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原静书【5】
【原文】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译文]
陆原静来信问:良知是心的本体,就是所谓的性善,就是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就是廓然大公。既然是本体,为什么常人都做不到,还必须要学习呢?中和、寂静、公正,既然已经属于心的本体,就是良知,如今我在自己心中验证,良知是好的,但是中和、寂静、大公无私的品德,实在是没有。难道良知是超然于体用之外的吗?
王阳明回信说:性没有不善的,知没有不良的。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都同样具备的。但是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所以必须学习以去其昏蔽。但这学习,对于良知的本体,既不能增,也不能减。知无不良,但是中和、寂静、大公无私的品德不能完全具备,那是昏蔽还没有除尽,良知的存养还未精纯。体就是良知的本体,用就是良知的运用,哪里有超然于体用之外的良知呢?
[解读]
“ 未发之中”、“ 寂然不动”和“ 廓然大公”三个概念的讨论已经在传习录前边的内容中多次涉及,这里不再详细解释。
陆原静问的是,作为心的本体的良知,按照先生您的讲解,应该具有“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这三种特性。为什么普通人都做不到这三点而必须通过“学”才能做到呢?您说“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既然都属于心之本体的特性,又说良知就是心之本体,那么这三种特性也应该是良知所具有的了。但是现在验证于人之一心,良知倒是常有,而这三种特性却没有,难道说良知是处于超脱在体用之外的另一个层次上吗?
陆原静说的还是比较抽象,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他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
一位仁兄身材较胖,立下血书,对天发誓,要节食减肥。这个知见,毫无疑问是出于良知的判断,是性善的体现。依照阳明先生的说法,这种良知具有“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这三种特性。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位仁兄的实际表现,某日晚上,众哥们邀请去吃夜宵,此时,这位仁兄心中一下子蹦出两个小人,戴着红帽子的那个小人说,你忘了你立下的血书和发下的毒誓了吗?要节食,这种活动不要去好了,身体可是自己的,节食重要!节食重要!但是,另一个戴着黑帽子的小人以更逼人的气势跳了出来,这并不是说你嘴馋啊!那个啥,主要是这种情况下要是拒绝了众兄弟的盛情,岂不是影响彼此的感情,减肥事小,兄弟感情事大啊,我再强调一句啊,我不是因为听他们说今晚要去四宇街那个新开的火锅店后才动心的,主要是为了不冷了兄弟的一片心,血书和毒誓咋说?是这样,这次情况特殊,不算在违背血书和毒誓的范畴内。
结果大家应该可以猜到,这位仁兄和众兄弟High去了,减肥的事丢到天边了。类似的情况大家应该都深有切身之感,如果用尼采的话来说,立血书,发毒誓时的那个人和在火锅店与众人狂High的那个人,绝对不是同一个人。陆澄想问的就是,这位仁兄也有良知啊!血书、毒誓就是例证,但是“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在面对小小的诱惑时,一样也没有看到。是不是说“良知”和这三者不是一回事啊?
阳明先生的回答是:性依然是善的,知依然是良的,“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主要就是人自己经受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所以学就是学的如何消除这些外物和私欲的蒙蔽。以恢复未发之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所以说这三者和良知还是一回事儿,他们是一家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心学的不是一种适合拿来在纸上探讨来探讨去的学问,而要在实践中去贴筋贴骨去实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