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是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它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又称“搔杖”。北宋释道诚《释氏要览》中解释说:“‘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或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清代《事物异名录》则记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古代文献里所称的“爪杖”,就是民间俗称的“痒痒挠”。
如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一柄如意,“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的诗句。可见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时,我国已有如意。
除了用它搔痒外,古人还用它决策大事,其威势有些近似于权杖。南朝名将韦睿在徐州的战事中,就是用“如意”指挥千军万马,取得了大胜。另外,如意也是文人雅士所爱之物,吟诗咏赋时,用它来打节拍,清雅悠闲时还可以随身携带赏玩。如意还是舞蹈的道具,古人有“如意舞”一说。东吴孙权之子孙和,曾在月下作如意舞,不慎打伤了所宠爱的邓夫人的脸颊,后来虽然治好了,但脸上留下了瘢痕,引得后宫宫人纷纷效仿,遂成古代“点靥”之风。
古时如意的制作材料很多,有骨、兽角、玉、石、竹、水晶、象牙、珊瑚及金属材料等。到了清代,如意成为大臣们敬献皇帝的贡物,也是皇帝为妃嫔晋升及选妃所用的珍贵礼品,这让如意在清宫的节庆礼仪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上品。清代对于如意的喜好是历代皇帝所不能及的,这可以从清宫的档案、轶案乃至皇家的诗画中窥见。
“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这是乾隆皇帝当年所作的诗句,它描写的是在宫中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如意。天津博物馆馆藏有多柄清代如意,其中一柄白玉嘉庆款御题福寿庆年如意尤为珍贵,这柄如意浮雕蝙蝠(福)、寿字、磬(庆)、鲇(年)鱼,寓意福寿庆有年,刻有嘉庆御题五言诗,内容为祝愿丰年。天津博物馆器物部副研究员曹平介绍:“作为宫廷内的使用之物,这柄如意选料极为精美,做工细致。那时的如意除了像这柄如意一样由整个玉料制成之外,还有三镶的如意,这种如意为木柄,选用的木质为紫檀、黄檀、红木等,首、身、尾分贝嵌饰玉雕。”
“清代如意上的纹饰,大多是云龙、桃果、灵芝、蝙蝠之类。蝙蝠寓意多福,桃寓意长寿,是最为常见的祝颂图案。”曹平表示,此时的如意早已从曾经的“痒痒挠”变成了一种文房赏玩之物以及陈设用品。
这柄白玉嘉庆款御题福寿庆年如意的主人嘉庆帝对于如意的感情,可谓清代皇帝中最矛盾的一位。乾隆末期,权重一时的大贪官和珅曾向尚未正式继位的嘉庆进献了一柄如意,表示对嘉庆的忠心,以期换取将来不被惩处。嘉庆对和珅的贪赃枉法之举早已深恶痛绝,因此严厉地回绝了他。果然,乾隆去世后,嘉庆就以21条罪状将和珅抄家治罪了,进献如意之罪也成诸罪之一。对于嘉庆皇帝来说,见到如意就会联想起和珅,反倒增添一丝烦闷,难怪他曾对臣下说出“你们以为如意能带来吉祥,但我看未必”的话。
据统计,仅故宫博物院现藏清代如意就有近三千柄之多,最大的有一米多长,由于其所承载的美好、吉祥的寓意,所以玉如意成为当时人们推崇的进贡皇家、祝寿、婚嫁之物。
根据清宫规制,皇帝大婚前一日,要派人在皇后乘坐的凤舆内安设如意,此外,还要公主、福晋等四人各执如意一柄,安设在龙凤喜床四隅。皇帝举行大婚典礼时,清宫各部门、各地要员要进贡贺礼,这些礼物莫不以两柄金如意为先导,所谓“吉祥先进金如意,天乐声中降凤凰”。皇帝的女儿出嫁时,嫁妆中也少不了如意。例如,乾隆的女儿和孝公主出嫁时,就得到了乾隆皇帝的一盒共9柄紫檀嵌玉如意。
除了皇室婚嫁,从清宫历年的进贡资料来看,各种进贡物品中如意也占有很大的数量。其中,最为隆重的要数乾隆皇帝60岁大寿及慈禧太后60岁生日时,大臣们所进献的如意。乾隆皇帝60岁生日时,大臣们集资为他进献了用金丝编织的60柄如意,共用黄金1300多两。另一次大规模进贡如意是在清末慈禧太后60岁大寿时,有人一次性进贡了81柄如意,可谓数量惊人,是为“九九如意”之说。
如同天津博物馆馆藏的这柄选料珍贵的白玉嘉庆款御题福寿庆年如意一样,一柄柄清代如意经过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承载的都是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
清代关于如意的故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光绪皇帝是以如意选皇后的。清末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光绪只能算是一个傀儡皇帝,就算自己的婚事,也没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选取喜欢的人,真正的决定者是慈禧太后。
光绪选妃时,只有五位女孩幸运地走到了最后一关。她们是慈禧太后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对于光绪选后的情景,据在场的太监回忆:“选后是在体和殿进行的,事前准备了玉如意一柄,绣花荷包两对,谁收到玉如意谁就是皇后,收到荷包的选为嫔妃。光绪手持玉如意来到德馨的长女面前,刚要交给她,慈禧太后大声说‘皇帝’,并暗示光绪将玉如意交给桂祥的女儿。光绪无奈,只好招办。慈禧强迫光绪选择了并不喜欢的皇后,又担心德馨的女儿一旦选为嫔妃,必有夺宠之忧,于是不让光绪自己再选,而是直接授意将荷包交给长叙的两个女儿。”
玉如意将玉的坚贞、温润的美德以及吉祥的寓意相结合,成为中国特色吉祥文化中的祥瑞器物,是为清代皇家婚嫁必备之物。在这个故事中,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成为光绪的皇后,而光绪对这位皇后并不满意,长叙的两个女儿分别被立为瑾嫔、珍嫔。就这样,一柄如意最终改变了几个女人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