提出的要求,其实都是情感上的信任表达,都是一次很好的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的机会。
如果你足够耐心,并且带着人格平等的思想状态与他进行交流。孩子敏感的本能就能很方便的接受到你的善意,同时也就顺其自然的接受了你对他的教育过程。
就如我那位做大学讲师的同学。她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时,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都用自己的理性分辨需要与否,而不去考虑,对于孩子感性层面上的额外需求。并且以自己的价值观,一味向孩子灌输成功这个价值观。让孩子在五岁时就建立了,除了自己的成功“任何人”都无法信任的潜意识观念。
举一个与我那位做大学讲师的同学,相反的例子。
在2015年,网上曾流行一位救火英雄的事迹。他在一场突发的大火中,与战友合作从火场中救出了21个人。在此过程中,他曾多次英勇无畏的只身闯入火海。
而这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背后,却有着一个更感人的故事。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与他的父亲感情不和而离婚,而他随自己的母亲生活。当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身份时,曾经向他的母亲询问过父亲的问题,并提出想见父亲。在他的一再追问下,他的母亲很耐心的对当时年仅三四岁的孩子解释了“爱”的问题,并这样对他说道:你的爸爸并不是不喜欢你,等到你上学了,我就带你去爸爸。
对一个三四岁小男孩的承诺,很多父母并不会放在心上。但这位母亲在他的儿子进入小学不久的某天,却真的兑现承诺,将孩子带到了前夫的家中。
前夫,包括前夫的父母,都很疼爱这个孩子。并在见到孩子的后对孩子千依百顺,关心备至。就这样过了几天,孩子在某个清晨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提出想要回家的要求。母亲问他难道不喜欢爸爸和爷爷奶奶吗?当时只有七岁的他却回答了这样一句话:“我很喜欢爸爸和爷爷奶奶,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喜欢我那样喜欢你呢?”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享乐固然能让他愉悦。但更重要的,却是长期信任下所建立的安全感。当他对你产生信任,他才能做到从你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
那时,无论你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才算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