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直接翻译过来,意思是:一个人学了知识后经常复习或者使用,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
不知道简友们是否认同一个道理:对个人而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读过《刻意练习》的简友们都知道,所有的天才其实都是有目的的训练的结果,《终身成长》强调了我们要培养成长型思维,享受学习的过程。而这两本书,事实上就是在阐释这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不妨也问问自己,对你而言,“学而时习之”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礼记》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说的是学习的几个层次,同样也是落脚在“行”上,让你去尝试和践行。
当然,我们也有这样的焦虑,我读了一本书,学了一个新知识,就立刻想变的不一样。
孔子说,不要那么着急追求结果,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没有人认为这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呢?
有朋友远道而来,我们不用焦虑,这意味着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愿意靠近你。
“学而时习之”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朋自远方来”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修为的境界。
樊登老师总结:学而时习之----自修;有朋自远方来----共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结果。
这样就好理解了,几乎一个人生命中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被孔子一语概括。
首先,遇事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知道了该怎么办,却做不到,那么,“学而时习之”。
其次,自己与外界合作的时候很痛苦,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最后,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做的足够好,但别人还是不了解,那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生最困难的,便是避不开这些痛苦。如果我们每个人可以时刻默诵这三句话,就会发现,我们面对一切困境都能淡然处之。这些痛苦,也都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应对方法就一个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