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Q:1、您是从哪里听说《跃迁》一书的?
第一次听说《跃迁》是在永澄老师的公众号里。
2、您对书中的哪3个部分最感兴趣?
三个印象深刻的部分:复杂系统,知识学习原则和最后一章的自我修炼。
3、参加了跃迁活动,您为自己定了什么样的活动目标?
我这次的学习目的:掌握跃迁的底层逻辑,并应用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
4、您准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参加活动?
我要用神级标准完成这次活动。
Day2:
Q:1、为什么问题解决不掉的时候要跳出问题呢?
因为处于所在系统里,根本没有解决方式。除非能够跳出系统,才能停止低效率的轮回。
2、请尝试举出5种完全不同的系统?
家庭成员形成的互助系统;一个项目从谈客户到最终交付的生产系统;消费行为系统;家长与孩子老师、学校形成的共同教育系统;五脏俱全的企业运营系统
3、说说您的三种正向积累循环的例子是什么?
持续学习。从2016年5月开始,恢复买书、看书、写书评的持续努力。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实现了很多之前未曾想象过的连接和机会。
早起。也是从那个时候,每天雷打不动的5点起床,6点开始早读。跟随自己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早读内容,不断的循环积累,让过去的一年,自己收获到了很多意外的惊喜。
快速执行力。决定是高价值,高概率正确的事情,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做到底。因此坚持下来了一些被同路伙伴们终止的事情。而因为只有自己走到了终点,获得了不一样的风景。
4、当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很随机地应对,还是很系统的应对?如果是后者,能否说说您的应对方式和流程?
目前遇到问题,还是随机应对的情况偏多。但逐渐在向系统方向努力。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永澄老师在公众号文章中“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套路,以及这次共读活动的Q25。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
作业:
Day3:
【四个收获】
1.真诚的作用。
2.勤奋是永远的真理。
3.先找价值,再想优势。
4.持续寻找高价值、高优势领域。
【三个感受】
1.比选择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可以说是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对事态的洞察能力,以及把握真正的机会,背后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2.面对挫折和错误,要勇敢站起来,及时止损。贪恋过去只能让自己再一次犯错。
3.面对机会与诱惑,要聚焦在远方的目标,而困在小系统中,很容易迷失方向。
【两个改变】
1.三思而后行。哲涛老师考虑了2个月才开订阅号,想想自己当初的匆忙上马,运营了一年都没想过研究同行和大号。这是什么对比?!典型的自嗨方式,难不成做不成大事!
2.不能恶心自己。拿出去的作品需要有价值,而且是高价值,对得起客户。现代社会“快”成为主旋律,及时卡位的同时,要内省自己,这个东西对得起票价吗?
【一个行动】
1.选择做难的事。起步的艰辛意味着道路越走越宽。
Day5:
【四个收获】
1.创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种职业选择,而且相当艰苦。
2.一定要爱自己做的事情,执着坚持的使命感,才能做出价值。
3.理性创业=足够的职业积累+对商业的理解(对市场的判断力+构建商业模式)+超强的学习力(自我的认知力+平稳的心态+强大的目标感)
4.关键看产品价值,价格只是结果。
【三个感受】
1.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持续行动
2.架高壁垒=高标准做事
3.专注于一=不要试图做闭环生态圈。寻找高价值点。
【两个改变】
1.在红海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拥有差异化的精准定位,然后勇敢去实践。
2.必须要做好自己,拥有坚实的职业积累。
【一个行动】
1.发自内心的愿景:用阅读改变孩子的一生(亲子阅读领域)!
Day6:
1、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思考和竞争力呢?
万物互联带来的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的改变。
2、你有没有过跃迁体验,如果有的话,能否说说那个故事,并且说明是哪种跃迁(认知、能力、能级)?
结婚前,我长期在健身房锻炼。力量型和柔韧性训练都有参加。那么从刚开始的身体素质哪里都跟不上节奏,到突然有一天,做瑜伽的我能够将体式做到位了,韵律节拍能够跟上老师的步伐了,无氧运动能够一口气完成了!我想这应该算是认知层面的跃迁(身体素质方面)。而后来,因为出勤超级好,与教练熟悉起来,甚至可以上台代课,应该算作能力跃迁了吧。
3、你自己有没有暗箱,如果有的话,能否说说那是什么?
我的暗箱就是坚持。认定一件事情是对的,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到自己能力范围中的最好。
结合今天课程的内容,认定正确算是“取势”中的一部分,而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包括了“明道”与“优术”,在做中摸索正确的方法,逐步调整优化,从而接近目标。
4、阅读本章你收获最大的一个点是什么?
所谓“顺势而为”,不仅要考虑到大环境的“势”,更要找到自己的“势”。系统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关系理顺,顺应规律,才能实现“做少的多”。
作业:
Day7:
1、看完本章之后,对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请列举三条。
最大的触动有:
寻找高价值区域的方法:用系统功能倒逼元素关系与结构,这个观点真心绝了!把第四章与第二章整个串联了起来。
关于专注:通常我们会说要“结硬寨,打呆仗”,而今天老师说的是要进行“战略性”的专注。就是这种专注与长期战略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一致,就坚持下去;如果弱相关,则要果断放弃。专注并不等于不思考,而是思考后的有效行动。
正所谓“新手看胜负,高手看概率”,专注在战略正确的事情上,而不是眼前的短期收益。
头部效应三原则: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思考差异化优势;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2、你觉得自己“甜蜜区里的球”是什么,如何找到自己的能力圈?
因为从小喜欢看书、写作,所以读写对于我来说,应该算作是老本行了。那么,我的能力圈就是从读写延伸开来的:内容创作。
3、你觉得自己注意力的情况如何,是否会很随意地分心?你控制注意力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注意力情况一般。也许因为想要做的事情与正在做的事情跨度比较大,所以需要经常在两种模式下跳转。从内容创作到呆板的机器人流程。有时候就会出现:下面我要做什么?的窘境。
我控制注意力的方法就是确定短期内的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下午完成第三次领读的作业。然后投入进去,知道输出满意作品为止。
作业:
Day8:
【四个收获】
1.经历是一种财富,但是经历只有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财富。
2.马太效应,将投资花在时间,精力上,去追寻最高投资回报比。
3.前期的投入越多,随着时间的积累,产生的复利效应也会越大。
4.好的领域会让努力收益倍增。
【三个感受】
1.高手的技术看似表达不同,但是本质是同一个道理。这就是底层规律吧。
2.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实在是太重要了。
3.视野要宽,更容易保持自己的发展主线不会偏移。
【两个改变】
1.重新梳理自媒体定位,找准切入点,早期投入,体验先发、占位的优势。
2.做高价值、高概率正确的事。
【一个行动】
1.阅读《认知突围》。
Day9:
1、看完本章之后,对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请列举三条。
第一,要看源头知识。这一年来,看的书不少。但是看过就忘,心里留不下什么。今后要多从知识源头入手,学习成长
第二,联机学习。毕竟身边喜欢读书的人很少,甚至家里人也不是很支持。那么联机这个方式对我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地及时。
第三,终身提问。从问题入手学习的效率有多快?看看我们平时遇到危机时刻的反应吧。而学校式的,拿起一本书从头翻,画出导图或者记好笔记又能记住多少呢?
2、如果你也想写本书的话,你会写什么话题呢?
我想将这一年多来,从自媒体小白,成长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历程写出来。同时,邀请成长之路上遇到的好朋友、小伙伴们助力。
3、你觉得自己是否擅长提问?您认为提问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老话说,问题问到点子上。几句话能问出事情的本质,就是提问的最重要能力。
作业:
Day10:
【四个收获】
1.快速高效的跨界学习。
2.能力圈内刻意练习,做到极致
3.成为职业者。即使是业余爱好,也要按照专业标准去要求,要不就别做!
4.制造影响力。
【三个感受】
1.敢于死磕
2.做事前看清套路
3.选择大于努力
【两个改变】
1.梳理手头上的事情,重新用专业职业角度审视,优化。
2.做出选择,坚持死磕
【一个行动】
1.职业化新媒体事项。
Day11:
1、看完本章之后,对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请列举三条。
第一,对自己的迟钝。尤其在新媒体方面,以往经验少的可怜,总是跟着感觉行事。很容易一窝蜂地去追热点。识别自己的能力圈和专注于高价值领域真心重要!
第二,对他人的可激怒。从小被教育要善良,要平和。很少和别人发生冲突,因而容易给人以没有主见、缺少个性的印象。所以,可激怒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对环境开放而专注。这两个貌似矛盾的概念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反应呢?总之,这还是一个我不知如何调节的关键点,需要继续学习!
2、如果有要开放、多元,又要专注、迟钝,究竟怎么做到呢?
专注与迟钝,专注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高价值事情。
开放与多元,又要求博采众长,不能闭门造车。
我想,是不是按照阶段或者有一个标准,来决定采取哪种措施呢?这点的确搞不懂,请老师指教。
3、如果你给自己定下为人处世的原则,你会将自己的原则定为什么?
将自己的锋芒带上刀把。成为极度善良的人。
作业:
Day12:
最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