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史书中畅游,满眼都是大汉的强盛,大唐的繁华,大宋的富裕,然而对于晚唐五代这个短暂且支离破碎的历史阶段却绝少提及。
或许是那段历史中没发生太多非说不可的事,更重要的是史料相对少得多。
就在这段模糊的岁月中,有一位女性,用诗词的形式,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窥见那个时代风情的一把钥匙。
这位女性就是花蕊夫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后主王衍的母亲,当时的圣顺皇太后。
花蕊夫人一共留下了九十八首宫词,描绘着皇家的宫阙楼台,良工巧物,应时饮馔,宴饮行乐。说实话,这些诗词的艺术水平相当一般,有的甚至读起来像打油诗。但正是这些朴素平实的诗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当时宫廷生活的生动画卷。或许花蕊夫人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些凭兴趣写下的文字,不经意之间就嵌入了历史,成为了后人了解当时生活的重要凭证吧。
不过,要想单纯从这些宫词中还原历史,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难度还是太大了些,所以,作家苏泓月帮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她把花蕊夫人宫词分门别类,从中抽出与当时风物相关的内容逐一解读并拓展,为我们悉心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晚唐五代风情的优美图画。由于花蕊夫人生活的皇家园林名为宣华苑,所以这本书的名字也就叫作《宣华录》。
这本书考据翔实,文笔优美,不过,细细读来,还是很容易就能从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
(以下部分是本人沙雕,不是作者沙雕,作者是知识渊博且非常文雅的)
没有空调暖气,就不能冬暖夏凉吗?
如果穿越的话,最让人纠结的,大概就是没有现代化的电器设备了。没有空调暖气,在严寒和酷暑中,到底要靠什么来续命呢?
要是以为古人都是生来遭罪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古人,至少是帝王家,倚靠技艺高超的工匠巧手,还真能过得舒舒服服呢。
夏季纳凉,靠的不是扇子,而是水车!
花蕊夫人记:
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
助得圣人高枕兴,夜凉长作远滩声。
将水车装置与宫殿建筑巧妙结合,将殿旁池水提升上宫墙,经过引水渠输送到屋顶四檐,从檐上落下,形成水帘,殿内立刻暑气全消。
不但解暑,还附赠安眠曲——落水声像下雨,像远滩的浪花,听着就特别容易入睡。
而天气寒冷的时候,古人也有多功能地暖——“蜜色红泥地火炉”。
地火炉,是用红泥烧制的取暖用具,放在地上,整间屋子都是热的,跟暖气没什么区别。
还有暖气干不了的事——
古人在炉子上温酒,煎茶汤,烤小栗子,围着炉子吃吃喝喝。
想想都很让人羡慕。
不但有生鱼片,还有仿荤素食,是不是现代厨子穿越了?
晚唐五代宫廷里吃什么?
那个时代的优质食材,时令蔬菜有白藕、笋、莴苣子、薯(山药)、龙葵、秋葵、芹菜、鱼腥草、芜菁、芋。
应季水果有荔枝、瓜、桃、橘、李、枇杷、柿、石榴、樱桃、苹果、梨。
五谷杂粮有高粱、稻、麦、豆、菰。
肉禽类有山鸡、兔、斑鸠、鸭、猪、牛、羊、犬。
水产有鱼、虾、鳖、鳝……
花蕊夫人记录坐在船上吃河鲜的情景——
“日午殿头宣索脍,隔花催唤打鱼人。”
这其中的“脍”,指的就是把活鱼鲜肉用高妙的刀工切成薄如蝉翼的细片,堆积起来像叠着的纱一样,筷子轻提,散若雪片,一阵风就能吹起。
据说生鱼片的口感全在刀工,越细薄越好吃。这种“离若散雪,轻随风飞”级别的鱼片现在是见不到了,想想日料店里肥厚的三文鱼生,一种遗憾不免油然升起在心底。
当然,生食只是吃法的一种,古人的花样还有很多。
觉得吃素比较健康,但是又想吃肉怎么办?现在我们有一些很火的素餐馆,比如北京的功德林,就是用豆制品为原料,仿照肉类的口味和做法,做成素排骨,素宫保鸡丁,素鱼香肉丝……
这一手,晚唐五代人早就已经会了,只不过我们现在用豆制品,他们用的是染色面粉和蒟蒻。
不过,花活儿玩得太多,也不是样样都美好。那个时候的茶,煮的时候人们喜欢放上葱、姜、茱萸、橘皮、花椒、薄荷…(等等,这真的是在煮茶,不是在炖肉吗?)…想像一下这茶的味道,肯定相当感人。连茶圣陆羽都曾吐槽,觉得那时的茶喝起来像沟渠里的废水。
男女之间,又岂止那榻上的风情
花蕊夫人笔下记载的,很大一部分是儿子前蜀后主王衍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什么都有,当然也包括对于当时卧具的描绘。
不过,那时候名字叫“床”的,可不一定是睡觉用的。
“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閤子锁牙床。”所谓“牙床”,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睡的,比床小,更精致。年轻的君王与美丽的妃子,坐在牙床上,饮酒、弈棋、观舞、呢喃私语……牙床承载的乐趣,比寝床广泛,也比寝床有趣得多。
名字里没有“床”的,有时却与寝卧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屏风。
花蕊夫人记:“床上翠屏开六扇,槛花初绽牡丹红。”床屏数扇,如果在前后左右全部围合,私密性极强,屏上绘山水、花鸟、人物,展开就是一个卧游的世界。宫院之中,鸳鸯衾、芙蓉帐、御炉香,迷情游戏时,床屏则更有助情作用。
每一位宫人都用心地布置着自己的寝宫床帏,等待天子的羊车幸运地光临。是的,电视剧《甄嬛传》里的羊车翻牌子从晋代就有了,王衍也效仿了这种做法,所以花蕊夫人才会写下了“诸院各分娘子位,羊车到处不教知”这样的句子。
不读还真是想不到,原来,那时候就有情侣衫了!
“少年相逐采莲回,罗帽罗衫巧制裁。”当时胡风兴盛,女着男装属于时尚。宣华苑里,年轻的宫女们穿着精巧裁剪的男服,称身合体。
妻子穿丈夫的靴、衫、鞭、帽,一身“男朋友衫”,是很平常的事。唐玄宗时代就曾与杨贵妃穿着一模一样的绣金乌锦袍,成双成对地招摇过市。这种狂撒狗粮的行为也引起了后世的疯狂摹仿。
说起玄宗和贵妃,那真是秀恩爱的楷模,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宫帏情趣。“捉迷藏”本来是小孩子玩的游戏,但在玄宗之后,却成为了相逐相戏,既躲闪、又引诱的成人情趣。
“内人深夜学迷藏,遍绕花丛水岸襄。乘兴或来仙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
这里,“深夜”二字很重要,在这种万籁俱寂的时刻,是不会有小朋友出来玩耍的,所以,这首宫词记录的正是天子与宫人游戏的风雅情趣了。
花椒就酒,越喝越有,唱唱小曲儿赌赌钱,古代人城会玩儿
那个时候的人怎么玩?花蕊夫人宫词中描绘最多的,大概就是酒宴了。
“新翻酒令著词章,侍宴初开忆却忙。宣使近臣传赐本,书家院里遍抄将。”
酒宴上,除了吟唱艳词小曲,行酒令,赌博,还玩樗蒱、投壶、射覆、藏钩、簪花、观月……
那时候的蜀地,也像现代一样酷爱花椒,不过他们比现代还生猛,喝酒的时候都要就着花椒,一边喝,一边往酒里撒花椒,实在想象不出那会是一种什么味道。
他们也下棋,但下棋常常是用来赌博的,赌的是金银细软,有时也用来赌酒。
“为赌金钱争路数,专忧女伴怪来迟。”
讲的是宫人为了研究赌钱的技术,连筵席都迟到了,战战兢兢生怕被上头发现了责怪的小心思。
当时盛行“打毬”,也就是马球,不仅男人玩,后宫的女人们也会学着玩。
“自教宫娥学打毬,玉鞍初跨柳腰柔。”
这一支袅袅娜娜的女子马球队,实在是艳丽夺目,令人大饱眼福。
除却酒宴,还有射猎。皇家出行,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辇”。
“翠辇每从城畔出,内人相次立池边。”
步辇以外,还有猎辇。那时的猎辇上安装了“转关床”,一旦发现可射猎的鸟兽,转关床立即随身改变方向,这可能是中国古老的转椅吧。
有趣的内容还有很多,花蕊夫人用她手中的一支笔,以不疾不徐的语调缓缓地把周围的一切描绘出来。她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彼时,她已经看到了大蜀国难逃覆灭的命运,然而却只是坐在那里,不悲不喜,安静地旁观和记录着生活本身。
同样是亡国人,南唐后主李煜书写着:“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令读诗者亦能落泪。
可是同样的国家倾覆,同样的颠沛流离,直至客死异乡,花蕊夫人的笔下,一直都是那般客观和平淡,对于那些人生的大悲痛,连一个字都没有提过。
记者曾经问询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而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花蕊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的旁观者,无论身处的世界发生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都只是安然地描绘和记录着眼中所见的那些喜爱的事物和有意思的事。所以今天,我们通过花蕊夫人的宫词读到的晚唐五代生活,才是如此的详和,安静,一派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