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心理咨询师一直是一个很神秘的存在。可是,2016年12月15日,当一个心理咨询师站在我面前,这种神秘感瞬间就消失大半——他也不过是一个真实的人!接下来,当这位心里咨询师跟来访者打开话题、聊起家常,那仅存的神秘感又大大消减——这俨然就是一个好朋友在跟自己聊天嘛!
对,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真切。
不过,相比于朋友,心理咨询师显然是一个更好的倾听者。首先,他在倾听时非常的专注,你的话语他在听,你的情绪他也在“听”,在有限的咨询时间里,他把自己的一心一意都交给你。
而且,他并不仅止于做一个倾听者,当了解到你的困惑、问题,他会从非常专业的角度给出合理并且是切实可行的建议。
何谓“专业”的角度呢?
必须强调,这绝非是“砖家”的角度,而是一个洞晓人心理的“朋友”的角度。因为非常洞晓人的心理,面对同样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往往比我们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和症结。比如,当孩子进入逆反期,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头疼的坏事,着眼于“问题”,而心理咨询师的看法却截然不同,如上这位心理咨询师对此的看法是:孩子逆反并不一定是件坏事,相反,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开始“活自己”,只有经历过这个阶段,一个孩子才能长大成人。他还讲,现在有些男孩在娶妻成家后仍然不能独立生活,就是因为没有经过逆反阶段。
所以,孩子逆反未必是坏事,善加引导,恰恰是一件好事。当然,这就很考验父母的引导能力了。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其实,孩子身上也本没有那么多问题,被父母们“说”的多了,也便成了问题。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怀抱着殷殷期望,可是,只有打破惯性思维,看懂孩子,也看懂很多所谓“问题”的本质,才能最终实现心中的美好愿望。
如果你也有困惑,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无论是亲子之间还是夫妻、婆媳、朋友之间,统统可以打包,一股脑倾诉给心理咨询师,他会是你最真诚的朋友,也会是你最智慧的老师。
千万不要认为“心理有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首先,心理咨询师不是医生,而是听众,是朋友;再者,所谓“心里有病”,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说法,怎样才算有病?心有困惑就是有病?依照这个逻辑,那每个人都有病。台湾著名漫画大师朱德庸曾出版一本漫画,就叫《大家都有病》,以幽默的文字和画作讲述了一个有病的社会、有病的时代。
其实,每个人都有病,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正常。因此,并不需要心理有病才去看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并不神秘,去拜访心理咨询师也不应该成为一个“重大事件”,就像去知心的朋友家串个门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