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既然我的肉体无法去旅行,我也舍不得交出灵魂。那不如一起来看看那些在路上的电影,给自己一点勇敢出走的动力吧(没错,我就是穷我骄傲)。
《摩托日记》真的是在讲述一个旅行改变世界的故事,因为主角原型是古巴传奇人物切-格瓦拉。
23岁的他尚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医学院学生(鲁迅:我仿佛听到有人在背后说我),对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他和朋友一起骑摩托车横跨拉丁美洲,但没想到出发不久车就报废了,二人在热情的支撑下搭车继续去完成旅途。
搭车过程中,穿梭在不同的文明和人群里,他们开始真切的感受到一个和学校里、生活中完全不一样的社会,那些真相和苦难深深的震撼了他,也就此改变了他的世界观。让切-格瓦拉开始思考那些关于人类的宏大命题。
这一刻的他不再神秘,也无关政治,他就是一个青涩的、理想高于一切的年轻人而已。
汤姆是一名美国医生,有一天他收到法国警方的通知,才知道儿子在法国的徒步途中不幸遭遇暴风雨死亡。
在取回孩子遗体和遗物之后,他突然决定要将儿子没有走完的路重新走一遍,想要真切的去体会儿子的生活、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
这段“朝圣之路”从西班牙与法国交界的比利牛斯山山区为起点,到圣地亚哥的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为终点,是一条绵延800公里的小路,跨越无数边界小镇、荒芜田野、崎岖山坡,只有乡村旅馆的上下铺,时刻可能遭遇暴风雨,罕有热水淋浴,倘若延误了行程甚至要独自夜宿荒地。
而在踏上旅途的过程中,他还遇见了三个不同国家的旅行者,他们都因为没有目标而出发,期望在旅途中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
电影的回忆片段里,儿子总和汤姆争执的那句:“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差异”,也在旅途中慢慢开始化解、靠近。
片中有一句对白我非常喜欢“你知道,大多数人不可能那么潇洒,背起包就把一切抛在脑后。”但无论电影如何,即便只是欣赏比利牛斯山的法国风光,这部电影也值得去看。
是一部旅行畅销书改编的电影,和《The way》的出发点相似。
台湾青年张书豪在大四毕业时,遭遇了哥哥的亡故,意外发现哥哥留下的骑行日志。同时身处迷茫中的他便决心去骑行滇藏线完成哥哥的未竟心愿。
转山,大概意指翻越过生命中的那些大山吧。在这一路上他收获了一场旅行应该发生的一切,遗憾、沮丧、兴奋、悲伤、友情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爱情。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总有人要和安稳的生活过不去,满世界的找苦吃。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在路上,就是最好的事。
大概很多人都记得这句“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都不会做了。”
为了避免心中的想法在日后成为遗憾,患有听力障碍的明相决定只身上路,以高雄为起点,逆着风向环岛旅行。
电影里是一把吉他,一辆单车,一个少年,一次又一次的相遇。这些场景伴随着夏天的阳光和永不停止的海风,既吹走你对过去的失望,也带来你对未来的期许。
台湾的海吹着太平洋的风,更多的保留着原始和美丽的气息,也展现出导演想要表达的那颗赤子之心——影片的最后,他仅以此片赠与他的朋友。
所以,就从此刻开始,去做那些你害怕一辈子都不会做的事吧,去爱想爱的人,追你想追的梦。不管太平洋的风吹往何处,比风更远的,是你的梦想和坚持。
这部电影关于童年、关于夏天也关于成长。但其实它也关于旅途。一个郁郁寡欢游手好闲的中年男人,那么珍视一个孩子的快乐与否,必然是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并不是每个夏天都必须和少年、青春、白衬衣有关,人到中年更多的会关注亲情而非爱情。大叔和孩子就这么晃荡在日本夏天的向日葵和玉米地里,让我感叹这一路坎坷的同时,也看到世界的美好。
特别是在孩子沮丧时,大叔找了另外三个社会边缘的男人一起陪小孩玩耍,也说不来是配合的特别入戏,还是在玩耍中更多的是释放自己,每个人都非常的开心。
一个痞子般的男人就这么被在小孩的温情里被感化,找回自己内心的纯真。在影片的最后,伴随着久石让的配乐,北野武大声的回答小孩的问题“妈的,我叫菊次郎啊!”我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片名叫菊次郎的夏天。
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生活在别处”,一个人总要见到不同风景,有在路上的记忆,才知道当下生活的可贵,也更能直视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