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大的一个传统指导思想叫知行合一。民间人士所谓某某,或某某某要“知行合一”,通常要表达的意思是他需要“言行一致”,他不可以“说的是一套,做是却另外一套”,这叫不诚实,甚至是要被冠以“伪君子”的封号的。
传统就像一条河流,无法轻易隔断。同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个人都无法阻挡。
与厚古薄今相比,我们更加欣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毕竟过去的已经不再,当下才正是要面对的现实 —— “忘记历史即意味着背叛” —— 讲的不是一回事。发掘和发现历史,纪念历史,而不要试图去发明或创造历史。西方人这方面比我们想得开,所以看得远。
现实中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总是很羡慕那些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小朋友。他们不像我们我们这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在家里要听爹娘,听爸妈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社会上一定要对人有礼貌” 。然后一代一代这样传下来。不对吗?
套用一句流行语:没有对错,但有是非。
一、古人所谓“知行合一”,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何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二、它真实强调的是什么?
所谓知行合一,主要针对的个人休养,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反求诸己”、“由内而外”的修身之道。简单点讲,知行合一是自律,而不是寻求他律的工具或途径。
西方人习惯的自律是宗教信仰;他律只要靠制度,靠法治。东方人经验的自律是慎独,是修身;他律仍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权威(人),靠舆论。最终,同样的还是要靠制度,靠法治。人类生活的经验和教训早已证明了,如果说人是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那么最不可靠、最不值得信赖的也是人。它是辩证法,不是诡辩论。前者谓之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后者谓之现实主义或理性主义。
如果你对一个人讲,“你要知行合一”,这分明是一种说教。如果你对自己说,“要知行合一”,这才是它的本意。
有人乐于挂狗头,卖羊肉,或苛责他人,疏于律己;或好为人师,自不检点,实在误了他人,也误了自己。
我真是羡慕那些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小朋友,他们不像我们我们这代人畏头畏尾,唯唯诺诺,想说的话不敢说,却很敢做;当说的话人家就是不明说,却自称给人留面子,自谓做人要含蓄,但绝不代表人家背后不能讲,不能说哦。不仅除了个人君子主义式的“背后说”,还有不少像鲁迅先生一样批判过“集体围观做看客”的优良传统呢。
我真是羡慕那些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小朋友,他们不像我们我们这代人,当讲时也不讲,当说时却不说。
后生可畏!未来属于年轻人。
人,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生灵。人之最宝贵的品质,在于其无比丰富,无以类比的社会性,在于其有着无比丰富,各自无以类比的个性、态度,以及能相安无事的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自由与平等,首先需要的是宽容的精神土壤,思想的环境。是彼此个性与精神品质的相互理解与包容。
“宽容失败,鼓励创新”,首先解决的是包容不同人有不同的天赋和个性。个性不是品性,品性不是品质。个性与品质,与道德,词义不同,学理有别。
……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心里想表达的就诚实地把它说出来。说真话很大程度上不就是要说心里话么?!心中所想,言不及义的情况多得是。如此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话语再减少,彼此不产生误会才怪呢。
谁不清楚一个人的说和做是两回事呀!尤其对于素昧平生的两个人,三个人,一群人,则更是如此。老祖宗说得多明白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或者不合作,话少了真的很麻烦。所谓不知情,只能你猜我,我猜你。结果总迈不过你只是你我只是我的一道坎。
人类和平生活的规则是如此,竞争游戏的规则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们被误读了“知行合一”的那些人吓住了。不仅假话全不说,真心话也全不说了。一边藐视假大空,一边小心翼翼地做他的“套中人”。
实在值得同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