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上午,“心心相印”计划:青少年心理工作研讨小组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南京站)第三次活动——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规律。本次活动共有10人参加(新加入1人,1人请假)。
本次活动的目标:
1.学习社会心理剧的表演,在表演中提升亲职能力;2.通过学习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规律,审视自己的认知和状态3.学习相关技术和方法。
活动一开始,先让大家分享自己一周的思考和总结,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大家一一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我针对一位伙伴的困惑放了一分钟关于孩子在学校课堂学习的视频,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孩子学业有困难,是怎么造成的?孩子为什么有不良情绪?孩子在学校究竟遭遇了什么我们并不清楚。
第二个环节是技术体验:《家庭心理剧》,每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在15分钟的时间里排练出家庭教育中由于没有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而导致各种现象和问题,比如,生病、偷东西,贴标签等。带领者要求大家不评判、不给建议,扮演者也比较投入。
第三个环节:每演出一组允许两个人谈感受,谈感受不是评价和点评演出小组,而是说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四、整体演出和分享之后,让每一个人写一下今天收获的三点,然后分享。
附部分伙伴分享的内容
乔:
第三次的活动感悟:这次总的感觉更加务实,为孙老师整体组织点赞。我简单谈谈我的收获1、更加关注真实的孩子。从视频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孩子状态,我们的内心都受到了震撼,一方面,我们要关注我们孩子的真实状态,不能随大流报培训班,可能是花了钱,浪费了孩子、大人的时间,但耽误了孩子。另一方面,作为老师,我们要更加关注每一位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能不负责任的“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得对得住老师这份职业。2、低年级的厌学现象更多的是孩子没有成就感造成的。动脑筋给孩子创造成就感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结论或看重分数。成就感的培养才是激发内在动机的方向。当然可能还有一点就是生理发育不够,造成学不会,也是需要家长理性看待的问题。3、我们允许自己的孩子平凡吗?这是要问很多家长的。家长的心态会传染到孩子身上,我们的焦虑最终都会传染到孩子身上。我们一定要思考我们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千万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4、现在很多孩子回家不愿交流,这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机制在作用。我们家长往往做的是想法设法证明他比别人差,这个要极度重视。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有情绪尤其不好的情绪时,千万不要说教,没有用,孩子往往发狂,炸毛是由于我们给他贴了标签。请大家批评指正。
薛:
感悟有三点,一是感恩。大家都是爱学习爱成长,有爱心的有识之士及家长们,我真的很高兴,也很感谢孙老师同意我半途加入。感恩孙老师让我遇见各位老师们。二是成长。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教育给自己的孩子,但是目前都还没有遇到。但是大家都相信,通过学习能够达到我们想要成为的父母,我们在一起不仅讨论问题,我们还研究对策以及对内心的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功。第三因材施教。辅导班上不上真的是根据自己的孩子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可以决定是否去报辅导班,并且让孩子自己知道他为什么要报这个辅导班,并且在辅导班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和我们反馈。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要和辅导班的老师进行沟通。还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当我们想给孩子报辅导班的时候,我们要去引导,而不是命令他去。所以辅导班也不是说一定不能上。刚才林老师说我们没有上辅导班,考上南外的,我也要更正一下哦,我们是从四年级到五年级的暑假开始上爱思哲的冲外班,直到上到最后一个冲刺班,我们没有上,但是我们在自己的学校上了两个星期的冲外班。我们觉得这个冲外班应该是有一点用处的,至少说让他可以适应这种考试的模式。这是对于我们家的孩子的,但是那些自律性特别好的孩子们,他能够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很好的掌握,应该对他们的优点好处更多,一点点我的感悟。
赵:参加孙老师组织的活动,感触很深,收益匪浅。
一分钟的视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和不易;哪位老师都想学生认真听课,能掌握所教内容,然而事与愿违,仅仅组织教学就是一门艺术。坐在后面叠纸、睡觉孩子的无奈和无助;他们心里也想好好听课,也想学习好,但,是他们的心理情绪问题?学习能力问题?还是学习习惯问题?让他们听不进、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坐在位置上。他们内心也一定很难受、无聊,只能叠纸、睡觉------。忙着送孩子补课、上小课家长的焦虑和不安;孩子作业不会,家长辅导困难,孩子耽搁不起,只能外面上小课。如果能激发学生好奇、探索之心,自己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评价再进行备课,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学生互帮互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学校中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回家后只是复习、预习和大量的阅读及其它。是否家庭教育才更有时间和空间,家长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以上是我一孔之见,敬请老师和大家批评指正。
林:
参加校外班胜算有几何?校外班是南京某些学霸家长之所爱。他们有钱,也舍得花,让自己的小孩参加各种校外班,美之名曰:舍得投资。在节假日,带了小孩从这个班跑到那个班,相互攀比。去上校外班这种时髦,至今仍在某些学校某些家长中盛行,禁而不止。
我个人的看法,与抓基础知识其本技能相比,参加校外班,加班加点,提前助长,並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产生负面效应,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回归到教育的自然过程之中,不应该人为地去扭曲它。
这里向大家描述一个真实的场景,这是一堂课。这里没有孩子的伶牙俐齿,没有老师的妙语连珠,没有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因为这不是一堂公开课,而是一堂极力普通的老师在上堂极为普通的课。在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在课堂里低头画画,有的在折纸头,有的在望呆,有的在讲话,最后一排还有位趴在桌子上似睡非睡的男孩。当然也有的孩子在认真地听课,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是一堂真实的课,是小孩在学校生活较真实的状态,这堂课可以从多角度去讨论。我这里仅从家长的角度思考。
问我们的学霸家长:假如你的孩子就在这个课堂里,知识会掌握的怎样?会不会由于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丢失了必备的知识,从而导致了家庭作业困难呢?你的孩子厌学了吗?从何时开始?为什么会厌学?是什么导致?
据我的调查所知,有不少的孩子,课内没听好,盲点多多,在节假日还要忙于课外班的"提高”,还要去完成校外校的作业。其结果是食而不化,剝夺了他们该有的”身心放松,以利再战"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因疲于奔命而懈怠,因过于疲劳而自我拖拉。心理学中有职业倦怠这个词条,那孩子们怎么可能没有学习倦怠这个现象呢?
我们有的学霸家长,由于自身的攀比与焦虑,简直不想让孩子有可歇一下的时间,孩子若早完成作就追加新的作业,孩子为不想完成更多的作业就会磨叽到最后时间。孩子的拖拉作业的不良习惯,有时也是由于家长的强化不当而产生的。试想孩子在厌学的情绪笼罩下在知识链条有某种断裂的情形下,要完成老师佈置的作业,如同嚼蜡,十分的地勉强和困难,当这些困难越积越多时,孩子的自信心逐渐丧失,而挫败感逐渐增加。厌学情绪和厌学的种种症状由此产生了。所以,我建议自己是学霸的家长,爱孩子就放下你的姿势,与孩子一样高,与他一样共同经历学习中遇到难题时的坚韧,享受学习中悟出的成就与快乐。
我也遇见过一些较为理智的学霸家长,他们不跟风,不攀比,注意观察自已的孩子的特点,她重视孩子每天作息,营养,睡眠,该作业时间作业,该睡觉睡觉,孩子从不挑食,能吃能睡,能学能动,对自己的学习自我负责。而这些成功的妈妈仍然在认真地研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课题,寻找更多更好的家教育儿方式和好办法,这真是好的妈妈越想学习,越学习越好,孩子就越来越进步,越来越优秀。
让家庭教育处于良性循的互动之中,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向这样的学霸家长学习吧!
最后带领者总结并布置作业:
很多家长会抱怨: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读书好就行了,我就想不明白,他们怎么还会不开心?也有家长会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吃的苦太少了,所以太脆弱,太矫情!
是这样吗?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只要他想他每天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菜,玩他喜欢的玩具,物质的满足无法让孩子获得最大的幸福感,他的需要变得更为丰富,喜欢上网,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特别快,会选择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他们的需求更注重精神满足,这对现在的教育也是一项挑战。
正视孩子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想当然的,按照父母的想法去推测和衡量孩子的现状,这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前提,当前的青少年是对精神需求要求非常高的一代,这也对我们的心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最需要的是自由和父母的认可,渴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对于自由,以前父母不会管束孩子去哪里,做什么?现在管束和控制的严格些,所以现在的孩子对自由的渴望也是高于家长的。像其它的尊重依恋需要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过去的需要,现在依然还在需要,现在的需要又高于过去的需要,特别是精神方面的。
当代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比较大,使我们常常将这个行为问题化,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我们不能直接把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化,标签化,而是需要一个发展的角度,将这些行为正常化,将其理解为一种应激反应,是在非正常时期的正常表现,反应的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回应,比如某人刚经历过地震,表现出出汗、害怕、恐惧等症状,我们不能确定这就是焦虑症,所以当青少年受到外部的不良刺激,如家庭的忽视、人际交往不良时,会有沉迷网络的这些行为的回应。
一个孩子总喜欢偷东西,偷完了挨一顿打,我们不能直接将此行为问题化为小偷盗窃犯规,因为品德不好,心理有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行为背后的机制
心理动力学认为当一个人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如果用正常的方式无法获得时,就会用不正常的方式获得。不正常的方式如吵架。好好说话时不能建立有效的联系,而吵架时互相对骂就是一种沟通,用扭曲的方式满足了沟通和联系的需求
对于偷东西的孩子,偷东西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和生病的原理类似,比如妈妈一离开家,孩子就生病,因为一生病,妈妈就得回来,回来以后妈妈把他批评一顿,他就高兴了,舒服了。所以他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诉求,当一个人故意刺激你时,他就是为了让你回应他,若是不予理会,这个刺激就会消失,从医学心理学来看,所有的心疾病都是有意义的。
当我们用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时,青少年的行为都可以不叫心理疾病,都可以不叫做道德问题,也不要叫做法律问题,而是理解为在他的心理发育的过程中,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没有获得的积极回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破解办法就是去找孩子行为背后哪个需求没有被满足。
如一个患有强迫症的人,用行为疗法训练他,不让他反复洗手,反复锁门,不让他爱干净,效果并不好。要找到他背后恐惧的机制,有没有被压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把这个东西解决了就行了,治标更要治本。
最后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为大家的行动点赞!回去将本次活动的体验感悟、思考下一下并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