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ffrey A. Moore(杰弗里.摩尔)的Crossing the Chasm(跨越鸿沟)一书是一本讨论高科技创新的经典书籍(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高科技创新理论),有3个版本(1991,1999,2014;最后一版好像没有中译本),后面版本主要是修订了一些案例,基本理论框架不变(2014版增加了一章讨论互联网产业,个人认为价值不大)。
不重复《跨越鸿沟》一书的基本内容,我认为其有两个理论基础:
1、非连续性创新(discontinous innovations):指需要最终用户改变行为的创新(和创新的技术复杂性、难度无关),摩尔认为这才是颠覆市场的创新,能够带来巨大商业价值。比如摩拜单车改变了我们短距离出行的习惯,但技术并不复杂;比如LED技术可以得到诺贝尔奖,但终端用户使用灯时并没有太大改变,是连续性创新。非连续性创新和连续性创新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它们之间是渐变的。比如使用电视盒子看电视,我们仍然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但节目的获取方式是通过互联网而不是有线电视;相对而言3D电视要求我们使用专用的3D眼镜对用户行为改变的要求就更大,更偏向于非连续性创新。摩尔在后来的著作中也将非连续性创新称为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s,中文也经常翻译为颠覆性创新,这个定义的流行来自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个人认为摩尔的非连续性创新的定义优于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定义。
鸿沟是非连续性创新在走向实用主义消费者时,由于用户的风险偏好不同而产生的。
2、市场中用户(可以是企业用户,也可以是个人用户)对非连续创新(即要求他自身进行改变的创新)风险接受程度不同导致了非连续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也直接导致了鸿沟的产生(这个理论来源于社会学在上世纪60年代的研究)。
由上述两个理论基础来看,我认为《跨越鸿沟》的理论在今天仍然适用。
具体问题:
- 书中描述的鸿沟(Gap)是不是由于信息闭塞、流通不畅导致的?社交网络带来的信息快速传播会不会消除/减小这个鸿沟?
鸿沟不是这么产生的,社交网络可以加速信息流动,但和鸿沟无关。
- 如果你认为这个鸿沟理论仍然成立,能不能举出一些互联网产品的例子(正面、反面)?比如语音助手(出门问问、甚至Siri使用的都不多)这样的应用,是不是处于early adopter的阶段?
可以有很多例子,比如已经跨过鸿沟的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应用商店等等;没有跨过鸿沟的VR,3D打印等等;正在跨越鸿沟的2017年的AI,电动汽车等等。
个人认为Siri一类的语音助手没有跨过鸿沟,因为周围的主流用户使用频次并不高,应当还在early adopter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