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亚
记得那是年底的一天,春节之前吧,天气奇冷。工会一位负责人打电话给我说,一家企业的老总,要去慰问困难居民。
这样的“送温暖”活动,自然是媒体应该弘扬的主旋律。于是我欣然答应,同行采访。
这是家做建筑材料的民营企业,近年来效益不错,属于业内“新贵”。老总姓刘,40岁上下,穿金戴银,周身名牌。
他见到我,满脸笑容,说:“马上就要过年了,给困难居民送点钱,一来表达点心意,二来借此提升企业形象。希望媒体能写篇文章,再拍张照片,宣传一下。”
企业借慈善之名,博公众好感,这样“双赢”的事情,遇见不少,见怪不怪。我用惯性思维想象:困难居民一手拿着红包,一手紧握刘总的手,满脸感激不尽的笑。
这种慰问的画面,该是多么温馨和感人!
我甚至给报道打好了腹稿,标题为《XX给贫困居民送来寒冬里的温暖》。年终岁底,应情应景,旋律主流,该上个头条吧。
刘总此次要慰问的,是困难居民老王。
60多岁的老王没有子女,也没有固定工作,老伴多年瘫痪卧床。他家住在老街区,两间破矮的平房,连电视机也没有。多年来,老王没有向街道申请过救助,而是靠自己摆地摊,坚强地支撑着这个贫困的家。
老王的生活本身,就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故事。
刘总在车上说,这次要给老王送2000块钱,还有点米和油。“我对他家的情况已做过了解,估计他这辈子也没有一下子看到过这么多钱,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呢?”
说完,刘总自己先笑了。他习惯性地摸着颈脖里的那根黄金项链,直有手指那么粗,语气里充满着无比的自信和优越感。
到了老王家,刘总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怎么住在这里啊,来个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真是太艰苦了!”
随后,工会负责人介绍双方的身份,说明此次来意。在此过程中,刘总时不时地摸一下颈脖里的金项链;而老王虽面带微笑,却一言不发。只是在刘总说第一句话时,用目光快速地扫瞄了他一下。
接下来,刘总拿出一只红包,在交给老王之前,说:“来,让记者给我们照张相吧。”
老王迟疑着:“这——还要照相吗?”
刘总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要照相啦,你知道吗?这只红包里有2000元呢,够你家用一阵子啦。我就是想照张相宣传宣传,你不愿意啊?”
老王一下子红了脸,低着头,说:“我……我不想照。”
刘总不悦:“你不照,这钱怎么给你?”
“我不要。”老王的话很坚决,“我不缺钱。”
刘总哈哈一笑,摸着金项链,还用力扯了扯,说:“你不缺钱?谁信啊?白给你钱,你都不要,不就是照张相吗?你犯傻啊……”
老王还是那句话:“我不缺钱。”随后又加了一句:“这么多年,我都捱过来了,没有这钱,我想我也能坚持下去……”
刘总很生气,将红包揣在口袋里,说:“不要就算了,我们走……”
我不想一个好新闻题材就这样泡汤,赶忙把老王拉到一边做他的思想工作。但老王的一句话,让我彻底丧失了底气:
“我虽然穷,但还是一个站着走路的人,我不能让人瞧不起!”
我理解老王的这句话,它背后隐藏的只有两个字:尊严。
回去的路上,刘总反复数落老王的不是。工会负责人也跟着帮腔,说是要再给刘总物色一户困难居民。
我却一路无语,只是想着老王说的话。
第二天,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报道:《因被救助者拒绝拍照(副标题)一企业主收回救助钱物(主标题)》。这也是头条新闻。
尽管刘总的姓名被隐去,但他还是恼怒地打电话给我:“你这记者怎么搞的,写这篇报道怎么没有征得我同意?你知不知道,你已经伤害了我的尊严!”
我反问他:“那老王的尊严呢?”
刘总立即反驳:“他只是一个穷人,有什么尊严?我送钱给他都不要,要尊严有什么用?”
我能想象刘总在电话那头,摸着项链说话的模样。
“你是不是在边摸着项链,边和我说话?”
“你、你、你怎么知道的?”他诧异的语气,暴露了他。
“所以你不会理解老王。”我笑了,果断挂断电话。
刘总让人带口信给我,说我侵权,要到法院告我,维护自己的尊严。但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没有收到法院的传票。
不知现在,刘总是否已懂得该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不过,此事之后,我再也没写过此类“送温暖”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