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主角或掉入山洞习得绝世武功,或遇到绝世高人将毕生内力传于体内。本来平平无奇的一个人,突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了绝顶高手,从此睥睨天下,这样的剧情真是越看越过瘾。我们想象着自己也能如主角一般有各种奇遇,然后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绝顶高手。
长大后看到别人在某一方面很厉害,就羡慕那个很厉害的人,幻想着自己要是也有这么厉害该多好。殊不知任何一个厉害的人,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成为你今天看到的这样。我们总是喜欢拿现在没有积累的自己和别人有积累的人生进行比较。没有人能将毕生内力传输给你,也没有什么绝世秘籍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变成绝顶高手。
然后就开始焦虑。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改变的耐心。焦虑的原因就是,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过大。
焦虑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任何一个想改变自己的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焦虑。那焦虑该如何克服?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提到,焦虑产生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知道了焦虑产生的根源,我们就可以从根源入手,去寻找克服焦虑的方法。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谁都懂,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总是一叶障目。有一段时间我就是这样,既想看很多书,又想学习python,而且想学习英语,还想锻炼写作能力,还报了一个投资课程。
可想而知当时的我一整天是怎么度过的。一天两天还好,几天之后完不成的事情多了,就有了一种干脆啥也不做了的想法,反正什么也完不成,还不如直接不做。莫名其妙的焦虑就爬上了心头,而且越想越焦虑。
痛定思痛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投资课是花8000元报的,而且课程是阶段性同步进行的,必须现在就完成,不然钱就白花了。看书是每日的必修课,都坚持了几百天了,也不应该放弃。别的可以放在投资课程完成后再慢慢实施,现阶段就只专心学习投资课程和读书。理顺了重要关系,明白了当前要做的事情之后焦虑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人们往往高估了一年能做的事,却低估了三年五年能做的事。有的事情是阶段性的,比如上文中投资课程的学习,而有的事情是需要做一辈子的,比如读书写作。对于需要做一辈子的事情不要指望立即看到效果,健康的增长应该是复利增长。正如我之前写过的这篇文章:你该重新认识一下人生最重要的概念:复利效应
王小波说,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
决定自己一生要做什么太难了,先决定现在要做什么,并且开始做起来,焦虑不攻自破。
我写完了,加油!
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21天。(21/500)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