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詹宏志老师讲自己与书结缘的一个过程,我也就回想了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与书的一段段往事。
小时候的自己看的是画册,一本西游记、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还有一本葫芦娃,反正就是那就只有几十页的小画册,后来不记得大约几岁,当然那时候也是在上小学,给父母要钱去买四大名著,后来父母就给了几十块钱,结果去了书店,钱不够,买不起,所以只有回家了,后来也就忘记去买书这件事了,也许当时是一时兴起吧,小的时候父母几乎没有给买过什么书的,也许是观念的影响吧。
而我真正接触书是初中了,去了临县的初中读书,当时看的是《狼图腾小狼小狼》的合订本,上课看,只要不被老师发现,课下看,回到宿舍也看,这是当时唯一 一本让我入迷的书,晚自习之后也会来个夜半狼哞,学几声狼叫,爷爷走了,小狼小狼也走了,草原狼也走了,草原成了沙漠…..在初中看的第二本书《亮剑》,说实话书比电视还好看,初中我就读了这么两本书,不过初中的暑假看了《三国》、《红楼梦》(应该没有看完,记不清了)。
离开初中到高中,高中买书的钱来源于生活费了,家里给的生活费一月基本是500元(2008年),记得买了李开复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当时看同学再看,所以借来看了觉得好,就买了,不过这三本书买来后似乎就没有怎么看过了,还买了些时政类型的,那时的自己就想可以治国平天下,所以买时政的书看的比较有味道《理论热点面对面》、《给理想点时间1》、《给理想点时间2》,还买了一些书,不过基本看完的不多,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也不多,还看了一套漫画书《浪客剑心》,日本的,讲的是一位剑客的故事,我竟然看完了,而且整套书完全是看的同学的,看一本换一本,也去过书店,一般呆一下午,看的都是战争类的,那时候对关于中国战争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吧。
到了大学后,开始看书,是从借同学的书开始了,从《平凡的世界》到《红与黑》以及《曾国藩》这些现在自己还记得很清楚的书都是借的同学的,有些也是同学借的其他学长的,大学可以说是自己读书习惯真正养成的时候,手机里有电子书《货币战争》四本都是看的电子书以及《C型包围》,这个好像没有看完,因为自己的MP4看书按坏了,大学看电子书,有时使用电脑有时使用手机,《苏菲的世界》完全是拿着手机在课上或者蹲厕所的时候或者其他空闲时间看完的,买的书有些在学校的书店或者来学校卖书的地摊上,后来才开始在网上买书了。
再说工作后,我更有充足的钱来买喜欢的书了,记得这么一句话,就是说怎么处理自己的工资的,一定要每月硬性存储工资的30%,一份用来学习,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网上搜搜,所以从我工作开始拿工资后就按这个办了,现在我租的地方床上、桌子上、架子上基本都放着书了,我与书的生活还会继续。
写于2016.11.28