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上德:上等的品德。不失徳:追求道德,不离德。无以为:无心作为。
上仁:上等的仁爱。攘臂:捋起衣袖露出手臂。薄:轻薄,不足。
前识者:先知先觉之人。华:虚华,虚饰。厚:敦厚朴实。
上德之人不去特意修缮德行,却拥有高尚的品德;下德之人即使看起来没有丢掉德行,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品德。
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所不为,而下德之人有心作为而有所作为。
上仁之人有心作为而无所作为;而上义之人有心作为而有所作为。
上礼之人有心作为之后没有人回应,就用手用力拽别人,强迫其服从。
所以,失去“道”之后有了仁德,失去仁德之后有了仁爱,失去仁爱之后有了道义,失去道义之后有了礼仪。
礼仪,是缺乏忠信和诚实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始。
有先见之明的人,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罢了。
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为人朴实,而不注重浮华。
要去除浅薄虚华,保留敦厚朴实。
这一章是老子《德经》的第一章,在《道经》第一章的时候,老子说了是什么是“道”,现在则开始讲“德”了。
在“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那一章中,老子就已经提到过“德”了,说其是一种“道”的外显,是遵从“道”的表现,是按照“道”之规律行事的万物。在这里,老子用上下的对比来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德”。
老子在该篇中对“德”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上德就是一种顺应“道”的德,拥有上德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德”,却有真正的德,这样的人不会去刻意想要有所作为,但因为其已经顺应了“道”,所以无所不为。而下德,就算他想要有所作为,但由于其已经偏离了“道”做什么都是强为,强扭的瓜不甜。
老子还说德的产生是由于道的丧失,进而德失仁生,仁失义生,义失礼生。老子认为,礼的产生是社会忠信不足所致,所以是祸乱之始。题外话,老子好像对儒家那一套理论是不太认可的。
之前老子就说过“大道废,有仁义”这样的话,可见在老子心目中,什么仁义礼,都是属于强为的范畴,都是因为大道崩坏人们为了矫正社会混乱所提出的药方,但是老子认为这样的药方属于治标不治本,最好的治疗方式还是无为而治。
所有的浮华和光鲜亮丽,往往不足信,而那看上去朴实无华、简单愚钝的,恰恰是最让人踏实可信赖的,所以我们“去彼取此”。
我觉得最后老子说的“去彼取此”更是要让我们去掉那些浮华的礼义,取朴实无华但是最可靠的“道”,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